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恭喜您是本站第 1729423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主選單

Google 自訂搜尋

Goole 廣告

隨機相片
IMG_60D_00208.jpg

授權條款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忘了密碼?

現在就註冊!

MLEC : [車訊]MITSUBISHI Lancer Evolution簡介

發表者 討論內容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MITSUBISHI Lancer Evolution簡介
MITSUBISHI Lancer Evolution

這部強調高性能的運動型房車「Lancer Evolution」,自1992年第一代EVOⅠ即引領運動房車市場的潮流,而後1993年的EVO Ⅱ、1995年的EVO Ⅲ、1996年的EVO Ⅳ到1998年的EVOⅤ,都賦予車迷一次又一次的驚喜,1998年的WRC越野賽,五代的Lancer EVO奮勇拿下全年度13站中的7站冠軍,並登上車隊∕車手的年度雙料總冠軍寶座,1999年再下一城提早封王,使芬蘭籍的Tommi Makinen和EVO車款再度;並蟬聯了四年車手總冠軍,在WRC賽壇上名留青史。
成為越野車賽上的經典榮耀。
而在日本、歐洲等地,EVO的霸氣、動力和犀利精準的操控,亦是改裝玩家和專業車手的最愛,且經濟實惠的售價更是讓多數的進階玩家絡繹不絕。

現款的EVO車款,為1996年ECN9A新改款的造型為基礎的進化車種,首先為Evolution Ⅳ問世,豐厚的車體造型突顯了EVO性能取向的氣勢,搭載的DOHC 16V編號「4G63」的直列四缸引擎搭配了高渦輪增壓,動力輸出已達日本法令的280hp上限,加上首度現身的AYC系統(Active Yawing Control),改善了過去進化論車款的操控穩定性,緊接著EVO V代大幅採用輕量化組件,並針對動力和操控部份再作調校,最大扭力達到36.0kg-m,外型稍微修飾、操控精準度提昇、性能改良後頗售好評,使EVO的聲望如日中天。

於1999年1月7日,日本三菱發表了進化論第六代的「Lancer Evolution Ⅵ」,車名形式為「GF-CP9A」,再區分SNGF(GSR)、SNDF(RS)兩車種,車體仍然是沿用ECN9A的既有基礎,此外全車作了許多改變修正,車色的選擇有:藍、銀、黑、白、湛藍色等,廠方宣稱EVO Ⅵ達到史無前例的「最佳空力效果」,並且以耐久性、安全性為前提之車體剛性再補強,外型改變包含車頭、車尾和輪圈造型,EVO Ⅵ一體成型的前保桿氣壩,牌照的位置移至左方使Cooler的進氣面積增加、水溫的控制方式稍加更動,在汽缸活塞、冷卻水道均作補強,目的是在運用直接順暢的進氣來促進Cooler之冷卻效率,針對過去EVO車款機油溫度過高、不穩定的現象,在第六代車款的空冷式Oil Cooler特別加大兩層,因此車頭另一個進氣口導管就是連接引擎室內的大型Oil Cooler。
V字型尾翼到新一代車款修改成「兩片式」設計,並依照駕駛需求調整尾翼仰角,這項改變和WRC的1999年競賽規則有關連,此種新設計仍可達到和EVO V相當的下壓力「Down Force」。
EVO Ⅵ車款的輪圈同樣是OZ,造型為15輻放射狀,煞車系統採用BREMBO前17吋碟盤對向四活塞、後16吋碟盤對向雙活塞,RS版為前後15吋碟盤。
GSR的輪胎尺寸為225/45ZR17,RS限量競技版的輪胎尺寸為205/60R15。
內裝最為明顯的是藍彩儀表板和「進化版腳踏墊」,包覆造型誇張的RECARO藍、黑相間針織布椅、真皮材質的方向盤、排檔頭、恆溫空調、雙氣囊等。

EVOⅥ車體沿用輕量化組件架構輕盈敏銳的形象。
280匹最大馬力依慣例4G63引擎要搾出四、五百匹最大馬力輸出不成問題,最大扭力輸出到38.0kg-m/3000rpm,顧及輕量化需要,引擎汽缸蓋使用鋁合金材質,內部亦使用鋁合金挺桿以提昇冷卻的效率,為提昇新一代車款的性能輸出,進氣系統的口徑加大,RS版的Turbo葉片使用「鈦鋁合金材質鑄造」的設計,並將增壓器的口徑調整到50-60mm間,這些改良可有效避免進氣系壓力損失、降低進氣之阻力、提昇油門反應以換取最佳化引擎效率。
RS版尚可選購競技型的兩片式離合器,並採用超密齒比變速箱。

EVO的「全時四輪驅動系統」、AYC是操控的精髓所在,新一代AYC(Active Yawing Control)的組成結構,亦由液壓式變更為機械式設計,廠方宣稱為完全版的AYC,針對以往的後輪動態反應、作動噪音的瑕疵作改良,而更改後的新設計已合乎EVO Ⅵ的操控需求。
在底盤方面維持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制式設計,但是為增加動態表現,前防傾桿加粗,前懸吊採用鍛造材質並使車輪滾動的重心降低,後懸吊各連桿間亦使用輕量化鍛造材質製造。

【新車規格表】
國  籍 : UNITED KINGDOM
驅動型式 : 4WD
廠  牌 : MITSUBISHI
車體型式 : Sedan
型  號 : Lancer Evolution
引擎型式 : Gasoline
變速箱型式 : M5
車  長 : 4350mm
汽門結構 : 4G63渦輪增壓直列四缸引擎
車  寬 : 1770mm
排氣量 : 1997c.c
車  高 : 1415mm
壓縮比 : 8.8:1
車  重 : 1360 kg
缸  徑 : 85.0
軸  距 : 2510 mm
衝  程 : 88.0
百里加速 : 4.0sec(0-60mph)
前懸吊結構 : 獨立麥花臣柱式
極  速 : 250km/h
後懸吊結構 : 多連桿
馬  力 : 280hp/6500rpm
煞車結構 : AP前後通風碟
扭  力 : 36.0kg-m/3000rpm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Mitsubishi頭號性能悍將,Lancer Evolution不敗傳奇
Mitsubishi頭號性能悍將,Lancer Evolution不敗傳奇
AUTONET記者:蔡致堅
Lancer的高剛性車體與靈活度,讓Mitsubishi決定開發Lancer Evolution系列。
為了在國際知名的比賽中獲得傑出表現,各大車廠無不傾力研發出最高技術,並藉由不斷地參加競賽來獲得珍貴的經驗值,進而提升車廠科技水準。自1960年代開始,於WRC越野賽事佳績頻傳的Mitsubishi,便不斷依循這個法則進行推動汽車科技的進化,而Lancer車系正是Mitsubishi在進化過程中的最佳利器,成為征戰各大賽事的頭號戰將,究竟性能迷眼中的夢幻車種Lancer Evolution對於常販車種的性能科技造成多麼深遠的影響,我們可從Lancer車系的演進歷程中一探究竟。


舉世聞名的4G63引擎與Lancer Evolution 系列相伴超過十五年,每年都有令人意想不到的

事實上最初Mitsubishi是以Galant VR-4參加全球各種賽事,當中配置的4G63引擎可說功不可沒,然而由於Galant車體較大靈活度略為受限,造成許多崎嶇彎路無法順利過彎,因此Mitsubishi從當時旗下產品陣容中選擇Lancer代替Galant VR-4出征WRC賽事,基於Lancer優異的車體剛性與底盤設計,加上可順利搭載舉世聞名的4G63引擎,在渦輪增壓和四輪驅動的加持下,Lancer Evolution開始在世界各大賽事創下驚人的佳績與不朽的傳奇。

1992年開始的WRC賽事,FIA規定參賽車必須以生產2500輛以上的市售車款為基礎,因此Mitsubishi便以第六代Lancer GSR開發出符合賽事規定的Lancer Evolution,嚴格來說車體與底盤結構都和一般Lancer相同,就連內裝鋪陳也如出一轍,不過座椅換成Recaro的桶型賽車椅,引擎蓋採用輕量化鋁合金材質,並在車體上再作強化,以承受4G63引擎調教後高達250hp的超猛動力輸出,也因此開啟了Lancer Evolution與Lancer共用車體結構和底盤的共生模式。

2000年第七代Lancer正式誕生,隨著Mitsubishi更精進的造車工藝和材質使用,Lancer Evolution.配備全新的自排變速系統,也就是Evo.VII GTA車型,此乃搭配Mitsubishi最引以為傲的INVECS-II五速自排系統,擁有Sports-Mode手排模式,駕駛人還可由方向盤上控制升降檔;這也是Mitsubishi首度將可輸出272ps/35.0kg-m動力表現的4G63引擎與五速自排變速箱組合。當然在台灣,這套方向盤升降檔變速系統也移植到Virage iO上,成為最受性能迷喜愛的熱門配備。

無論後續Lancer Evolution.如何演進,都仍將以Lancer優異的本質做為基礎,出色的賽事表現證明賽車科技的最新技術與經驗,都將援用為市售車款的發展基礎,讓消費者可以享受最新科技所帶來的優異性能與造車工藝。Lancer與Lancer Evolution,正是Mitsubishi成功運用賽事科技的最佳寫照。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Lancer車系-國際賽事常勝軍 Mitsubishi汽車科技進化象徵
Lancer車系-國際賽事常勝軍 Mitsubishi汽車科技進化象徵
AUTONET記者:盧佛青
最新一代的Lancer Evolution.X,不僅是進化的新頂點,也是Lancer神話的延續。
1992年,對許多性能迷來說這是意義非凡的一年,因為Mitsubishi全力投入WRC賽事,並以第六代Lancer GSR為基礎,傾全力開發出Lancer Evolution這款車系,自此之後Mitsubishi不但在WRC賽事上成為常勝軍,更開啟了Lancer Evolution的經典傳奇。

充滿個性的內裝鋪陳,都源自市售第九代Lancer。

初期限量生產的2500部Lancer Evolution I,捨棄GSR所使用的1.8升4G93引擎,改以Galant VR-4所搭載更為強勁的2.0升4G63動力心臟,並將馬力大幅提升為250ps,扭力則為31.5kg-m。在先進科技方面則採用Mitsubishi獨步車壇的VCU四輪驅動LSD扭力轉換器。由於第一批在推出後三天內即銷售一空,因此原廠特地再追加2500部,隨即也在短時間內被車迷瘋狂搶購。

1996年隨著第七代Lancer的問世,限量5000部、強調性能操控的Lancer Evolution.V現身,外型更為俊俏的車身搭配多重的空力套件,呈現全然不同的凜冽性格。由於是全新設計的車型,因此Lancer Evolution.IV的車體剛性較一般車型更強,同時原廠增加中冷器的面積讓渦輪作動效率更高,馬力與扭力也一舉提昇至280ps/35.0kg-m,並搭載最新研發的AYC動態扭力轉換器,展現Mitsubishi傲人的科技實力。

當然在安全性的部分,Lancer Evolution更是擁有世界最高等級的設計,自競爭激烈的賽場上衍生而出的安全科技也理所當然的轉移到Lancer市售車上,例如考量越野賽車所需要堅固的車身以保護車手的安全,因而研發出的RISE高剛性安全車體,前、後、正側、前側低速撞擊都可通過時速50公里的測試,可充分保障駕駛人與乘客的安全。


時至今日,最新一代的Lancer Evolution.X即將誕生,為了同時兼顧駕駛樂趣與安全,Lancer Evolution.X可說集歷代車款科技結晶於一身,包括過往所搭載的ACD(Active Center Differential)、AYC(Active Yaw Control)、Sport ABS(Sport Antilock Brake System)、ASC(Active Stability Control)等先進配備,經整合後變成S-AWC(Super All Wheel Control)系統,可讓四輪驅動力、制動力作獨立控制,藉由引擎扭力資訊、煞車壓力感應、車體側傾程度、輪胎抓地力等各種行駛狀況,提供給駕駛人更精準的轉向和路徑,並保持車輛本身的平穩性,嚴格來說就是以電子系統讓行車更安全,操控性大幅提昇的機制,並降低車輛失控的危險性。值得一提的是列為標準配備的Twin Clutch SST(Sport Shift Transmission)雙離合器手排變速系統,除了有效達到檔位間的綿密性與順暢度外,更可實現低油耗的優勢,提升車輛的經濟性。

從令人驚艷的流線外型與動力性能中,不難看到Lancer Evolution.X和第九代Lancer之間的緊密關係,包括更為紮實的RISE車體結構,七具防護氣囊,預束式安全帶、全新開發的大動力引擎與底盤結構,甚至便利的最新配備免持鎖匙,再再都讓人不禁佩服Mitsubishi的造車功力,不斷前進的高科技研發過程讓Lancer房車系列不斷突破限制,也讓Lancer這款傳奇房車邁向了另一個世代的里程碑。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Mitsubishi的越野賽事制霸史,一切從Lancer開始!
Mitsubishi的越野賽事制霸史,一切從Lancer開始!
AUTONET記者:蔡致堅
馳騁於大自然的Lancer Evolution.,車體與機械結構其實和市售Lancer相同。
在地表最嚴苛的賽事─巴黎達卡越野賽中,Mitsubishi等於是勝利的代名詞;而在同樣集合當今越野賽車科技的WRC賽事上,Mitsubishi也有相當優異的表現,造就了Lancer、Galant、Pajero..等擁有輝煌戰績的著名車款,然而真正要談起Mitsubishi的越野賽事制霸史,那一切的原點就必須回到Lancer。

當第一代Lancer 1600GSR奔馳於Safari,從此開啟和賽事密不可分的關係。

雖然WRC和巴黎達卡賽事在歐洲相當盛行,但日本的汽車工業真正起步要到1950年代以後,而對於WRC等越野賽事,根本就是未知的領域,縱使1963年NISSAN曾以410 Bluebird參加南非越野賽,但真正讓日本車揚名國際,則是1967年Mitsubishi以Colt 1000F拿下澳洲分組賽冠軍,從此藉由參加賽事獲取寶貴經驗,進而以賽車科技提升市售車技術水準的過程,就成為Mitsubishi造車的一大概念。

有了國際級賽事的經驗,Mitsubishi對於Rally的對應技術更加成熟,因此1971年以第一代Galant拿下澳洲越野賽冠軍後,1974年起便決定以Lancer 1600 GSR參戰,代號A73的第一代Lancer,為了參加Rally與Safari賽事,Mitsubishi遂針對底盤和動力下工夫,打造出擁有雙化油器的4G32 1597cc引擎,170匹馬力搭配輕量化高剛性車身,在賽場上可說是無往不利。1981年第二代Lancer Turbo登場,經由技術部門傾盡全力改造後,搖身變成具備280匹馬力的強悍賽車,然而此時的4WD仍在實驗階段,歷經雙門跑車Starion的實戰進化,後續推出的4WD科技與渦輪增壓讓Mitsubishi嘗到不敗地位,這就是1989年集Mitsubishi技術大成、獲得300ps/40.0kgm的Galant VR-4。

不過三年後Lancer Evolution.I問世,因為靈活性比Galant VR-4好,搭配新開發的4G63動力心臟與輕量化車身,讓Mitsubishi於WRC賽事中成為要角,Kenneth Eriksson駕駛LancerEvolution .獲得亞太區錦標賽冠軍,並在1995年贏得瑞典、澳洲兩場WRC世界冠軍。而傳奇的Tommi Makinen與Mitsubishi的結合,更創下史無前例WRC四連霸的輝煌紀錄,囊括1996、1997、1998與1999年WRC車手世界冠軍,並且在1998年首次贏得車隊世界冠軍。這些事蹟至今仍為車迷津津樂道,當然也為Mitsubishi的造車工藝做了最好的背書。


而面對最嚴苛的巴黎達卡賽事,Mitsubishi則派出地表最強的高手Pajero,並在1983年第四屆賽事中以無改造Pajero參戰,直到後來的Pajero Evolution 在連續25次參賽中,締造了巴黎達卡越野賽史上唯一七連霸、累計12次冠軍的空前記錄。而擔任後勤車輛、以Outlander底盤為基礎的Delica D:5,在2007年巴黎達卡賽事中可是表現相當優異,一路隨著PajeroEvolution 在嚴苛環境行駛,平穩而可靠的表現不僅說明Mitsubishi和越野賽事足以劃上等號,更可證明Mitsubishi全車系憑藉著優良的血統與頂尖的技術,禁得起地表上一切的考驗。


成功拿下巴黎達卡七連霸紀錄的Mitsubishi,這個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Galant VR-4是首輛將渦輪增壓和4WD作結合的車款。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 | |

討論串




Powered by XOOPS 2.0 © 2001-2008 The XOOP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