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恭喜您是本站第 1675785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主選單

Google 自訂搜尋

Goole 廣告

隨機相片
HoneyMoon_Day3_00104.jpg

授權條款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忘了密碼?

現在就註冊!

一車一世界 : [車訊]Subaru Impreza

發表者 討論內容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ubaru:安全受肯定與市場同歡,SUBARU Impreza、XV、Forester Proud Edtion特仕車日本上市
AUTONET記者:蔡致堅(04/15/2015)

這幾年SUBARU在安全上的成就非EyeSight莫屬,靠著水平對臥引擎與全時四輪驅動的兩大架構,將旗下車款的安全係數拉升至最高境界,也因此獲得日本JNCAP ASV+先進安全車輛Plus的殊榮,為了慶祝這得來不易的成就,SUBARU特別在日本推出Proud Edition的特仕車,包含Impreza、XV、Forester三車系可都有非常特別的配置。



在日本SUBARU之所以受到顧客歡迎,除了高性能與高操控樂趣外,安全性也是最大考量,而這次所推出的Impreza、XV、Forester三車系Proud Edition特仕車,重點不僅加入更多配備,也利用小裝飾來塑造不凡的定位。當然在原廠規劃下,Levorg也預計在夏天推出Proud Edition。

Impreza 1.6i-L Proud Edition、2.0i Proud Edition、2.0i EyeSight Proud Edition重點
鍍鉻車門把手
鋼琴黑色烤漆控台與排檔座飾板
Keyless+Push Start
防潑水處理前擋玻璃
加熱除霧後視鏡
深色玻璃
真皮方向盤
真皮手煞車拉桿
16吋鋁合金消光輪圈
雙前座八向電動座椅
HID頭燈

XV 2.0i EyeSight Proud Edition 、HYBRID 2.0i EyeSight Proud Edition 【特別装備】
EyeSight
防潑水處理前擋玻璃
加熱除霧後視鏡

Forester 2.0i-L EyeSight Proud Edition
専屬碳纖維中控台飾板
専屬車門縫線
前後滑移中扶手
鍍鉻車身側裙
鍍鉻車窗飾條
Keyless+Push Start
雙前座八向電動座椅


這回推出的 Impreza、XV、Forester三車系Proud Edition,售價從日幣167-239萬圓不等,約合新台幣44-63萬元,相信這對消費者來說應該是非常超值的回饋。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ubaru WRX:速霸陸《Subaru WRX STi》東京車展超搶眼 Varis套件突顯戰鬥氛圍

速霸陸《Subaru WRX STi》東京車展超搶眼 Varis套件突顯戰鬥氛圍 o7M0lJTMrxtc58l

圖片來源:Varis

今年的東京車展上,雖然有許多車廠及改裝品牌都趁機大展拳腳,但是部分展示多半沒什麼創新,似乎顯得格外不夠吸引人。但是正當有點小失落之餘,眼角瞄到了一輛顯眼又具戰鬥氣息的車款,不僅採用原廠迷人的寶藍色塗裝,且搭配大量的碳纖維材質製品與紅色線條來點綴,讓許多車迷和媒體都停下腳步欣賞它的身影,這輛就是由改裝廠Varis所打造的全新《Subaru WRX STi》車款。

btD2IbhKgquhz87

圖片來源:Varis

xiYMFQD6lpblvFS

圖片來源:Varis


iJI9oPO02chpV60

圖片來源:Varis

被該廠取名為「Subaru WRX STi VAB」,雖然絕大部分的外觀上所變動之處不多,但是在前後保桿及兩側側裙的地方,Varis配置了不少好料!不但大量採用了高檔的碳纖維材質外,為了擔心車身降低後的下緣易摩擦地面,因此兩片式的前保桿導流最下端則為FRP(玻璃纖維)所製,而同樣使用碳纖維的散熱型引擎蓋共有三個開孔,除了利用撞風效應提供給Intercooler降溫的大進氣口外,兩側還有為了排出引擎室內高溫的導風孔,達到視覺與實用並重的進化改裝!

VpyV0hllnOIfgQ7

圖片來源:Varis

除了這些高檔的碳纖維部品外,另一個令車迷們流口水的就是《Subaru WRX STi》前輪輪拱,Varis為了提供車輛擁有更好的行駛穩定性及視覺效果,特地在原廠前葉子板上又外擴8mm的寬體套件,雖然看起來的變化性不像廠車級寬體來得明顯,但是整體性與視覺上都能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成效,對於許多其品牌車迷來說似乎頗令人心動。


dRC2eiyrt910Ati

圖片來源:Varis

Ah8302jFrWQVXpy

圖片來源:Varis

此外,除了在車體部分採用紅色線條來點綴視覺美化,Varis又添增了碳纖維材質的後車廂蓋及後保桿導流等套件,不但可小幅提升重量上的減輕,且在後車廂上的大型GT尾翼輔助下,對於《Subaru WRX STi》在中高速行駛時的穩定性有絕大幫助。看過這輛由Varis所打造的WRX STi車款後,身為車主的你是不是也想來一組專屬套件呢?!  

雖然目前台灣的WRX車款不像以前Impreza那麼熱門,但是仍有一票死忠粉絲繼續支持著,加上逐年增進的汽車科技,因此其車款在全球也有不錯的銷售佳績喔!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ubaru WRX:導入升級配備 Subaru揭示2016 WRX和WRX STI

導入升級配備 Subaru揭示2016 WRX和WRX STI|InCar癮車報

kun 在 週六, 2015/04/25 - 10:00上午 發表

2043971187537461188

Subaru(速霸陸)已經宣佈了更新升級的以2016 WRXWRX STI。新車的變化主要在於配備的升級,而外觀部份也有微幅的修改。至於上市時期預計會是在今年夏天。

首先,入門級WRX採用了具有6.2英寸顯示幕的全新Starlink資訊娛樂系統。該系統有一個CD播放機,SiriusXM衛星收音機,高清收音機和藍牙/iPod/USB/AUX連接系統等等。WRX還可配備升級後的EyeSight system,車道維持輔助系統。後者會透過電動動力轉向系統來幫助駕駛將車輛維持在該走的車道上。

8342962681889701363


在WRX Premium部份,其變化很有限,除上述的配備,它還獲得新的18英寸鋁合金輪圏,夏季輪胎。WRX STI的變化也同樣很有限,它主要是新增了一些功能,例如免鑰匙進入,盲點檢測系統和倒車後方交通警報系統等。

981774945508983038

在售價方面,2016 WRX會從26,595美元起跳,換算成新台幣大約是82.7萬元,而WRX STI的售價會從34,695美元起跳,拆合新台幣大約是107.8萬元。

19691625041495418981

[Source:Worldcarfans]


SUBARU EyeSight系統全面出走,2016年式WRX高階車款標配上身!

AUTONET記者:陳紀樺(04/28/2015)

SUBARU旗下產品Impreza在2014年時,正式將一般乘用與高性能車型進行名確的劃分,並分支出獨立的WRX車系。同時,植入EJ257引擎及更出色的四驅系統的最新STi作品,WRX STi也同時上市。SUBARU將WRX車系的競爭力推上高峰,也針對北美地區2016年式產品配備進行升級,並導入品牌全新的EyeSight系統。



SUBARU WRX推出時,雖然有著出色的運動性能及帥氣的外觀設計,但在配備上實在略顯陽春。現在SUBARU為提升產品競爭力,針對產品的配備進行調整,並搭載全新的Starlink 7.0多媒體車載系統。具有6.2吋全彩螢幕,支援CD、衛星收音機、藍芽手機連接、Ipod、USB、AUX連接等。

但更重要的是,SUBARU針對2016年式產品,導入品牌最先進的EyeSight系統,其中包含碰撞預警、自動煞車、自適性巡航系統及車道偏離警告等主動式安全配備,另外還可藉由電子轉向系統,輔助駕駛維持行駛車道。然而這套先進的系統,目前僅有日本、北美地區市場配置,至於國內方面則有望於今年底將登台的Levorg上見到。

除了多媒體系統及EyeSight系統外,SUBARU也將具有不需要使用鑰匙便可開啟車門的功能,加入到2016年式車型中;最後,2016年式WRX的起始售價為26595美元,合台幣約為79萬美元左右。WRX STi則是34695美元,合台幣104萬左右。不過不論是WRX或WRX STi,入門車型皆無搭載EyeSight系統,若想擁有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必須透過4095美元(合台幣12萬左右)的套件加價選配。相較於日本市場,北美地區必須透過更高的價格才能獲得。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ubaru WRX:4WD性能評比-WRX STi vs. Golf R!

4WD性能評比-WRX STi vs. Golf R!|InCar癮車報

Tomi 在 週一, 2015/05/11 - 9:00上午 發表

這是”Everyday Driver”進行的評比、最後的結論似乎難分難解喔~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ubaru Impreza:速霸陸《Subaru Impreza Sport Hybrid》日本正式開放預購 接續油電XV熱銷買氣!

速霸陸《Subaru Impreza Sport Hybrid》日本正式開放預購 接續油電XV熱銷買氣!

圖片來源:Subaru

繼2013年紐約車展Subaru發表了品牌史上第一款油電車「XV Hybrid」之後,今天又發布了最新消息指出,另一款同門不同系的Impreza車款預告將推出最新的《Impreza Sport Hybrid》油電車型,並且預計會在今年夏天開始發售,目前則是先行開放預購,並且僅限於日本當地消費者,海外車迷短時間可能無福消受….。

圖片來源:Subaru

圖片來源:Subaru


圖片來源:Subaru

從目前速霸陸原廠官網發布的有限資訊來看,這款即將問世的《Subaru Impreza Sport Hybrid》極有可能是以「XV Hybrid」為基礎所開發而來,因此在動力規格上仍會沿用同一具2.0升水平對臥四缸引擎搭配單電動馬達的油電混合動力系統,最大輸出分別為150ps/20kgm以及13.6ps/6.6kgm,並且維持Lineartronic CVT無段變速箱與全時四輪傳動系統的招牌組合,當時「XV Hybrid」的平均油耗實測為20km/L(日本JC08規範),以油電車的標準來看雖然不是頂尖水準,但相信換成掀背車型的《Impreza Sport Hybrid》,將拜較輕的車重所賜,油耗成績應該也會相對提升。

圖片來源:Subaru


外觀部分為了與一般汽油車型作出區隔,《Impreza Sport Hybrid》的車頭水箱護罩邊框改以亮黑漆面取代原本的鍍鉻材質,造型略有不同的前保桿同樣也運用相同的設計手法,並與側裙及後保桿都額外加入一片銀色的下擾流板,以強調運動氣息,造型不變的輪圈為呼應整體風格塗裝也改為亮黑色,其它異動的部分還有前輪拱的車色同色輪弧、造型更為突出的雙色尾翼,以及與「XV Hybrid」一樣改採透明燈殼設計的LED尾燈。

圖片來源:Subaru

至於內裝配備方面,原廠目前尚未釋出詳細規格以供報導,但從Impreza與XV的關係來看,《Impreza Sport Hybrid》的座艙設計應與「XV Hybrid」相去不遠,同樣也會配備可顯示Hybrid動力分配資訊的中控台顯示屏、結合「Eco-Cruise Control」功能的Adaptive Cruise Control巡航系統,以及專屬的藍色背光儀表板並且附上純電行駛的EV燈號。配備則已經透露將會搭載新一代EyeSight主動式安全輔助系統,另一項煞車動能回收系統應該也在清單之中,其他部分大概要等到原廠正式公布才能一一向各位報告,敬請期待國王的追蹤報導!


圖片來源:Subaru

圖片來源:Subaru

雖然說Subaru強調這具Hybrid油電動力是自行研發而來,但實際上有沒有Toyota技術的友情贊助或許就心照不宣了…。


為小鯊增添油電動感氣息、Subaru預告今夏發表Impreza Sport Hybrid!|InCar癮車報

Tomi 在 三, 2015/05/20 - 2:00下午 發表

Subaru近年來的產品策略之下,包括性能車款 WRXWRX STI及跨界車款 Outback(現在的 XV、美規車型稱為 XV Crosstrek)等車型自車系中獨立出去後,也讓 Impreza回歸一般以實用性為主的訴求,但這並代表Impreza變得無趣、反倒是以更親民的姿態與消費者見面。


而隨著Subaru創廠以來首款油電複合動力車型 XV HybridXV Crosstrek Hybrid)於2013年發表上市之後,如今Subaru原廠則是預告將會在今年夏天再推出「Impreza Sport Hybrid」,有別於 XV Hybrid的跨界風格、Impreza Sport Hybrid將會增添更多運動化氣息,包括黑色水箱護罩及氣壩、黑色鋁圈、燻黑頭燈組、透明尾燈組、前後下擾流、側裙、尾翼等配置,都讓這款”油電鯊魚”更為動感。

至於在動力配置方面,預料Impreza Sport Hybrid將搭載Subaru自主開發的Hybrid油電複合動力系統,由代號FB20、可輸出150hp/6000rpm、20.0kgm/4200的2.0升水平對臥四缸汽油引擎,搭配上代號MA1、可輸出10kW/6.6kgm功率的電動馬達,輔以由松下提供的鎳氫電池模組,藉由CVT無段自動變速箱來整合動力輸出、並採四輪驅動配置,且原廠也會進行提高車身鋼性與強化懸吊系統,以確保在搭載油電動力系統增加車重後、仍具備一定的操控水準,且在電池模組配置於後箱底部之後,仍可保有約340L的承載空間



至於更進一步的消息、就等Impreza Sport Hybrid在今年夏天後發表後才會公佈,而Subaru原廠也特別為此車設置了 專屬預告網頁,相信也會讓許多車迷持續關注。

[Source: Subaru]


油電複合科技第二彈,SUABRU Impreza Sport Hybrid日本開放預購夏天發表!

AUTONET記者:蔡致堅(05/21/2015)

繼2013年推出XV Hybrid後,SUBARU也因應潮流將在夏天於日本發表Impreza Sport XV,並在日前正式開放預購,基本上造型配備都和一般Impreza Sport相同,最大差異就在於動力系統和細部修飾。



基於XV Hybrid於市場銷售穩定,同時節能風潮依舊熱度不退,因此SUBARU將在夏天於日本推出Impreza Sport Hybrid,外觀上與一般汽油動力的Impreza Sport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僅在前門多加了一個〝HYBRID〞金屬徽飾,並換上17吋黑色輪圈,同時前後保險桿、側裙兩處下方增加鍍鉻飾條在視覺上進行區隔。內裝鋪陳並未做太大改變,只有座椅、儀表(與XV Hybrid相同)的設計與功能差異,左右獨立恆溫空調、觸控式影音系統、SI-DRIVE、定速巡航、換檔撥片、Push Start啟動鍵、駕駛座/前乘客座電動可調、真皮包覆方向盤/排檔桿頭、多功能顯示幕、多功能方向盤、藍牙通訊、EyeSight等也都會納入清單中,不過推測Impreza Sport Hybrid可能只有1-2種等級設定,畢竟就產品力來說還是XV Hybrid比較強些。


擁有4415×1740×1465mm尺碼和2645mm軸距的Impreza Sport Hybrid,動力搭載由SUBARU自主開發Hybrid油電複合動力系統,採用代號FB20、可輸出150hp/6000rpm、20.0kgm/4200rpm的1995cc水平對臥四缸汽油引擎,搭配代號MA1、可輸出10kW(約13.6hp/6.6kgm)功率的電動馬達,輔以由PANASONIC提供的鎳氫電池模組,藉由CVT無段自動變速箱來整合動力輸出,雖說四輪驅動會增加車重,但仍可在日本JC08規範下有著23.0km/L的平均油耗表現。一如XV Hybrid,Impreza Sport Hybrid也可以純電動模式行駛,在EV模式下最高時速為40km/h,續航距離可達1.6km左右,算是引擎為主電力輔助的設定。

為了能趕在發表會前造成話題,SUBARU特地於日前正式開放日本民眾訂車,目前並未公佈售價,不過有可能落在日幣220萬圓起跳,也就是新台幣約56萬元,當然這樣的身價也頗令人心動,如果在台灣也只能買到1.5L的小型車而已,哪有機會享受到昴宿六星的節能高科技。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ubaru Impreza:SUBARU推出WRX STi NR4!日規引擎、FIA規範防滾籠入列獨惠澳洲市場!
AUTONET記者:陳紀樺(07/23/2015)

90年代SUBARU與MITSUBISHI在拉力賽場上的激烈競爭,各自造就品牌下Evolution與Impreza STi的光輝歲月,如今光景不在,Evolution走上停產命運,Impreza則是改由WRX STi取代,持續馳騁在賽道上;現SUBARU提供遠在南半球的澳洲市場,推出一款WRX STi NR4,透過使用與日規WRX STi相同的EJ207紅頭引擎,與符合FIA規範的防滾籠,使其擁有強悍戰力!


Evolution與Impreza STi在WRC賽場上的競爭,為自身創造的地位相當崇高,不僅為性能做了最佳背書,更成為品牌的高性能象徵,雖然多年後,兩者皆未持續參與WRC賽式,Evolution更走上停產命運。好在Impreza並沒有消失在市場上,並由WRX STi取代其位置,現更針對澳洲市場推出一款WRX STi NR4車型,透過以往日規引擎作為動力來源,成為全球首輛在日本市場外使用2.0L引擎的WRX STi。

雖然過去專屬日規WRX STi的EJ207引擎,2.0L排氣量不及EJ257的2.5L,但在動力輸出數據上並沒有打折,並且有308hp/43kgm的出色數據,而且在排氣量較小的優勢下,油耗、排污的表現都更加優秀。雖然對於喜愛WRX STi的車迷來說,日規引擎已經相當誘人,但WRX STi NR4除了引擎外,更擁有另一項武器,可視消費者需求,加價選配符合FIA規範的防滾籠,其規格與WRC2及ERC2相同,對於車身剛性與安全性當有絕對的助益。


WRX STi NR4對於喜愛SUBARU的車迷來說,絕對擁有純正日規血統的最佳時機,而且若加價選配防滾籠,更讓車輛戰鬥力大增,可惜的是這樣的機會,僅有右駕國家有;WRX STi NR4將會採用限量方式進口澳洲,未選配防滾籠的售價則是自38,000澳幣起,何台幣約87萬台幣左右。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ubaru WRX:139萬元新鯊入手,SUBARU WRX/WRX STI正式襲台
AUTONET記者:蔡致堅(05/09/2014)
打從Impreza問世以來眾人就苦等性能版的WRX與WRX STI,隨著2013年洛杉磯車展和2014年底特律車展相繼現身後,相隔數月後台灣也正式引進,首度配置CVT變速箱的WRX打出新台幣139/143萬元的身價,企圖搶攻女性市場,而追求極致操控的WRX STI,則以新台幣178/186萬元要吸引熱衷手排樂趣買家的青睞。



這次引進台灣的WRX與WRX STI,共分為2.0i Sport Lineartronic、2.0i 6MT、2.5i、2.5i Premium等四個等級,售價分別為新台幣143萬元、139萬元、178萬元與186萬元,如果和Impreza WRX和Impreza WRX STI相比有明顯調降。基於經過長年來品牌形象的提升,在國外對手鎖定AUDI A3、BMW 1 Series、LEXUS IS、M-BENZ CLA/C-Class、VOLVO S60、VW Golf GTi等,但在台灣恐怕因品牌價值無法獲得民眾認同,不過以本質來說WRX/WRX STI可是少數仍堅持「純日本工藝」的車款。根據陳唱集團執行長陳駿鴻自信滿滿表示:「WRX與WRX STI嚴格來說於台灣市場沒有真正的競爭對手,如果有…也僅止於歐系品牌,此外雖然訂出平月銷售50-60輛的目標,但仍要看日本SUBARU能否有足夠產能可供應需求。」

CVT追求樂趣和節能:WRX










全新進化造型使WRX擁有更為動感洗鍊的嶄新外觀,大面積水箱罩搭配全新設計的頭燈輪廓,及以四門房車為基礎的寬車體設計,加上車尾配備的四出式排氣尾管與車底擾流鰭片,及專屬17吋鋁圈(235/45R17輪胎),營造豪華性能房車的強烈運動氣息。4595×1795×1475mm尺碼和2650mm軸距,較Impreza WRX的4580×1795×1470mm與2625mm略增些,經過設計團隊的巧思,使車內空間更寬敞、舒適,並藉由修改後視鏡位置與車門開啟角度,降低視野死角並提升上下車的便利度。黑色基調的內裝鋪陳,搭配專屬的平底真皮配置方向盤與儀錶組,並以碳纖維飾板穿插點綴,加上紅色車縫線的桶型座椅,營造高質感的視覺與觸覺,同時呼應WRX的運動房車身分。


動力方面WRX搭載已運用在Forester、日規Legacy上的1998cc水平對臥四缸DIT直噴渦輪增壓引擎,擁有268hp/5600rpm馬力和35.7kgm/2400-5200rpm扭力,搭配SUBARU的對稱式全時四輪傳動系統(手排為LSD差速器,自排為可變扭力分配)、VTD可變扭力分配系統以及強化版VDC車身動態穩定系統等核心科技,帶給駕駛最精準靈敏的操控感受。此外,為了讓更多人可輕鬆上手,除了六速手排變速箱外,也首度導入具模擬手排模式的Sport Lineartronic無段自動變速系統,提供更貼近消費者生活需求的動力組合。原廠數據顯示六速手排0-100km/h加速為6秒,極速為215km/h,而最新的Sport Lineartronic僅需6.3秒可完成0-100km/h加速,極速更達240km/h。

替性能操控重新定義:WRX STI













此外,只要冠上STI就等同於SUBARU性能傳奇的經典,為彰顯獨特身分,與WRX具有相同尺碼的WRX STI,除了最顯眼的專屬車尾大型擾流翼與18吋輪圈(245/40R18輪胎),車頭、車尾、輪圈中心蓋也有專屬的紅色STI性能旗艦字樣,搭配前葉子板上金屬鏤刻STI字樣,皆彰顯STI性能旗艦的獨特性。內裝以WRX為基礎的黑色基調下,加上熱血的紅色元素,包含座椅(Alcantara材質)、車門飾板等處都輔以紅色真皮與車縫線,排檔座周圍更換裝印有紅色STI字樣的碳纖維飾板,加上紅色底面的手排排檔頭,塑造出極致熱血性能的高質感內裝氛圍。

動力方面搭載代號EJ25的2457cc水平對臥四缸渦輪增壓引擎,與對稱式全時四輪傳動系統(DCCD多模式主控差速器),最大動力達300hp//6000rpm、41.5kgm/4000rpm功率,搭配強化的六速手排變速系統,0-100km/h加速僅需5.2秒,並具有255km/h的實力!為了因應強大動力,原廠也強化車體結構,包含底盤和懸吊強度的提升和精密調校,加上13:1完美跑車轉向比例,使WRX STI擁有更靈敏快速的操駕反應!如同過去的Impreza WRX STI, WRX STI也經過德國紐柏林等嚴苛賽道環境的完整壓力測試,不僅確保擁有最佳的性能操駕與安全舒適表現,也再次創造SUBARU新世代性能的典範!

至於底盤結構都配置前麥弗遜、後雙A臂的結構,前雙後單活塞卡鉗煞車為WRX標配,基於性能更強需要更好的制動力,WRX STI配置BREMBO的前四後雙活塞卡鉗;另外像SI-DRIVE(WRX手排未配置)、雙區恆溫空調、隱藏式頭燈清洗器、七具SRS氣囊(雙前座、側邊、氣簾、駕駛座膝部)、ABS、BAS、BOS、電動座椅、Keyless/Push Star、3.5吋全彩LCD顯示幕等,也都列入WRX/WRX STI的配備清單中。





此外,WRX/WRX STI於5月8日正式進駐SUBARU全台展示中心,為了感謝消費者支持和肯定,5月底之前的前40名WRX新車主可獲得Trywin行車紀錄器,前10名入主WRX STI的車主可獲得GoPro極限運動攝影機,相關活動詳情請洽詢SUBARU全台展示中心。更多全新WRX/WRX STI產品資訊請瀏覽專屬網頁http://subaru.isobar.com.tw/wrx。












車型

WRX

WRX STI

2.0i Sport Lineartronic

2.0i 6MT

2.5i

2.5i Premium

售價( NT)

143萬元

139萬元

178萬元

186萬元

長( mm)

4595

寬( mm)

1795

高( mm)

1475

軸距( mm)

2650

/後輪距(mm)

1530/1540

行李廂容量( L)

460

車重( kg)

1538

1465

1510

1528

最小迴轉半徑( m)

5.4


5.5

引擎形式

FA20水平對臥四缸渦輪增壓

EJ25水平對臥四缸渦輪高增壓附中冷器

排氣量( cc)

1998

2457

供油方式

缸內直噴

多點噴射

壓縮比

10.6

8.2

內徑×行程( mm)

86.0×86.0

99.5×79.0

馬力( hp/rpm)

268/5600

300/6000

扭力( kgm/rpm)

35.7/2400-5200

41.5/4000

變速箱

Sport Lineartronic

六速手排

六速手排

極速( km/h)

240

215

255

0-100km/h加速

6.3秒

6秒

5.2秒

驅動模式

Symmetrical AWD

差速器


可變扭力分配

LSD

DCCD多模式駕駛主控中央差速器

前懸吊

麥弗遜

後懸吊

A臂

煞車系統

ABS(4S / 4C,附EBD)

ABS(4S/4C,附EBD)

前雙活塞卡鉗+通風碟

BREMBO 四活塞卡鉗 +通風碟

後單活塞卡鉗+實心碟

BREMBO 雙活塞卡鉗 +通風碟

電子式動力輔助

液壓式動力輔助

輪胎尺寸

235/45R17

245/40R18

SI-DRIVE動力控制系統

--

VDC車身動態穩定控制系統


DCCD多模式駕駛主控中央差速器

--

--

主動扭力引導

上坡起步輔助


雙前座 SRS

SRS氣囊

SRS氣簾

駕駛座膝部 SRS氣囊

側門加強樑


後座椅 3頭枕

頭部防護座椅


安全帶指示燈 (駕駛座)

前安全帶配備緊縮器


3點式安全帶

4迴路ABS電子煞車力分配

BAS煞車輔助


BOS煞車優先

ISO-FIX兒童座椅固定扣


後兒童安全鎖

晶片防盜器

光感應頭燈

--

--


LED頭燈配備自動水平調整

--

頭燈清洗器


前後霧燈

電動摺疊後視鏡 / LED方向燈


側邊擾流板

後排氣管

小型後擾流板

--


大型後擾流板

--

--

鯊魚鰭天線


紅色縫線方向盤

真皮排檔頭 /手煞車把手


紅色縫線座椅

--

--

--

跑車座椅


Alcantara®

手動座椅高度調整器 (駕駛座)

--

--

8向電動駕駛座

--

--

6/4分離後座


椅背置物袋

-

不鏽鋼門檻


電動窗

Keyless


--

--

Push Start

--

--

地圖燈

行李廂照明燈


照明化妝鏡

中控台置物箱


前置杯架

車門置物袋含飲料罐固定槽


12V插座

恆溫空調


--

--

雙區恆溫空調

--

--

感應式雨刷

--

--

後窗除霧線


2DIN音響

多功能方向盤


藍牙系統

-

-

USB外接裝置

後視攝影機


多功能顯示幕

3.5吋全彩LCD儀表顯示幕


轉速指示燈

--

--

可調式方向盤


定速巡航裝置

換檔撥片

--

--

--

鋁合金踏板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ubaru WRX:2015 Subaru WRX

2015 Subaru WRX

日前 Subaru 公佈 2015 WRX 在台售價 139 萬元起。Compact sedan (小型四門房車)、268hp / 350Nm、六速手排和 139 萬的組合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心裡不時掛念。 國外 WRX 的評測在約兩個月前就巳出現 1,以一部不在主流市場的車款來說,訊息相當充足,而這些剖析頗為深入,並顯示 2015 Subaru WRX 是一部相當優秀的車款。稍事涉獵之後,決定將訊息加以匯整上線。

倒不是說以前的 WRX 就不吸引人,事實上它一直是性能指標之一,只是台灣市場特性導致代理商在過去三、四年間僅操作 STi 版本,STi 近兩百萬台幣的售價親合力不足,能見度低甚為可惜,加上那些年裡對汽車後座的使用要求很低,這部性能優秀的 Subaru 房車自然也就不在目標範圍裡。現在,Subaru 巳在新一代 WRX 車型導入諸多改變,吾以為不僅更適合市場現況,也比前代更為進步,倘若正在考慮一部小型房車,並將性能視為重點項目,必定不得不關注 2015 WRX 的種種細節。

同時得寫在前面的是,個人對汽車所重視的部分可能與一般人不太相同,下列將 2015 WRX 的特點分項說明。操控表現是性能車是評測最重要的一環,無奈親身試駕受限環境和時間,個人觀點的摻入僅在乘坐感受方面,真正的操控只能轉載媒體的測試數據,這個狀況請讀者多加斟酌。

FA20 DIT 2.0L Turbo 引擎與動力

台灣的稅制不利原先 Subaru 的主力 EJ25 (2.5 升) 渦輪引擎,2015 WRX 改用 FA20 DIT 2.0L Turbo 引擎是吸引我的關鍵,其重要程度僅次於價格。FA20 DIT 除了導入 Toyota 直噴科技 (源自 BRZ / 86 的引擎),縮小成為 2L 的汽缸容積有利油耗的改善,稅金也更低,然而功率卻不減反增 (相對以往 WRX 的調校而言),這個改變將使得 WRX 更為經濟、更有競爭力。


此具引擎增壓值 15.9 psi (1.1 Bar),最高扭力達 350Nm 可在 2,000-5,200 rpm 之間獲得,比前代的 330 Nm 稍有增進,然而以目前 AMG 或 VAG 所設下 2.0 Turbo 450Nm (26psi / 1.8 bar 以上) 的標竿而言仍不算卓越,但也不差,況且價位差那麼多,唯國外雜誌提及 turbo lag 有感是較遺憾之處,這時需以較激進的檔位選擇來克服,手排肯定沒有問題,自排的部分,Subaru 近年押寶 CV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自動變速箱,雖然能夠模擬八個檔位的齒比變化,但是心中仍有介蒂,且無法避免地帶來扭力損失是個致命傷。有些評測表示此具 CVT 表現優於想像,事實上在我的試駕過程中 (僅有自排 CVT 試乘車),發覺起步有力 (甚至無謂地太有力),就像時下所有採用 twin scroll turbo 的車款一樣,不算有遲滯問題,雖然扭力高原出現轉速比高標晚了幾百轉,但隨時可以左邊的撥片換檔處理掉這個問題。

FA20 vs EJ25 output

FA20 vs EJ25 output

整體而言,FA20 DIT Turbo 的設定不僅優於 Subaru 前任王牌 EJ25,事實上,根據某改裝業者的測試,2015 WRX 在 3,000 rpm 之前的表現比 WRX STi 還好。

WRX vs STi dyno

WRX vs STi dyno


Road & Track 也同時將 WRX 與 STi 抓去 dyno,結果是 WRX 在 4,000 rpm 前都優於 STi,更驚人的發現是,WRX 扭力峰值實際上竟高過 STi,只是 STi 峰值較晚出現,有利高速推進並得以將馬力數值拉高。

WRX vs STi dyno torque

WRX vs STi dyno 扭力曲線

WRX vs STi dyno hp

WRX vs STi dyno hp

而在面對 6 檔低轉速高負載的測試時,結果顯示 WRX 的 turbo lag 比 STi 輕微許多,引擎轉速比 STi 快了二至三秒就爬升至 3,800 rpm 並帶來約 290 Nm 的扭力。若 Subaru 能維持好改的特性,139 萬 WRX 以小搏大的機會不小 2,這點真是令人期待!


WRX vs STi dyno turbo lag

WRX vs STi dyno turbo lag

2015 WRX 的渦輪來自 Honeywell Garrett,根據 Mishimoto 的照片和影片,此渦輪並不像 KKK Borg Warner 巳將 BOV (blow off valve / 進氣洩壓閥) 整合至渦輪本體上,改裝、升級的困難度應該會較低。Subaru 在此代 WRX 上將渦輪位置從引擎室左上方的防火牆前挪至引擎前方的底部,此舉同時影響了頭段的設計,使得 WRX 不再有不等長頭段的聲浪特徵,換來的優點是拆卸方便、頭段設計輕巧和渦輪散熱效率,由於遠離 intercooler,理論上能使進氣溫度進一步降低。不過此設置可能的缺點是 charge pipe 變得更長而不利油門反應,以及容易在意外中被撞擊等。

2015 WRX intercooler 仍維持原有的位置 3,而容積則有相當程度的增加 (長度增加 2.5″,寬、高維持相同),此改變理論上有利引擎的高轉速表現。

六速手排變速箱與加速成績

2015 Subaru WRX 的六速手排變速箱比前代多了一速,且體積較前代 STi 還小 (因此應該更輕巧),六速齒比較五速更密,在原本引擎扭力就充沛的條件下,檔位儘量高有利油耗表現,巡航轉速更低也能帶來較寧靜、舒適的乘坐,不過齒比的變化根據
Motor Trend 的 0-60 mph 加速測試顯示,卻帶來了反效果而比前代慢上 0.8 秒。

Motor Trend 的起跑方式可能有誤,因為 2015 WRX 六速手排的完美彈射方式極不尋常,根據 Subaru 工程師的說明,一檔 clutch dump 在 6,700 rpm,離斷油只差 100 rpm!! 然後在 5,300 rpm 扭力正走下坡時進二檔。經驗證,這麼做能將 2015 WRX 的 0-60 mph 加速成績推進至 4.8 秒 (仍稍慢於前代的 4.7 秒),Car & Driver 以此法連搞了 14 次,也很訝異此具變速箱並未發生離合器打滑、燒毀或其它的故障,可見得它相當地天賦異秉。不過,車主若不忍心摧殘自已的全新 WRX,rolling start (動態起跑) 的成績不是很好看,5-60 mph 竟需要 6.3 秒,此一狀況將不利真實世界中狹路相逢的比拼,而原因目前仍未明朗。

另外,根據 Car & Driver 的測試,2015 WRX 能在二檔 6,800 rpm 斷油時正好觸及 100 kmh,不過我沒有獲得有關此速度的加速成績,而這部分與 Motor Trend 三檔才能達到 62 mph 的宣稱不同,請讀者自行斟酌。

全時四輪傳動系統

全時 4WD (或稱 AWD) 是 Subaru 的特色,Car & Driver 給予 2015 WRX 的評價是「無戲劇化,穩定的轉向不足」(請見文末貼圖中的 Test Notes 4),個人雖偏好 RWD,不過基於 139 萬售價,以及好過大部分 4WD 對手的表現,我願意妥協。


中央差速器是四傳系統的關鍵,2015 WRX 黏性偶合式 LSD 中央差速器以 50:50 的比例分配扭力給前後軸,而前後輪並沒有 LSD 幫助削減過彎路線,僅以美其名 Active Torque Vectoring 5 煞車輔助聊表心意。根據 Motor Trend,Subaru 人員私下表示 2015 WRX 的底盤好到不需要開啟 torque vectoring (包含在防滑或循跡等電子轉助系統中) 便有極佳操控。底盤本質上的能力至關重要,過度依靠電子輔助終究將顯露本質上的缺陷,例如 AMG 和 VAG 某些採用 Haldex 半套四驅系統的車種,完全依賴電子訊號才能「擇時」從 FWD 變成 4WD,喪失一個訊號便能讓整個操控特性走樣,而在走樣前搞不好巳經亮燈鎖壓也不一定,我個人因此格外欣賞 Subaru 重視機械性本質的造車理念。

附帶一提,STi 中差 torque split ratio 41:59,且在前軸搭配一顆 Helical LSD 與後軸一顆 Torsen LSD,可見得 STi 車價約五十萬的增幅所加載的火力並不含糊 6。不過 Subaru after market 改裝件的供應項目繁多而齊全,有關 WRX 的 LSD 或中差分配比問題,相信不難解決。

車架、懸吊與操控

我的經歷裡歐洲車比較多,過去主觀地認為一般日本車鋼性稍弱,安全性是個顧慮,也曾親眼目睹台灣曾經國產過的 Impreza GC8 經撞擊後四個門都打不開,車頭沒有潰縮設計吸收撞擊能量,車籠又太軟變形導致門被卡住。不過,2015 WRX 的 撞擊測試 成績頂尖,疑慮不再。


Subaru 取消五門 wagon 車型 (其實是 hatchback) 的 WRX,原因不明,不過 sedan 車尾鋼性較好,許或能解釋並支持 Subaru 此一決定 7

2015 WRX 跟隨趨勢,導入電子輔助轉向系統以進一步降低油耗並減少重量,不同的是,不像有些品牌導入電子轉向後路感和轉向回饋不若以往而被媒體念個沒完,WRX 沒有這個問題,重量適當,路感清晰,轉向精準,這也讓人鬆了一口氣。

2015 WRX 車架結構強度比前代增加 41% (一部分證據從 底盤多處拉桿強化 的情形可見),除了安全性的提升之外,也有利操控表現,懸吊設定的部分亦較前代更為運動化,前後分別比上一代硬上 39% 與 62%,防傾桿也增粗至前 24mm 後 20mm,如此的改變,帶來的是 Motor Trend 測得側向抗 G 能力高達 0.96,8 字型繞錐圈速 25.3 秒只比 EVO 慢了 0.1 秒。而 Car & Driver 300-ft skidpad (300 呎直徑繞圈) 亦測得 0.95 g, Edmunds 則測出僅小於 EVO 0.01g 的結果,且更進一步發現,WRX 雖為四門房車,車身側傾角度竟和重心低得多的 BRZ 或 Cayman 類似,表現的確亮眼。WRX 配備 Dunlop Sport Maxx RT 性能胎,不過在同級評比中算是抓地表現較差的 8,若換上 Michelin Pilot Super Sport 還有機會更上層樓。


本車的操控表現超越其價位應有的水準,雖然不像我所習慣的後驅車,不過以往 4WD 前後推擠的感覺在試駕時似乎也沒出現 (或許是不夠操),中速彎也不是很 under,感覺上蠻安全的,最特別的是開起來時雖然覺得重心莫明奇妙的高,但車身側傾很輕微,這點確實很厲害。不過 WRX 的硬派懸吊在市區裡彈跳狀況很多,如同性能日系一貫的避震器風格,振幅很短,可能是避震器本身的行程就短所致,但乘坐感不算粗劣。然而進入通暢的快速道路後,如此的設定卻十分洽當而有效,即使開快也不會不舒服,反而比低速時還平穩,可見得原廠懸吊設定著重的速域偏高,在台北市區裡慢慢開時請多忍忍。

如同前面所提資訊充足的狀況,WRX 雖非 STi 版本這般的頂級性能代表,媒體仍舊給予完整的測試,且獲得不俗的成績。本篇略過某些主觀認為較次要的部分,不過讀者仍能透過詳讀貼圖和連結進行更詳細的瞭解,這邊也特別列出 Randy Pobst 在 Street of Willow (加州 Willow Springs 賽道其中一圈,GT6 玩家應該都熟知) 的單圈計時:

  • 2015 Subaru WRX STi — 1:26:12
  • M-Benz CLA45 AMG — 1:26:20
  • BMW M235i — 1:26:37
  • 2015 Subaru WRX — 1:27:32
  • Ford Focus ST — 1:29:68
  • Subaru BRZ — 1:30:32

以成績和價格論英雄,這一排的貨色裡,比 WRX 貴一截的單圈了不起快上一秒左右,跟 WRX 差不多價格的,至少慢上兩秒,這便能托出 WRX 代表的價值。不過 Pobst 事後在雜誌上道出我對 4WD 的疑慮,他對 WRX 彎中加速轉向不足的程度感到失望,如果油門不收歛會掉出路面。STi 則因比例較高的後軸扭力分配以及 LSD,所以沒有這個問題。

Will it drift?

Pobst 的評價讓我有點耽心,所以找了一支影片來證實:2015 Subaru WRX just can drift. 只是不像在沙地和雪地上那麼華麗就是了。

其它

會關心 WRX 而閱讀本篇,通常對車輛外型巳經置於度外了。對於美學方面的要求和偏好,確實是主觀而見人見智的,Subaru 近年的設計風格在本車上並沒有大改變,對於要求汽車必需強調流行風格或彰顯尊貴氣息的人,應該不會喜歡 WRX。外型的確是 Subaru 的弱項,不過相對富含運動氣息的樣式,使得本車不至於淪落沒有特色甚至欠缺設計理念支撐的庸俗之流,也不像某些性能普普的東西,偏以高張力外觀設計嘩眾取寵,金玉其外,本質不足。而 WRX 不若 STi 來還了支大尾翼,較能為不喜高調或稍有年紀如我的消費者接受。

與歐洲車相比,內裝也是 Subaru 的弱項,你可以從網路上那些德系教派鄙視的嘴臉中獲得初步的理解。同為德國車車主,我認為 WRX 的內裝設計、功能陳列與質料的確差勁,遇上硬派的懸吊,最怕的是連組裝也不太行,不久後內裝就會散掉而異音四起。外型的部分我不予置評未下評論,內裝部分不可再省略。2015 WRX 內裝給我的感覺是:如果弄髒了,我想我並不會費事兒去清理它,因為即使把它弄了乾淨,它還是那付鳥樣。

就算一個男人不在意以上兩個問題,但偏離女性普偏的喜好之故,仍可能成為決策的阻力,因此不得不特別強調出來,性能好車一部,因表面上的狀況失去機會實為大不幸。


會選擇四門房車,絕對是因為後面需要載人,不然何必呢? WRX 雖屬小型房車,但是後座空間相當寬敞,前後皆坐六呎之軀也不會覺得委屈 (雜誌說的),前後都坐五呎十更為遊刃有餘。Subaru 特別加大了 WRX 車門開啟角度達幾近直角的程度,加上椅面高度不算低,還很適合筋骨不好的老人家進出,是好孩子盡孝道的好工具。

油耗方面,Car & Driver 實測結果為平均 25 MPG,對 AWD 的 WRX 加上約 1.5 噸的車重而言 (而且大多時間都在操),混合油耗折合 10.6 km/L 還能帶來 268 hp / 350 Nm 的動力,實在沒有話講。試駕時我亦特地檢查了試乘車的平均油耗,一部 CVT 不是一直怠速,就是試駕時多半載著好幾個人還被操得不太客氣,這樣還有 7.x km/L,吾以為是完全能被接受的表現。

結語

Car & Driver 在 New vs. Old: 2015 Subaru WRX vs. 2010 Audi S4 裡提到:

This Subaru WRX will never be confused with the overachiever in its segment because, really, it has no segment. No other turbocharged, rally-inflected sedan is as affordable as the WRX.

你不太有辦法拿 WRX 與其它比較,因為它身處自成一格的區間裡,沒有一部渦輪增壓、拉力賽取向的車能像 WRX 這般價格平易近人。似乎確實是這樣,那些量產前驅,廠車改四驅的不算數。任何採購都有取捨,選擇 WRX 就是選擇性能而捨棄其它。


WRX 的豪華配備原本就不多,手排版本則更陽春,與自排版本相比還少了 LED 頭燈,也不會自動感應,當然更沒有自動調節投射高度的能力 (但卻有頭燈清洗功能),雨刷也缺乏自動感應,前座全手動調整,椅面也不是真皮,以上項目統統無法選配,百來萬進口車欠缺以上功能,似乎有點講不過去,亦或只是我太過單純而無知? 我得多多探訪其它平價進口車的配備來證實這個問題。此外,WRX 這種等級 CVT 變速箱的造價理應比六速手排還高,但在手排版本扣掉了這麼多配備之後,仍然只比自排版本便宜四萬元台幣而巳,真是沒道理得緊。雖然 2015 WRX 6MT 帶來的是 139 萬級距中難以匹敵的性能,但是毛利明顯比 CVT 款式高了不少,只希望這樣的策略不要嚇走手排買家,免得賣太差,過陣子就和台灣市場告別了。

Subaru 在 Consumer Report 的長期觀察中,算是牢靠度相當好的品牌,不過我手邊的資料 (2014 與 2013 年初出刊的年度總體報告) 並沒有列入上一代 WRX 的評鑑,而 Impreza 和 Legacy 的評價都不錯,特別是 Impreza 在 compact sedan 區間奪冠,雖然台灣並無引進 Impreza sedan,環境與條件亦與美國不同,不過大概多少還能反應出 Subaru 的水準。

由於 WRX CVT 款式價格比手排還有誠意,不得不特別提一下,近年自排變速科技大躍進,就連 Subaru 的 CVT 也是,模擬八速開起來根本不像 CVT 之外,自動變速的邏輯也挺運動化的,自動降檔挺積極,還能在不需要降檔的場合將引擎轉速維持住,有利再次加速。這情形哪像是 CVT 呢? 不過我還是不考慮自排的 WRX,代理商的行銷人員最好不要搞錯了,手排買家的需求雖然是較純粹些,較少的電子配備還有減少故障率的好處,但是車價相形之下更貴是沒道理的。對開手排的人不需講道理還是怎樣? 那些缺掉的東西總值幾十萬,怎麼算也不合。

最後,結論:我喜歡 2015 Subaru WRX 6MT,但是別說配備和質感的問題不僅難過老婆那關,連我都不太甘願,要再想想,或許心理建設,或許放棄。有什麼新進展的話,再找機會再更新訊息…

UPDATE: 關於 WRX 手排與自排間差異的問題,在
2015 Subaru WRX STi 一文中有更多補充。而有關 WRX 與 STi 的價差和配備,詳見 WRX STi 39 萬的意義

規格與測試成績

2015 WRX spec

2015 WRX spec

Car & Driver WRX test result

Car & Driver WRX test result

Notes:

  1. 英國僅有 STi,英文資訊以 Subaru 重心之美國居多,否則本文還為添入 EVO、Top Gear 等單位的資訊
  2. 當然 STi 還有上探的空間,而從 EJ20 和 EJ25 的改裝經驗可知,2.5 L 的 EJ25 潛力更大,只是輸出特性是否好開的問題
  3. Subaru 的 intercooler 在引擎上方,藉入引擎蓋開口將空氣導入進行冷卻。由於 Subaru 的 Boxer 水平對臥引擎格式低扁,除了重心低的好處之外,也才能讓出上方的空間放置 intercooler,比前置的型式較不易受路面飛沙走石破壞,也不佔用冷卻水箱的撞風面積
  4. 原文 No drama 的意思在此處除了表示沒有意外的車尾甩出 (突然的轉向過度),中文直譯「沒戲」一語雙關,因為 oversteer 才是樂趣
  5. 將打滑輪煞住以免 open differential 特性所造成的扭力流失,不利過彎與 drift
  6. 更多細節詳見 2015 Subaru WRX STi 一文
  7. Subaru 的官方說法是成本控制,沒有預算同時進行 hatchback 車型的開發。Subaru 的經營狀況不錯,說預算不足講不太過去,或許只是順序的問題,不明講以免造成期待心理而延後消費。其實有
    傳言傳出 Subaru 正考慮 WRX hatchback 車型,WRX 五門 wagon 是可以期待的
  8. Dunlop Sport Maxx RT 測試數據詳見 TireRack 集體評比

原文出處:2015 Subaru WRX — Das Lust: Car news & reviews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ubaru WRX:2015 Subaru WRX 後續路測追蹤

2015 Subaru WRX 後續路測追蹤

之前寫了不少有關 2015 Subaru WRX 的東西,測試數據和試駕感受是那些冗長文字中的重點,但這些資訊來源是皆為短期試駕或初步印象,沒有經過為期夠長的相處或許並不是那麼能夠忠實呈現車輛真正的個性,因此我沒有停止追蹤 2015 WRX 的測試報導,希望能夠吸取更多的資訊。

最近兩則新上線的報導揭露了一些和之前大不相同的見解,藉本文特別更新之。

Car & Driver

2015 Subaru WRX Manual long term test 第一期

While the output of the turbocharged 2.0-liter flat-four—268 horsepower and 258 lb-ft of torque—is nothing to scoff at, power delivery is lumpy and peaky. We shift early in first gear for our testing because the power falls off above 5300 rpm. Lower in the rev range there’s a sudden surge of boost indicative of turbo lag.

2015 WRX 渦輪遲滯相當顯著,與先前 review 的說法不太一樣。


In an age when turbocharged engines are practically mainstream and their power curves have been smoothed out, this Subaru flat-four still drives like an R&D experiment from the early 1990s.

奇怪,為何先前的報導都沒說 2015 WRX 引擎像是 ’90 初期的實驗品?

Consumer Reports Talking Cars

“However, there’s a big but here. I meant [that car’s everyday driving] is quite horrendous.” 其中一位車評完全否決 WRX 日常乘坐的舒適性。

而另一位車評則以 “It’s rough.” 開門見山,因為 turbo lag 的特性很「恐怖」。

You wait an hour for turbo lag and it finally hits you, it’s hard as you said, ferocious,… everyday driving drives you insane, absolutely insane.

Turbo lag 和 rough ride 1 會把人逼到瘋掉。

如果瞭解的夠多的話,會知道近年來 Consumer Reports 車評偏好手排的習性,但是 WRX 這顆新型六速手排變速箱狀況令他們生氣,重腳且接合不線性的離合器也很糟。

最讓人尷尬的是這句話:

People are going to be upset but the CVT in that is almost the way to go.

翻譯或許不是很準確,但意思就是不如選 CVT…

我必需這麼地說吧,這個結果簡直莫明奇妙:手排很粗糙,不如選 CVT,但我若在性能追求方面退讓,新款 WRX 懸吊又超硬,大大不同於舊型。如果大部分用途是日常通勤 (正是我所預期的部分,所以沒有著眼 STi),卻得忍受超不舒適的乘坐;為了玩車卻又因為配備和粗糙的變速箱與離合器而只好選 CVT。這不矛盾,什麼才是矛盾?

Notes:

  1. 雖說每個人的忍受能力不同,但 Consumer Reports 這些較偏向實用性的車評試駕 BMW 新 M3 時 ( 這裡這裡),也沒像本此這般嫌棄 WRX 的懸吊硬,提醒您參考之餘仍要自行判斷。

原文出處:2015 Subaru WRX 後續路測追蹤 — Das Lust: Car news & reviews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ubaru WRX:WRX CVT

WRX CVT

同樣延續自 2015 Subaru WRX 所產生的討論和問題,我和朋友之間有了一番關於自排 WRX 的閒聊,足以湊出這一篇來。首先,誠如 先前 所言:

消費者因為配備的關係把標的從 STi 升到 STi Premium 至少還維持手排型式,WRX 變成自排就不只是價格差別的問題而巳,而是整個產品類別和性能等級的改變

手排和其它排檔型式 (包括 DCT) 是兩種不同的駕駛方式,不屬於同一種車性的類別,所以有許多車款即便標配更快、更省事且更省油的 DCT,仍會提供手排選項。WRX 6MT 與 CVT 性能等級不同的宣稱可能會讓更多的讀者疑惑,0-100 kmh 不是只差 0.3 秒而巳嗎 (台灣官方資料 6MT 6 秒,CVT 6.3 秒)? 經媒體實測,0-60mph 加速成績 CVT 比 6MT 慢上 1.1 秒 (詳見 前文),目前尚無具公信力之 0-100 kmh 實測成績可參考,在此前仍能相信差距在一秒左右而非 0.3 秒 1。一秒的性能等級差別實在太巨大,不由得令我難以將 WRX CVT 和 WRX 6MT 一視同仁。

UPDATE:
Car & Driver 巳實際測試 2015 WRX CVT 0-60 mph 加速成績為 5.5 秒,比 Subaru 人員告訴 Car & Driver 的 5.9 秒來得快上 0.4 秒,亦使得 WRX 兩種排檔方式的差距在達成 60 mph 的時間縮短到 0.7 秒。從這個部分亦可猜測 WRX CVT 0-100 kmh (62 mph) 會比官方宣稱的 6.3 秒快上一些,除非這 2 mph 之間發生了什麼問題佔用了 0.8 秒。

換檔方式所致產品類別不同的部分沒有爭議,而在性能等級的部分,朋友另外提醒我,若回頭去看上一代 「自排」WRX STi 0–62 mph 6 秒的成績,相比之下 2015 WRX CVT 的表現巳經不錯了。不錯歸不錯,但還是讓人無法忽視 WRX 手排版本快了一截的事實。

所謂性能表現往往呈現的就是些微的數字差異,如果 0-100 kmh 成績差一秒左右是可以接受的事,那麼可以接受的事情可就多了。比方說,Legacy 2.5 GT CVT 0-60 mph 也是 6.3 秒 (6MT 則是 5.4 秒)。差一秒可以接受的話,Legacy 2.5 GT 亦可是選擇之一,只多花一點點錢換更大的空間和更舒適的乘坐,父母更感謝你。不只 Legacy,說不定還有更多能稀釋 WRX 優勢的選擇,只是我不熟悉而沒有舉例。不然單圈差一秒可不可以? 或者煞停晚一秒可不可以? 不然新一代比上一代慢一秒好了。縱使很多人不在乎,但這可都是些很嚴肅的事情,也是汽車科技之所以進步而不是倒退的原因 (大致上,
豐田環保車 例外)。

現今 Subaru 的規劃裡,以同一底盤附予不同設定所塑造出的車型有 Impreza、WRX / STi 和 Levorg,Impreza 往低價和低性能走,Levorg 則是高級化大空間運用的取向,雖然其 FA20 DIT 引擎調校擁有 EJ25 等級的出力 (300hp / 400 Nm),但是只有 CVT 變速一種型式。Subaru 各地區的產品操作有所不同,Levorg 目前在日本預售階段,還很難說之後會有什麼變化,目前台灣現況中,明顯地若要性能操控,在 Subaru 的範圍裡就是 WRX 或 STi,而且就是 6MT,不然就會回到上一段的迥圈。

不論是否為了性能,手排變速箱還有個優點是購買和維護的成本都低,機構簡單,運作條件也不嚴格,故障率也低。但這也表示車廠無法從手排變速箱此一單項榨出更多利潤,所以他們會致力於發展更有看頭的自動變速箱,以因應目前節能、舒適訴求的世界趨勢,維持競爭力的同時還能產生更多利潤。Subaru 押寶 CVT 可能是受 Toyota 的影響以及其它無法抗拒的因素,總之 WRX 就是配上了一顆 CVT 變速箱,迫使我不得不對 Subaru CVT 進行更多的瞭解。

根據 報導,Nissan 旗下 JATCO 生產的 CVT 市佔率高達 49%,最新一代的產品成功降低摩擦力達 40%,加上其它部分的改良,每桶汽油能夠多擠出 10 ~ 15% 的里程,或許 Subaru 的 CVT 品種並沒有這麼優秀,不過從此處仍可見得一顆 CVT 的價值所在。


報導還提到了一些 Toyota CVT 的新措施,有關油壓控制和潤滑等非常深奧的項目,我看不懂也不想懂,仍提出來並強調自排變速箱在油壓等相關方面的精密需求程度超過消費大眾的理解,像是造成「死亡閃光」問題的 VW DSG 變速箱毛病出在某個閥體,這與油壓、油質或溫度等環境條件有關 (雖然 DSG 不是自排,但是全自動的機構設計巳經很接近自排的概念)。

愈是精密的東西愈容易出亂子,我曾見過 Aisin 6 速換個油結果開始抖動,只因為多加了一、兩百 cc 進去。在 Forester Owner Forum 有這麼一則由一位 Subaru 專家所發表的訊息:

Subaru now has 2 generations of CVT, both have very little that we are allowed to do to them. Our big worry is contamination of the fluid; this is why there is no fill plug. just putting the incorrect fluid in it could cause the chain assy to fail.


The transmission requires a clean room for rebuild— currently there is no facility in the USA to rebuild a CVT. all we can do is replace the valve body. The fail rate on the cvt is very low; a few minor issues on the early ones and we have one with a failed ft diff in the shop now-waiting to ship it back. If one fails;we must take a bunch of pressure readings before removal,than we can replace the transmission.. a real PITA. I have done one fluid adjustment, you do need the scan tool. We also had a few cars come in where we had to adjust the cvt fluid level— overfilled at assembly..

Also Note-the fluid is very expensive..

就像現今所有的高檔自排變速箱一樣,Subaru 的 CVT 麻煩得要命,才不像號稱 “Maintenance free” (連油都不用換,沒有注油孔,也沒有油尺可以檢查液位,整個 CVT 本體是密封的) 這般簡單,佔 Subaru 55% 銷售量的美國甚至沒有一個可以分解和精修這顆變速箱的地方。有句名言是 — No fluid is “lifetime”, unless you are looking for a short life. 您千萬不可信相這種不實的廣告,而且別忘了,自排變速箱油很貴。

文中提到「一些小狀況」,順便舉幾個例子:


當 CVT 出毛病時,原廠能做的就是透過儀器讀取一堆壓力數值,之後最多就是更換閥體,如果還解決不了就有得詼了。連這麼大的美國都沒有維修 Subaru CVT 的能力,台灣呢?

這個狀況非 Subaru 專屬,本文也不是專挑 CVT 的毛病,事實上凡是自動變速箱都有類似的情形 2,自排車都得承受這些額外的風險和成本。當談到承受和取捨時,人人心中自有一把尺,今天針對的是性能取向的 2015 Subaru WRX — 6MT 0-60 mph 4.8 秒 / CVT 0-60 mph 5.9 秒,而非 6MT 0-60 mph 4.8 秒 / 8AT (or 7DCT) 0-60 mph 4.6 秒。基於性能訴求,我必然會迥避 WRX 的 CVT 變速箱。如果訴求的不是性能,2015 Subaru WRX — 6MT 11.3 km/L / CVT 10.5 km/L,而非 6MT 11.3 km/L / 8AT (or 7DCT) 12.3 km/L,CVT 油耗也輸了。從以上兩個角度來看,6MT 都比 CVT 來得強,真可惜,代理商不清楚自家產品的價值,也不知道 CVT 是什麼水平,進而做出偏袒 WRX CVT 的訂價策略。


台灣汽車市場相當特殊,導致代理商的操作也挺特殊。比方說某些品牌或車型就算降價求售也不見得能把銷量拉抬到什麼程度,所以堅守少量、高毛利策略,而不實施大格局的衝量配套措施,再加上台灣代理商可能仍存與「飆車族」切割的心態,低階的手排車剛好就在不討喜的範圍中。當然他們也不是平白就能出來混,訂價多少仍有道理在,再來就要看消費者是不是那麼好取悅了,我認為 2015 WRX CVT 定位模糊、WRX 6MT 訂價不公,但更可能有很多消費者覺得這樣很好也說不定。

回顧 2008 年底,Subaru 因為剛改過款的 2008 WRX 評價不佳或其它原因,或許銷售表現也不好,所以立刻又進行了一次中等程度的改款,主要針對動力和操控,0-60 mph 加速成績一次削掉 1.1 秒,這麼巧,又是 1.1 秒! 才剛買 MY ’08 WRX 的人心裡幹翻了吧!? 2015 WRX CVT 也是慢 1.1 秒,現在你覺得呢?

總而言之,不急著下手則無所謂,打算今年就要把 2015 WRX 牽回家的人,請再想想不妨,WRX 剛被推出還沒有全球性上市,還有一台兄弟車 JDM Levorg 聽說 預售表現不如預期,誰知道接下來 Subaru 會不會有什麼動作?

Notes:

  1. 2015 WRX 6MT 加速成績尚有個爭議在於二檔是否能觸及 100kmh (非錶速,是 Pbox GPS 測得之真實車速),如果在三檔完成 100 kmh 加速,成績可能會慢上 0.5 秒上下,不過 100 kmh 只是一種參考用的標準,真實世界中的車輛不會到了 100 kmh 就不再加速了,面對此等水準的 CVT,手排 WRX 直到極速前都不用耽心。官方公佈的 2015 WRX 6MT 極速只有 215 kmh,之後會被極速 240 kmh 的 CVT 版本刷掉,這種情形也出現在別種車型上
  2. 有一種說法是 CVT 設計比其它的自排變速箱簡單,因此故障率更低。不過,液壓系統的精密度要求、扭力轉換器和離合器的部分是類似的,而這些才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

原文出處:WRX CVT — Das Lust: Car news & reviews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首 | | |



Powered by XOOPS 2.0 © 2001-2008 The XOOP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