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動力來造成轉向過度( Power oversteer) 「 Yeah ~~~ power ~~ power ~~ 我喜歡 Power!!!! 」 「 Power is nothing without control。。。」 「。。。。。。。。。。。。。。。。。。 」 利 用節流閥的開啟使車子進行側滑是漂移的基礎之一,以及幾乎所有在漂移過程中的入彎和出彎都要用到這種被日本車手稱作是「 Power Out」或者 「 Power Over」的技術。這項技術在所有的賽車運動裏都會接觸得到,從方程式到拉力,都要經過這一部分的訓練,雖然訓練的目的有所不同,但是對這項技術的重視度都很高。如果不去重視這項技術的訓練的話,那就永遠無法突破漂移技術的初級階段。
這 裏有一些對此技術本質的定位:通過開啟節流閥帶來的動力使後輪發生側滑(這個很簡單);通過節流閥的開啟閉合以及方向和反方向的控制,還平衡與調節車身側滑的角度(這個就有點兒難度了);在減弱或者是維持節流閥的開啟程度剛好可以使輪胎恢復抓地力,這一切都需要在一個順滑的過程裏完成(這個在高速的時候就 會變得很難掌握)。 現在會向大家介紹一些具體的漂移技巧,現在是時候了!哇哇哇哇, 精彩的來了: 10 種常用的基本漂移技術,文章是死的,但是人是活的,希望大家能勤奮練習,將每種單個的技術完全消化,在融入到不同的彎道,並且靈活運用,這樣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應。然後會講一下每項技術與彎角的基本時間關係,希望能讓大家能夠運用最短的時間來得到最大的進步,當然,不同的彎角,不同的車,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 特性和習慣,入彎的時機也會不同,所以只簡單的講一下理念層面的東西,而具體到實踐,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勤奮的練習來發掘其中的精髓,記住: Practice make perfect。
彈離合(初學級): 能 夠比較理想的直接破壞掉輪胎的抓地力。通過對離合踏板的踩擊導致扭力在傳動系統的不均勻傳遞來使後輪失去牽引力。所謂的踩擊的意思就是說:迅速而有力的將離合踏板踹到底,然後再迅速的抬起。一般運用在比較窄,沒有足夠的空間利用重心轉移造成甩尾的入彎處。在低速時進行強力的彈離合,是最直接有效能夠在瞬間 使節流閥完全開啟的辦法。而在有一定的速度的基礎下或這是正在側滑的過程中,則要輕而柔和的彈離合。只可能運用在後驅車。 手刹(初學級): 最 早是在拉力賽中被運用。在拉起手刹鎖住後輪的同時,導致了整個後車身的側滑開始。因為需要使車尾發生側滑而剛好甩到一個正確的入彎角度,所以一個很流暢,力度和時間剛好的手刹使用過程是很難掌握的。拉手刹時不要太緊張,不用太狠,也不用太高,足夠就好,任何時候都不要鬆開手刹扣,因為拉手刹的過程並不長, 要保證在適當的時候,手刹能夠順暢而快速的放掉。這個基礎的技術能夠運用在任何速度,任何彎角,任何車,即便是專業的漂移車手也經常會運用手刹在側滑的過程中來糾正車身側滑的角度。
鎖檔(中級): 這 是一個在減速過程中的彈離合。以適當的引擎轉速接近彎道,迅速的踩擊離合器,並且降檔,利用引擎的出力來使後輪急劇的減速以致發生側滑。當然,這對你車子的傳動系統來說會比較辛苦。而車子具體的動作,反映和程度,完全取決於車子的種類以及引擎的不同。因為需要有較好的技術控制引擎轉速的掉落以及動力回升來 達到使車身滑行,所以相對於手刹來說更難於使用。同彈離合一樣,只能運用在後驅車! 重刹車(中級): 一 般運用於較窄的彎位和中速彎。在重踩煞車的情況下沖入彎道,使車子大絕大部分重力拋到前面,而使後輪不受重力而失去抓地力。這項技術經常被運用在賽車場上以來提高入彎的回頭性,尤其是四驅( Evo和 STI)。在柏油路面練習時如果發現你的車子在合適的入彎速度下嚴重的出現轉向過度的話,那你可能在避震的設定或輪胎的選擇上沒有搞好,或者你應該換一台更適合的車子。 Lift off 轉向過度(上級 ): 被廣泛地運用在高速彎的滑行。利用重力轉移使車子從擁有抓地裏的狀態轉變到漂移狀態。和重刹車是同樣的物理原理 —重量轉移,但不同的是這項技術被運用在非常高速的情況下,這就需要車手對車子在高速的平衡有著很好地掌握。頂級的 D1車手會在漂移的過程中運用具有進攻性的 lift off轉向過度來削減動力輸出。 鐘擺效應(上級): 對 頭文字 D熟悉的朋友應該對 「鐘擺 」這個詞有所瞭解了,這也是一項由拉力技術而衍生出來的。顧名思義,鐘擺的意思就是說在入彎之前先將車子向彎的外側擺動,然後再大幅度轉向內側,在重力轉移的作用下破壞輪胎地抓地力而使車身發生側拋,一般使用在入口的弧度比較小的彎位。配合 lift off轉向過度,可以增強彼此的效果。在拉力過程中,鐘擺是為了在沒有摩擦力的路面上盡可能的增強抓地力,而漂移比賽中使用鐘擺則完全因為相反的原因 --讓車身 發生側拋。鐘擺的價值和實用性在於既可以在入彎的時候有效的減速,同時還能保證整個過程的高速狀態! 擺動漂移(上級): 鐘 擺的最終形態。速度並不快,在道路的兩邊進行來回的側擺,是一種直線上的飄移,也叫做 「魚擺尾 」(神龍擺尾?),但是這種擺動最難的部分不只是能將車身在高速狀態下的重力裝移掌握得爐火純青,還要能夠讓車身的擺動角度剛好在入彎的時候處於正確的入彎角度和速度。而這一動作的熟練運用也標誌著車手技術的全面 以及高水準。 打滑(專業): 頂 級車手的伎倆,這個技術是指將車子的後輪使入賽道外的土地或者是草地上面,使之在瞬間喪失原有的抓地力,以獲得更大的角度。這種特殊而有效的方法一般被運用在那些無法依靠本身引擎馬力和速度來破壞抓地力的車子和情況下,或者在入彎時做出更具有攻擊性的角度。更多地被運用在後驅車上面。 跳動側滑(專業): 和 前一個技術一樣,這個都是充分利用路面的狀況而使車子側滑。這次是讓後輪壓到路旁的波浪帶(賽道彎位周圍紅白色相間的石帶),通過後輪壓到波浪帶而產生的跳動來使車子脫離原有的抓地力,也或者利用前輪壓到波浪帶產生的轉向過度而產生漂移。因為在運用這項技術的時候會產生相當強烈的震動和搖擺,所以不論對於 車手還使車子都十分辛苦的。 長距離漂移(專業): 用於頂級的競賽中,其實質就是在離入彎還有一段距離的直線上使用手刹,提前使車子貼著邊線沖入彎道。直到最近才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技術,目的是讓車子在攻入彎線就已經發生漂移。與擺動漂移配合來使用,能夠幫助車手一氣呵成式的攻下整條線路。 
長距離漂移(專業): 用於頂級的競賽中,其實質就是在離入彎還有一段距離的直線上使用手刹,提前使車子貼著邊線沖入彎道。直到最近才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技術,目的是讓車子在攻入彎線就已經發生漂移。與擺動漂移配合來使用,能夠幫助車手一氣呵成式的攻下整條線路。 最後 再向大家講一下漂移的線路,時機,位置的關係問題。上面這張圖能夠清楚地告訴大家基本的線路和所用到的技術,圖示中,車身上的數位與前面的 10種技術是相對應的,而車頭的箭頭表示前輪的指向,紅色是減速,綠色是加速,藍色是調節節流閥的開啟。 一般來說,在學習漂移攻彎的過程中,有兩點是十分值得注意的:第一點,越早的開始發生側滑,就越容易產生更好,更大的入彎時的車身角度;第二點,越是上級的車手,比如說土屋圭市,越是會在利用入彎的前半部分用來削減速度,在車身運動到切點的時候運用馬力在後半段漂移出彎,尤其是在大於 90 度的彎角。所以大部分技術都是讓車子在減速的狀態下發生漂移。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判斷力來決定使用如何的技術攻彎,不過越好的車手,就越是能將多種技術混合在一起 使用。也許你能使用各種技術來漂移過彎,但通過彎道的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嗯 ~不知道大家看懂了沒有?技術這種東西,越是高級就越是融合了更多的基本技術在其中,而且越是坐在這裏看就越糊塗,應該將要領記在腦中然後進行實踐練習,就會更有發現。如果對一些技術的概念模糊不清的話,可以去找一些漂移的視頻來看,日本的《 Option》,《甩尾天國》都是不錯的選擇,這兩個系列的 DVD在很多國家都是超級受歡迎的,裏面有 D1最前線的日本傳來的最新的漂移諮詢,從改裝,技術,比賽應有盡有。而更重要的是大家勤奮刻苦的練習和鑽研,這樣才能擁有好的技術,當然,會有各種各樣實際的問題無法解決,但是條條大陸通羅馬,如果是真正的喜歡的話,一定會找到通往理想的路,祝大家在賽車的世界裏天天 進步,開心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