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恭喜您是本站第 1729528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主選單

Google 自訂搜尋

Goole 廣告

隨機相片
PIMG_00126.jpg

授權條款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忘了密碼?

現在就註冊!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發表限制: 非會員 可以發表

發表者: 冷日 發表時間: 2007/3/11 13:15:34
末世代的掙扎 Mitsubishi Evolution 9(Ⅸ)全台唯一
來源:車訊網 本站编辑

設計/小韓

    EVO車系的威名曾是多麼令人著迷,一代比一代更強的輸出,四驅系統的進化,每當新一代車型出現時,總會讓世人陷入搶購的熱潮,然而新車型的推出卻也不見得會讓前幾代車型就此滯銷,舊車型一樣仍在玩家的手中流通,這是因為這些車型的基本架構相同,系統的流用度頗高。

    那EVO Ⅸ又是怎麼回事?亮眼的280hp、強健的底盤仍舊存在,更增加了新式的保桿造型及令人期待已久的MIVEC,照理來說應該是噱頭性十足,而且更加有賣點才是,但是就私底下的探訪得知,EVO Ⅸ若正式在國內販售,將會與EVOⅧ的售價相當,東加西減之後,EVO Ⅸ的C/P值怎樣都比EVO Ⅷ高,惟EVO Ⅷ在國內賣的實在不好,徹底瓦解了代理商繼續導入的決心,EVO Ⅸ也因此被摒除在進口名單之外。

    事實上EVO Ⅸ也好、EVO Ⅷ也佳,這兩部車都是目前性能迷的一時之選,只是隨後的EVO Ⅹ會令人更著迷,EVO Ⅸ似乎只是過客罷了!




   領到車後我們隨即往預定地點駛去,此時心中不免嘀咕“這真是EVO Ⅸ嗎?”,剛剛短暫的交手之後,直覺這是部漂亮的全新EVO,卻怎麼也感覺不到外觀上的變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是小編不夠敏銳,還是這只是部EVO Ⅷ?

   簡單來說,EVO Ⅸ仍有一般Lancer無法輕易模擬的外觀,只是和EVO Ⅷ的差異過於不明顯,在一開始的認知中,花了一百多萬,似乎只買到前保桿上的那兩個新增的洞,其餘的部份幾乎沒有差異,甚至連車尾上的Evolution Ⅸ字樣都看不見,更別說車頂的鯊魚齒分流器,或者幻想能見到後保桿上雄壯的分流器,此時入主EVO Ⅸ似乎只為了一個威名而己,因為就實車而言,隨便找輛EVO Ⅷ換個前保桿,只要引擎蓋不被掀開,就能以假亂真,變成一部EVO Ⅸ。



看遍了國外的型錄,所有EVO Ⅸ都具有後保桿下的分流器,小編不懂,為何國內這部偏偏獨缺這項配備。 後擋上新增了後雨刷,這也是先前引進國內EVO Ⅷ所沒有的配備。設計對白:若能再多加上分流器,不知會有多好?


   其實Evolution並不是萬能車,許多人直接拿它和超跑或高性能跑車相比,但根本是拿雞腿在比“電火柱”,以後請儘量避免此種行為!在設計Evolution初期,Mitsubishi完全只是想打造一部2.0最速車,其它的部份則是一切從簡,所以內裝用料至今仍僅止於一般水準,誰會在意它異音多少?整部車的精髓都在“樂趣”上,重點是,EVO永遠都是一部快又便宜,穩又好玩的四驅車。

   雖然此部名為EVO Ⅸ,但大家都可以看出,此車仍使用CT9A型車體,也就是EVO Ⅶ車體,在外觀上早已難有突破,整體結構也屬舊式設計,若是不急著購入此車,其實可等全新EVO Ⅹ的出現,全盤升級的結果,肯定讓人驚嘆不已。


這部EVO Ⅸ在外觀上不甚吸引人,僅有前保桿上的兩個開口能夠證明身份,想必又會變成國內改裝的目標。 四輪拱均有呈度不小的外突設計,可容納更大尺碼的輪胎,前後輪距也能更寬,有利於操控上的表現。


   是否外型上的失策,就會注定EVO Ⅸ的命運?答案是否定的,EVO的精髓在於操控上的樂趣,能在彎道中讓人放心灌油門的車不多,而EVO正是其中之一,四輪驅動加上優秀的渦輪增壓技術,才是EVO長久以來讓人讚頌的主因,關於這一方面,EVO Ⅸ絕對不會讓人失望,何況EVO Ⅸ底子裡增加了二個好料,頓時突顯出EVO Ⅸ優於國內現行的EVO Ⅷ。

   EVO Ⅸ在引擎結構上做了部份改變,令人期待已久的MIVEC結構終於上身,雖然全力加速時,並沒有特別的感受,但一般街道行駛下,MIVEC的特點就會被引發出來,這套系統雖不是最新設計,而且早在90年代即用於市售車上,以此和Honda的VTEC抗衡,MIVEC可變氣門技術是以改變氣門的開啟角度,來使引擎的各區域出力更均衡,所以MIVEC只與當時的高性能NA引擎結合,用來填補高轉速引擎較弱的低速扭力帶,但MIVEC和4G63相結合反而是頭一遭。



內裝設計建立於Lancer的基本架構上,質感及配備都不及國產的等級,一切偏向競技化的設定。

黑底紅字的儀錶煞是好看,而轉速表上的ACD指示燈志分別為柏油路面(Tarmac)、碎石路面(Gravel)及雪地(Snow),正確的使用下,能讓EVO Ⅸ的性能更易發揮。


   有了MIVEC的加入,EVO Ⅸ的低速好開多了,Turbo Lag的現象幾乎被MIVEC給帶走,對於檔位上的需求不再像過往嚴苛,剩下的只有更輕鬆的市區駕馭感,將EVO Ⅸ往郊區開去,眼前的直路令人貪婪起來,退檔、踹下油門的同時,EVO Ⅸ便咆哮起來,動力連貫性好上許多,良好的懸吊設定加上持續猛暴的動力,只要換檔速度夠快,車身的重心前後位移幾乎不存在,整個加速過程快意十足,甚至感覺不到這具MIVEC 4G63何時枯竭,讓人忘了往上進檔的動作。


   幸好前三檔的轉速總是迅速用盡,換完檔位約莫三秒,EVO Ⅸ馬上就會以斷油跟駕駛者抗議“再給我多點”!手腳不夠協調的人還是慢慢開為妙,否則不止會被路上的人看笑話,自己也會在車內搞得手忙腳亂。

   EVO Ⅸ所沒有的Super AYC (Active Control Yaw)主動式舵角控制系統和控制前後輪的ACD不同,AYC主要是調整後差的左右扭力,以主動的方式介入分配,借由感應車身的平衡狀態,將抓地力較差的內側輪扭力減弱,轉移到抓地力較佳的外側輪,以更多的扭力將車身拉正,情況有點類似大馬力後驅車,於抓地力足夠的情況下,在彎道中補足油門,而造成瞬間的車身反向側傾,用於四驅車上,能解決轉向不足的現象,而在油門放掉時,AYC則會將扭力分配至內側輪胎,以避免轉向過度現象。


令人期待的MIVEC終於和名機4G63結合,只可惜這樣的搭配似乎出現的太晚,感覺上只是為EVO Ⅸ打了一劑短暫的強心針。


僅採用五速手排變速箱,而排檔頭的型式、質感也普通,像極了隨處可見的廉價品,又是一個令人失落的地方。


   國內的EVO Ⅷ有許多令人失望的地方,或許售價上還算合理,因為EVO的直接對手是Subaru Impreza STI而非一般的WRX,若同時試過這兩部車,相信沒人會在意這一丁點的價差,最大的問題應該是電子系統上的缺乏,Mitsubishi的兩大操控神兵,Super AYC及ACD在EVO Ⅷ上竟付之闕如,這才是最令人覺得可惜的地方。

  駛入彎道後,眼角忽然瞄到轉速錶上的燈號閃爍,原本興奮的以為Mitsubishi為EVO Ⅸ裝上超轉燈(編按:真的想太多),定神一看才發現,這閃爍的燈誌來自於兩大神兵之一的ACD,在感應到所設的模式與實際路況不同下,系統自然會提出質疑,用來減低駕駛者因操作不當,產生的意外或系統的損壞,有了這套系統的加入,EVO Ⅸ的強大動力得到前後比率分配的控制,簡單來說就是更易於發揮,對於攻彎上的表現更有幫助,讓EVO Ⅸ頓時又恢復了EVO的價值,這車真好!


   ACD(Active Center Differential)中央扭力分配器主動式中差,白話點來說,ACD其實就是前/後軸扭力分配器,用以取代原本黏性藕合差速器的功用,加入電子控制的結構,避免傳統機械式差速器因反應不夠敏銳,影響到四驅車的轉向反應,並且採用液壓多片式結構讓反應更快速。





刊登日期:2007-2-23 13:06:44
內容圖示
url email imgsrc image code quote
樣本
bold italic underline linethrough   


吃太飽Good JobHiJolinOMGOrz哭XD三八萌水汪汪大眼水草舞失魂打小人
打瞌睡石化交出來印堂黑黑吐吐血(不明液體版)吐血(鮮血版)好心情好夢入睡守門員之魂冷汗直流冷吱吱
完美計畫我不依沒什麼嘛狂暴狂驚幸福御守昏死泡澡空南無南無怒火中燒挖鼻孔
指苦惱煙狂倒地哭哭不害羞扭扭射門烏鴉飛過笑裡藏刀茶高處不勝寒鬼點子崩潰
推眼鏡淒涼淚奔爽被咬了喔呵呵無力感無言無辜畫圈掰掰催眠微笑
感冒想入非非愛之轟炸搞自閉萬年奸臣裝死跪拜禮嘆息槌飛你漫不經心疑惑遠目
鼻青臉腫嘲笑噴暴走撞人樂奔熱蔥不聽蔥妹恭喜樣蔥寶恭喜衝刺運球頭昏目眩濕
臉紅紅舉紅牌舉黃牌翻桌瓊瑤跪哭讚美主勾拳一記偽可愛賊親一個洗澡畢業了
藍藍路壞大叔啦啦隊鞭K書捲心被一臉肅殺怕怕阿飄無盡漩渦窮帥
orz-v2驚-v2不行了驕傲內傷眼睛一亮跌坐-V2熱-V2囧
 [詳情...]
validation picture

注意事項:
預覽不需輸入認證碼,僅真正發送文章時才會檢查驗證碼。
認證碼有效期10分鐘,若輸入資料超過10分鐘,請您備份內容後,重新整理本頁並貼回您的內容,再輸入驗證碼送出。

選項

Powered by XOOPS 2.0 © 2001-2008 The XOOP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