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者 |
討論內容 |
« 1 ... 3 4 5 (6) 7 8 9 ... 25 » |
冷日 (冷日) |
發表時間:2009/8/24 2:34 |
-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
- [車訊]VW Golf:代代夠福利:VW第六代Golf以新台幣85.8萬元大眾緣登場!
全球累積產量超過2700萬輛,從1974年起,代代車型掌控全球Hatchback掀背車潮流,並且獲得專業媒體以及消費者的推崇而傳承了大眾車的使命;鮮少有車款能夠在將近40年間不從焦點圈中褪去,這就是VW Golf!第六代全新Golf於眾人的期待下,於日前正式在台灣市場發表,同步推出雙柴雙汽動力級距,售價為新台幣85.8萬元起。
|
VW福斯汽車總代理太古標達汽車引進了雙柴雙汽的六代Golf。 | 福利一:年年頒獎,代代獲獎 說舉足輕重,應該說是不斷來自市場與媒體給予的肯定;自2008年在巴黎國際車展中全球首演以來,六代Golf除了由25個國家地區媒體票選出「World Car of the Year年度風雲車」頭銜,以及通過Euro-NCAP撞擊測試獲評為五星級防護標準之外;德國汽車媒體ADAC的「Yellow Angels 2009」也由六代Golf拿下來自35萬讀者的最高票肯定;因此VW台灣總代理古標達汽車於此時導入全新六代Golf,讓台灣消費者有機會見證得獎車款的風采。 福利二:改款外型,運動顯型 全新第六代Golf從外型的改款看起,概念發想之初就要保留Golf歷代車款的特質,像是厚實的C柱、自第一代Golf所延續的雙肋水箱罩以及動感身型,因此六代Golf在保有上述特質的同時,再融入Scirocco造型的車頂與兩側肩線,在設計師的眼中成了全新Golf的最大特色,就成為新世代掀背車最佳的視覺效果。
而具體的改款在於,水箱罩中間VW廠徽兩側的烤漆橫柵,連結至兩旁的立體多角造型頭燈組以及引擎蓋上的鈑痕,再加上車尾納入近似VW Touraeg的尾燈組造型除了變寬也更具系統化,讓全新六代Golf的運動特質在外型的改款更為全方位。
車頭造型更富運動感 | 福利三:全車系DSG加持,動感不間斷 而更為重點的動力系統部分,VW福斯汽車總代理太古標達汽車所引進的雙柴雙汽包含了1.6L、1.4L TSI兩款汽油引擎,與1.6L、2.0L TDI兩具高壓柴油直噴引擎,除了其中1.4 TSI雙增壓汽油引擎在雙增壓與直噴系統的加持下,三度蟬聯1.0升至1.4升級距之引擎大獎,並在今年以高效能拿下2009年度環保引擎獎之外,全系列標配VW引以為傲的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更是六代Golf在動力輸出效率的一大保證,更是以引擎效率來提升六代Golf全車系的環保效益。 首先在1.4 TSI這顆引擎上得到最佳證明!160hp最大馬力的表現配上24.5 kgm峰值扭力,配上七前速DSG雙離合器變速箱,0~100km/h之加速可於短短的8秒內達成,極速亦達220km/h,同時還具備CO2排放量僅有139g/km的表現;而其它像是1.6L汽油(DSG七前速)以及2.0L柴油引擎(DSG六前速)的表現也都更為精進,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為157g/km、142g/km。 在DSG六、七前速自手排變速箱的加持下,六代Golf的全系列引擎皆已符合歐盟第五期之環保排廢標準;換檔反應的靈敏,也讓不同輸出特性的引擎皆有相當不俗的駕馭樂趣。
2.0L TDI柴油引擎。 |
1.4L TSI雙增壓引擎 |
全系列標配DSG變速箱是六代Golf最強的競爭力 | 福利四:細部雕琢,內裝更精緻 車室內的主調與前一代Golf有相同基礎,並且在改款之後精緻度大幅提升,像是承接自Passat CC設計的鍍鉻框圓型儀表、跑車式三幅方向盤,以及中控台音響部份也大量加入鍍鉻框之元素,在精緻度上的提升是明顯可感受的之外;據VW原廠表示,在寧靜度的強化也是全新Golf的特點,擋風玻璃以獨特的阻尼薄膜來消弭車外噪音,並且在窗戶和車門等接縫處,也以新材質達到密封之效;車門鈑件則採整體式的設計,減少車門板件結合時的接點,來降低行車噪音。
另外全新造型的左右後視鏡,也有助於改善風切聲,甚至連引擎室隔音材質的應用也納入車室肅靜的考量。在車窗加厚10%、雙層密封車窗軌道、A柱排水槽改良以及軸元件經硫化處理之方式下,第六代Golf在噪音隔絕方面有歷代之最的表現。 福利五:安全至上,五星肯定 全新六代Golf的車身長度為4199㎜,與上代相比略縮6㎜、車身高度降低34㎜來到1479㎜;2578㎜的軸距與上一代的Golf車款相同,室內空間並無明顯增減;而Euro-NCAP五星級的安全防護標準,反映在配備上包含駕駛座膝部氣囊、全尺寸雙前座以及側氣囊、側面防護氣簾以及前座頸部防護頭枕等,車內乘員皆受到最充份的保障。 VW全新Golf於歐洲推出以來便得到消費者的高度肯定,在2009年上半年更大幅領先其它競爭對手,成為掀背車市場銷售冠軍,亦讓VW福斯汽車穩坐德國第一大汽車品牌,預計在台灣上市之後,除了延續本身的銷售佳績之外,也將為年底前將在台灣發表的全新Golf Plus以及六代Golf GTI衍伸車款進行暖身。
車幅經過細微修正,不影響車室空間。 | 全新Golf建議售價列表:(1.6 TDI車型10月1日上市)
車型代號 | 變速箱型式 | 性能表現 | 建議售價(新台幣) | 1.6 TL | DSG七前速 | 102hp∕15.1kgm | 85.8萬元 | 1.6 CL | DSG七前速 | 102hp∕15.1kgm | 92.8萬元 | 1.4 TSI | DSG七前速 | 160hp∕24.49kgm | 108.8萬元 | 1.6 TDI TL | DSG六前速 |
105hp∕25.57kgm | 95.8萬元 | 1.6 TDI CL | DSG六前速 | 105hp∕25.57kgm | 102.8萬元 | 2.0 TDI | DSG六前速 | 140hp∕32.65kgm | 116.8萬元 |
敬請期待AutoNet的試車報導。 |
|
|
|
|
冷日 (冷日) |
發表時間:2009/8/24 2:37 |
-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
- [車訊]VW Golf:代代夠福利:VW Golf光榮35載歷史軌跡全紀錄!
 |  |  |
 |  |  |  |  |  | | 藉由全新六代Golf車系的登台,讓我們再一次回憶過去35年來,此對於車壇具有重要指標意義的車型歷史軌跡。 |
| |  |
 |  |
2009年8月20日,藉由VW台灣總代理太古標達汽車代理下,全新第六代Golf正式問世,或許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只是一輛新車的上市,但對於全球車壇發展史中,VW Golf,絕對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對於一位車迷而言,除了對於全新上市的Golf基本產品規格有所了解外,那背後的歷史意義,更與汽車發展史緊密結合,你,當然有其必要更進一步的深入了解。
|
對於VW品牌而言,旗下最具代表性的車款,莫過於金龜車與Golf兩車系,看似完全不同設計風格的車款,但其實有著重要的接班任務,為何?時間點要回溯至1970年代。 當VW於1937年正式發表了由Adolf Hitler(阿道夫‧希特勒)力邀Ferdinand Porsche(費迪南‧保時捷)所設計的Kdf-Wagon、也就是俗稱的老金龜車誕生後,成為了VW品牌於全球暢銷的大眾車款,而風靡40餘載、至1974年德國製的Kdf-Wagon(此時稱為Kafer)停產後,交由墨西哥與巴西廠接棒繼續生產後,此時有鑑於老金龜車已不符合當時車壇發展潮流,過於老舊的機械結構與氣冷引擎,且當時歐洲適逢第一次石油危機,讓VW面臨著需要研發出新一代與舊金龜車相同、繼續獨領風騷的全球歡迎的大眾可接受之熱銷車款,且還要兼具經濟性與高實用性。因此VW積極投入研發,終於1974年第一代Golf就此誕生,雖然Golf的誕生非全球第一輛掀背車款,但在其市場的銷售成績支持下,讓VW Golf車系無疑的成為了車壇中掀背車型的代表者。
至2009年為止,Golf車系已於全球累積了達2,700萬輛的銷售數字,堪稱當代最暢銷的掀背車款,更讓眾多競爭品牌爭相設計出期望可與其抗衡的車型,Golf的歷史地位,絕對毋庸置疑。因此從1974年開始,我們一起看看Golf此經典車系,在35年的沿革中,留下了哪些歷史軌跡,與樹立了何等的里程碑。 第一代Golf(1974~1983) 1974年6月,VW打破舊金龜車後置引擎傳統,推出以掀背式造型、前輪驅動、水冷式四汽缸引擎的第一代Golf,且第一代Golf還具有輕量化底盤設計、前麥花臣式懸吊系統及後扭力樑結構為其特色。
1974年誕生的第一代Golf車型。 | 創新的Golf 第一代很快就風行各地,五門便利設計、更高的速度以及更佳的安全標準,迅速擄獲市場上所有年輕的心,並在全球創下680萬的銷售佳績。 為了配合世界各國不同需求,新款Golf第一代在美國地區發展出包括稱為Rabbit的車款、小型客貨車的Caddy以及1979年根據Golf第一代設計首創第一輛Golf敞篷車,此款敞篷車14年銷售近四十萬輛,成為全球銷售第一的敞篷車款。 1976年6月1600cc的第一代Golf GTI上市,強調110hp最大德制馬力輸出,極速181Km/h的傑出表現,同年9月VW接著推出Golf柴油車款,首創小型載客房車唯一使用柴油引擎紀錄,打破柴油引擎汽車一向笨重粗糙的形象,當時VW研發出的1.5L壓縮式點火引擎,每行駛100km只需消耗不到2L的油料!
第一代Golf GTI。 |
第一代Golf 首創小型載客房車唯一使用柴油引擎紀錄。 | 第二代Golf(1983~1991) 延續第一代的成功,Golf第二代於1983年8月正式上市,特色是較長的軸距以及加大的行李箱設計,車身也針對過去第一帶車型所收集的車主聲音而進行改良,如新增加的扭力樑強化抓地操控性。
1983年第二代Golf現身。 | 當然,在第一代Golf GTI成功奠定掀背鋼砲的地位後,第二代Golf也同樣打造出了頂級性能版本Golf GTI MK II。Golf GTI MK II塗公兩種不同動力版本,雖然排氣量同樣為1.8L,不過採用相翼的汽缸頭,分別為SOHC 8V與DOHC 16V,其中16V車型動力輸出為139hp,以當時造車水準而論,搭配不到一噸重的車身,性能絕對嗆辣。
第二代Golf GTI。 | 除了Golf GTI MK II外,第二代Golf也衍生出許多高性能車型,如搭載機械增壓系統的G60車型、賽事認證車款Rallye Golf,甚至還有搭載首創採用進氣增壓冷卻系統及觸媒轉化器柴油引擎的GTD車型,具備有160hp最大馬力。
搭載首創採用進氣增壓冷卻系統及觸媒轉化器柴油引擎的GTD車型。 |
搭載機械增壓系統的G60車型。 | 1990年11月VW慶祝一百萬輛Golf GTI的銷售佳績,足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第三代Golf(1991~1997)
1991年8月Golf第三代正式上市,橢圓形的前車燈設計加上流線型的外觀與前兩代起了很大不同,當然也很快就成為市場焦點,1992年8月所有Golf第三代車款均將前座雙氣囊列為選用配備,並創下全球480萬台的銷售紀錄。
1991年問世的第三代Golf。 | 第三代Golf柴油引擎車款提供多種引擎選擇,引擎排氣量最大可達1.9L。至於不可或缺的性能版本Golf GTI,第三代車型搭載一具由上代1.8L汽油引擎提升排氣量而成的2.0L 16V動力,可輸出達145hp最大馬力;除了動力輸出的增加外,第三代Golf GTI針對車身空間與安全性加以進化,導入包含防護氣囊、安全待遇數裝置與ABS防鎖煞車等配備。
第三代Golf GTI。 | 除了GTI車型外,第三代Golf另有搭載2.8L V6汽油引擎的VR6車型,可說是鋼砲界的一大創舉首度將引擎體積較大的V6規格汽油引擎塞進一輛掀背車款內,也成為了後來四、五代車型R32車款的始祖。
首創將V6規格引擎塞進掀背車型的Golf VR6車型。 | 1993年2月,四輪傳動的Golf第三代Syncro版本正式推出,強調2.9L及190最大馬力輸出,同時TDI車型也推出峰值扭力可達20.6kgm、與最大馬力達90hp的車款。 1993年8月Golf第三代敞篷車型正式推出;同年9月推出搭載第二代TDI柴油引擎的Golf柴油車型,具有110hp最大馬力與24.0kgm峰值扭力;1996年4月GTI上市屆滿20週年,也為迎接新一代的Golf車款準備。
1993年8月Golf第三代敞篷車型推出。 |
1996年4月GTI上市屆滿20週年。 | 第四代Golf(1997~2003)
1997年8月Golf第四代榮耀登場,全新震撼造型外,全車身鍍鋅車體採VW原廠提供的12年全車鍍鋅防鏽蝕技術,嚴格把關的二階段內外車身鍍鋅處理再配合VW完美六層漆面塗裝作業,建立超越全球汽車最高標準,能有效防止鏽蝕,保固12年。代表了超高品質標準的Golf新系列,在七年間創下全球430萬台的銷售量。
1997年第四代Golf問世。 | 至於第四代Golf GTI,原廠針對其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進,首度將渦輪增壓系統置入其所搭載的1.8L汽油引擎,並採用每缸五氣門設定,最大馬力達150hp,且具有著飽滿的扭力輸出。
第四代Golf有著多元的衍生車型。 | Golf的魅力與傳承也逐漸成為汽車史上不可磨滅的一段,2000年9月,Golf全車系一起慶祝全球銷售突破2,000萬輛,同時Golf GTI也於2001年歡慶25歲生日,VW並推出特別紀念車款以饗車迷,Golf GTI 25週年紀念車型將此具渦輪引擎重新調校,最大馬力從原先150hp提升至180hp。
第四代Golf GTI。 | 1997年,Golf 2.3L車款發表,搭載著一具配置2324c.c. V型五汽缸20氣門引擎,獨家研發的V5引擎夾角僅15度,因此可被容納於較小的空間內,擁有小體積、大動力輸出的特點;此外,此具引擎尚加入雙可變氣門正時系統及可變進氣歧管設計,不僅在低轉速時極可發揮出較佳扭力,並能夠降低廢氣污染。 2002年,最強車型Golf R32正式發表。在代表Racing的R字母加持下,全新Golf R32獨樹一格的科技與跑車性能,迅速席捲全,更於台灣創下未上市即搶購一空的空前紀錄。Golf R32搭載著與VW頂級豪華旗艦Phaeton相同的3.2L V6引擎,具備241hp最大馬力,搭配四輪驅動系統,最高極速可達247km/h,擁有著Golf史上前所未有的驚人動力。
可說是Golf VR6後繼車款的Golf R32,導入四輪驅動系統。 | 第五代Golf(2003~2008) 2003年9月VW選在法蘭克福車展正式發表Golf第五代車型,以更優越的性能、更強悍的動力表現、挾著創新高科技的多樣優勢,並2004年6月引進台灣市場。
2003年問世的第五代Golf。 | 第五代Golf與前代車型於設計上有著大幅進化,展現出當時全新VW家族的設計面貌,且在繼承一貫Golf血統基礎上,更於科技進化較前幾代車款有著更進一步的革命性開創。 第五代Golf GTI搭載2.0L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可輸出高達200hp最大馬力與28.6kgm峰值扭力,0-100km/h僅消6.9秒便可達成,再次將Golf GTI的性能表現帶領至全新領域;除了GTI車型外,VW工程團隊更展現強大的研發能力,成功推出全新1.4TSI此具曾獲得國際引擎大獎的雙增壓汽油引擎,藉由機械增壓與渦輪增壓的巧妙搭配,可輸出高達170hp最大馬力,搭載於Golf GT車型上後,擁有媲美GTI車型的性能表現。
第五代Golf GTI。 | 當然,第五代Golf也不會忘了R32此頂級性能旗艦版,同樣搭載3.2L V6汽油引擎,但經過重新調校後最大馬力達250hp,峰值扭力更高達32.6kgm,搭載DSG雙離合器變速系統,可於6.2秒完成0-100km/h加速過程,極速高達248km/h。
 以第五代Golf衍生出的Golf R32。 |
搭載創新1.4L TSI雙增壓汽油引擎的Golf GT車型。 | 於2007年5月,VW原廠工程師突發奇想,將旗下排氣量達6.0L的W12引擎塞進Gtolf GTI車型中,推出史無前例的Golf GTI W12 Concept概念車。Golf GTI W12 Concept以中置引擎的方式置入當時VW旗下排氣量最大的6.0L W12雙渦輪增壓引擎,並經重新調校後,最大馬力直上650hp,峰值扭力高達76.5kgm,使得Golf GTI W12 Concept可於3.7秒完成0-100km/h的加速過程,極速更高達325km/h!
最大馬力高達650hp的瘋狂Golf GTI W12 Concept概念車型。 | 第五代Golf車系更象徵著VW造車科技的進化,包含TSI增壓汽油引擎的成軍、TDI新世代柴油引擎的推出、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等。 第六代Golf(2008~)
第六代Golf於2008年巴黎車展正式現身,雖然導入與第三代Scirocco相同的新世代VW家族設計特徵,但基礎上與第五代車型有著相當近似的車身輪廓;至於科技部分,延續第五代車型的諸多創新,經過重新修正後,共有1.4TSI汽油增壓引擎(具備80hp與122hp雙動力版本)、1.6L汽油引擎(最大馬力102hp)、1.6TDI柴油引擎(具備90hp與105hp雙動力版本)、2.0TDI柴油引擎(具備110hp與140hp雙動力版本)等動力規格。
第六代Golf於2008年巴黎車展首度現身。 | 除了諸多先進動力系統外,第六代Golf車系更大量的運用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提供包含六速與七速等選擇。
至於眾所矚目的第六代Golf GTI車型,選擇於2008年巴黎車展同步現身,搭載與五代Golf GTI相同、也是目前VW集團內泛用的2.0L TSI渦輪增壓汽油引擎,但經過重新調校後,雖然最大馬力僅有小幅提升10hp,來到210hp的水準,甚至較第五代車型的30週年紀念版具備之230hp還少上些許,不過針對節能環保面加以努力,首先達到了13.7km/L(手排車型)平均油耗,較上世代的Golf GTI與30紀念車型之12.5km/L與12.2km/L有著明顯進步,也意味著第六代Golf GTI加滿油後,可以達到約750km的續航力。另外,六代Golf GTI也具有170g/km的二氧化碳排放標準,以其定位討論,表現已有一定水準。除了馬力外,在其16V配置的1984c.c.引擎中,透過9.6:1的壓縮比,與缸內直噴科技等加持,28.6kgm的峰值扭力更可於1700-5200rpm間全數爆發,讓新世代Golf GTI擁有著從低速瞬間爆發的強悍加速力,從數字面審視,0-100km/h僅需6.9秒(DSG車型)、0-1000m加速僅需27.3秒,而以五檔完成80-120km/h的加速,只要7.5秒可以搞定,如果以六檔進行,也只需9.5秒,還有240km/h的極速,從各方面數字研判,六代Golf GTI所搭載的此具動力系統,不僅相當成熟,也絕對可帶來值得期待的駕駛樂趣。
第六代Golf GTI同場現身。 |
除了GTI車型外,第六代Golf車型再度復興GTD柴油性能版本,以第六代Golf車型衍生出的Golf GTD車款,搭載2.0L TDI共軌柴油引擎搭配Piezo壓電式噴油嘴,可將柴油引擎的性能最大化,也同時兼顧柴油引擎的經濟性;動力可輸出最大馬力170hp/4200rpm,並且在1750rpm至2500rpm間的低轉速域即可輸出峰值扭力35.7kgm,搭配六速手排或是六速DSG雙離合器變速箱,表現在0-100km/h加速只需8.1秒可完成,極速將達到222km/h。而TDI柴油引擎在另一方面的優質表現則是18.9km/L的油耗平均值與CO2排放值139g/km,55L油箱滿載的狀況下,Golf GTD可行駛約1,000km。
Golf GTD重現江湖! | 相信除了以上衍生車型外,第六代Golf還將有更多的兄弟車款問世,藉由創新科技、創造流行的嶄新設計等,持續讓此高爾夫傳奇永續流傳,身為Golf死忠車迷、或關心車壇發展動態的車迷等,關於Golf車系的發展,當然要與AutoNet一樣,持續關注! Golf大紀事
年份 | 月份 |
紀事 | 1974 | 5月 | 第一代 Golf於德國慕尼黑發表:配置 1.1L、 50hp馬力引擎。 | 1976 | 3月 | 短短兩年內第 50萬輛 Golf下線。 | | 10月 | 第 100萬輛 Golf下線。 第一輛 Golf GTI發表搭配 1.6L、 110hp馬力引擎之第一代 Golf GTI於德國法蘭克福發表上市。 首部 Golf 柴油車發表推出 1.5L、 50hp馬力之柴油引擎車型。 | 1978 | 6月 | 第 200萬輛 Golf下線。 | | 7月 | 針對美國市場推出〝 Rabbit〞車型。 | 1979 | 9月 | 第 300萬輛 Golf下線。 首部推出首款敞篷車型,分別搭載 1.15L、 70hp馬力與 1.6L、 110hp馬力引擎。 推出小改車款。 | 1982 | 2月 | 第 500萬輛 Golf下線。 | | 3月 | 推出搭配柴油渦輪增壓引擎之 Golf DTI車型。 | | 8月 | Golf GTI改搭載動力輸出更為強勁之 1.8L、 112hp最大馬力引擎。 | 1983 | | 第一代 Golf功成身退,總銷售量高達 6,780,050輛。 |
| 8月 | 第二代 Golf於德國慕尼黑發表上市。 | 1984 | 1月 | 首部 Golf搭載封閉循環式觸媒轉換系統。 GTI車款推出。 | 1985 | 3月 | 第 700萬輛 Golf進入生產。 | 1986 | 3月 | Golf GTI開始搭配 1.8L升 16氣門 139hp馬力引擎。 Golf家族首度推出四輪驅動車型。 | | 5月 | 第 800萬輛 Golf下線。 | | 8月 | 首部配備 ABS的 Golf問世。 | 1987 | | Golf旗下車款可選配 ABS系統。 推出小改車款。 | 1988 | 1 月 | 推出 Rally賽車版 Golf G60,引擎配置為 1.8L 160hp馬力。 | | 6月 | 搭配 1.8L G60引擎之 Golf限量版推出。 | | 6月 | 第 1,000萬輛 Golf慶祝下線。 | 1989 | 10月 | 第 1,100萬輛 Golf下線。 | 1990 |
1月 | 推出四輪驅動之 Golf Country越野車款。 | | 11月 | Golf歡慶第 1200萬輛暨 GTI單一車型第 100萬輛下線。 | 1991 | | 第二代 Golf停產,總銷售量高達 6,301,000輛。 | | 8月 | 第三代 Golf於德國慕尼黑發表上市。 首部配置觸媒轉換器之 Golf柴油車上市。 |
| 11月 | 發表搭載 2.8升 VR6引擎之 Golf VR6車款。 | 1992 | 2月 | 第 1,300萬輛 Golf下線。 | | 8月 | 駕駛座與助手席之 Airbag開始列入選用配備。 | 1993 | | 首部 Golf TDI 柴油車上市。 | | 8月 | 第三代 Golf敞篷車發表。 Golf Variant旅行車上市。 | 1994 | 5月 | 第 1500萬輛 Golf下線。 | 1995 | 9月 | 首度推出 Golf柴油自然進氣 SDI車款。 | 1996 | 4月 | 慶祝 GTI 上市 20週年,推出「完全配備」之特別仕樣車款。 首部 Golf GTI柴油噴射引擎發表。 | | 11月 | 第 1,700萬輛 Golf下線。 | 1997 | | 三代 Golf停產,累積銷售量達 4,805,900台。 | | 9月 | 第四代 Golf於德國波昂發表,於法蘭克福車展正式露面。 Golf V5五缸引擎首度發表。 | 1998 |
3月 | 配置全新四輪驅動系統之 Golf 4Motion車款發表上市。 | 1999 | | 推出調校過之 2.0L引擎車型; Golf Variant Estate車型發表。首部 Golf 4Motion V6引擎搭載六速變速箱車型上市。 Golf 25th週年紀念版上市。 Golf全車系將 ESP列為標準配備。 | 2000 | | V5車款上市,搭配 2.3L 20汽門引擎,最高可輸出 170hp馬力。 | | 9月 | 第 2,000萬輛 Golf慶祝下線。 | 2002 | | 首部 Golf FSI車款發表。 Golf銷售量首度突破 Beetle,達 21,517,415輛。史上最強 Golf R32發表,最大馬力可達 241hp。首部搭載 DSG變速箱之 Golf R32發表。 | 2003 | | 四代 Golf光榮退役,總銷售量達 430萬台。 | | 9月 |
Golf五代於法蘭克福車展發表。 | 2004 | 6月 | Golf五代於台灣上市。 | | 8月 | 第 2,300萬輛 Golf慶祝下線。 | | 9月 | 第五代 Golf GTI問世。 | 2005 | 8月 | 第二代 Golf R32 問世。 | | 11月 | Golf累積產量突破 2,400萬輛。 | 2007 | 3月 | 第 2,500萬輛 Golf下線。 | | 5月 | 輸出馬力高達 650hp的 Golf GTI W12概念車問世。 | | 12月 | DSG 變速系統開始搭載。 | 2008 | 9月 | 第六代 Golf車系問世,同步展出第六代 Golf GTI車型。 | 2009 | 3月 | Golf GTD現身。 | | 8月 | 第六代 Golf車系登台開賣。 | |
|
|
|
冷日 (冷日) |
發表時間:2009/8/24 2:39 |
-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
- [車訊]VW Golf:代代夠福利:VW Golf掀背30載,經典永流傳
大家都知道,當今歐洲最大的汽車集團VW Group的誕生,可以追溯至二次大戰前,當初德國政府希望可以造出一輛供國民使用的汽車,而且更要實現可以在全球首度建立的高速公路網行駛的目標,這就是我們熟知的金龜車VW Kafer-Beetle風靡超過半世紀的故事,而日前台灣總代理太古標達宣布發售全新第六代VW Golf車系,這款經典掀背家族,在誕生這近40年來,也成為定義歐洲甚至全球標準掀背車的不朽經典!
|
到目前為止,VW Kafer-Beetle還是全球國民車的經典! | 在1960年代末期至1970年代初期,雖然金龜車已經風行很久,而且愛上它的車迷只是有增無減,但對於VW汽車品牌來說,由戰後大量生產並且造成熱潮的這款第一代國民車,畢竟已經行之有年,以當時的造車技術與行車環境,甚至觀諸歐洲市場的汽車消費需求,原廠認為有必要重新定義即將進入1970年代的新世代國民車,於是Golf就在1970年代初期原廠催生下問世! 德國原廠一開始就想要以超越同儕的眼光,來定義這款新車,車身尺碼不能太小,要能夠符合當時普通歐洲核心家庭至少3-5人的日常行車需求,而且要顧及平日通勤與假日出遊的用途,所以還要準備足夠容輛的行李廂,當然第一代國民車金龜就已經可以上高速公路了,身為當時所定義的新一代國民車,這款新車必須還要擁有容易操作與夠水準的操控樂趣,經濟耐用當然是必備的條件。
1974年式的第一代Golf。 |
1983年的第二代Golf車系。 |
第三代車系開始朝向圓潤的設計走向。 | 於是,在1970年代初期,Golf問世,更適逢全球因為中東問題而發生石油危機,這更讓VW擁有藉由大舉進軍北美與歐洲以外汽車市場的機會進攻全球,這款Golf不但符合當時的消費需求,連帶也讓其他競爭對手陸續推出直接競爭對手,但經過迄今超過五代的錘鍊,日前Golf已經在台灣市場引進最新第六代車系,但時空條件與產業環境更已經大幅改變。 講究共用平台衍生的多元化產品系列,也是在二次大戰後才逐漸普及的觀念,這一個觀念由Golf發揚光大,而且還推出與以往車壇截然不同的產品,除了掀背車與稱為Jetta的三廂房車,後來還推出稱為Scirocco的平價轎跑車,還有衍生的旅行車款Golf Variant與風情萬種的GolfCabriolet,在上世紀末期因應全球RV化的風潮,後來也衍生出Touran轎旅車與Caddy商旅車系,當然衍生出同集團高級品牌的AUDI A3,還有新近以第六代車系為基礎衍生的新一代個性化轎跑車Scirocco更讓車迷津津樂道。
 第四代車系推出更多元化的車系配置。 |
第五代車系在格局方面跳脫以往。 | 話題轉回核心產品,儘管後來各大歐洲主要競爭品牌,甚至高級化汽車品牌,都想要推出挑戰Golf地位與銷售表現的同類型產品,但並不代表每一個競爭者都可以擁有比照Golf車系般的成功與人氣,這就是Golf車系到目前為止依舊不墜的地位。
曾經Golf底盤也衍生出稱為Derby的雙門小轎車。 |
時至今日,儘管Golf第六代不再是國民車,而VW集團更已經壯大成為歐洲最大的汽車集團,旗下更擁有九大汽車品牌,在日前更宣布併購PORSCHE跑車廠,將在2010年合組這歐洲史上規模最大的汽車工業集團,這些驚人的發展,其實都與Golf車系的成功息息相關,當然前VW集團總裁Ferdinand Piech的擴張計畫也是功不可沒,有趣的是在VW汽車品牌陸續推出更多膾炙人口的產品的同時,Golf的光芒卻並未受到任何影響,而且成功實現平台戰略,也讓VW不僅成為歐洲最大的汽車集團,更成為全球車壇的一個表現相當優異的表率,所以Golf除了是掀背車經典外,更成為讓VW集團不斷擴張與壯大的核心代表,在進入六代車系之後,相信其地位依舊不會有任何的改變,在市場上也將因為更多人加入Golf家族而在全球各市場續寫傳奇。
第三代Golf平台衍生的四門房車Vento車系。 |
|
|
|
|
冷日 (冷日) |
發表時間:2009/8/24 2:42 |
-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
- [車訊]VW Golf TDI:依舊「大眾」!VW六代Golf 2.0TDI試駕
 |  |  |
 |  |  |  |  |  | | VW Golf車系經過35年、六個世代的演進,最新現身的六代Golf市否足以接下此歷史大棒?此篇試車報導將為你說清楚講明白! |
| |  |
 |  |
或許是要讓所有與會媒體有著印象最深刻的試駕體驗吧!於8月20日VW總代理太古標達汽車舉辦第六代Golf正式登台記者會後,馬不停蹄的於下午立刻進行了媒體試駕行程,在腦海中還停留著方才記者會中所介紹的所有此世代Golf特點之際,標達汽車立刻一口氣奉上首波登台六代Golf的三種動力車型,期望所有參與試駕媒體達到「知行合一」之境界,知道了六代Golf的所有精進特點後,立刻讓你以實際的體驗,驗證原廠人員對於六代Golf的自信!
|
的確,此種發表會緊接著試駕行程的安排,台灣車壇中的確少見,雖然稍微擠壓了下午試駕行程的充裕度,但此對於車款特性的記憶與驗證,卻是效率加倍;不過在道出備受注目六代Golf的試駕心得之前,筆者認為對此車壇中可謂掀背經典的Golf車系,要單從此世代實力加以討論,更建議從過去35年、六個世代的演進角度,從古至今的探討六代Golf的戰力表現,方會有更具層次、更具建設性的參考意見。 跨世代特性 別緊張,筆者沒要再次搬出長達35年的車系沿革歷史,僅希望可從這六個世代的進化軌跡,找出些特性,讓車迷朋友們一同探討,這六代Golf的登場,是否夠資格成為此經典車系的最新接班人!
1974年登場的初代目車款,有著有稜有角的車身造型,雖然從當前汽車設計眼光欣賞,未免過於保守與傳統,不過卻以最簡化的線條描繪出大眾使用車輛的一切條件,造就出了極簡的經典,且別忘了,第一代Golf雖然簡單,但其中諸多設計依舊延續至當前六代車型,有哪些?首先,那粗狀的車身C柱比例,從第一代至第六代,或許逐漸修飾的較為流線、較為圓潤,不過那從側面欣賞寬闊的C柱設計,無疑的已成為了Golf車系的代表語言之一。 其次,Golf GTI車型中的紅線武裝特徵,從第一代至第六代GTI車型的水箱罩上皆備,同時車室內座椅的獨有經典格紋布面,就算從座椅判斷車型為何,相信許多車迷可異口同聲的表示:「Golf GTI!」沒錯!這就是Golf一貫延續的家族精神,更充分說明了Golf車系的影響力。 而串起六代車型世代,不知車迷們有沒有發現,在車系的「單數」世代,也就是如一、三、五代車型中,有著較為突破的設計手法,而在「偶數」世代中,如二、四、六世代,車身造型則較偏向「小改款」的修飾幅度,簡而言之,一、二代Golf有著較為近似的設計風格;三、四代車型設計較為接近,因此也造就了與五代較為相似的六代車型。 在此思維中,可以清楚的解釋當六代Golf一問世時,車壇中所反應出的與五代造型過於接近的聲浪,或許是VW原廠的刻意安排,但如果你要解讀為原廠刻意的降低研發成本,我相信也沒有人會大肆反對,畢竟在原先優異的基礎上稍作延伸,使其更為成熟,許多車迷絕對是樂見其成的。 箇中精髓 除了造型與世代演進的特點外,為何曾走過龐克嬉皮的70年代、經濟起飛與後現代思潮的80年代、簡約自然的90年代、網路資訊爆炸的21世紀的Golf,於車壇地位始終屹立不搖?對於二、三、四、五代皆有駕駛經驗的筆者,在駕駛過六代Golf車型後,筆者整理出一清晰關鍵:那就是「大眾」的價值! 此時的大眾,絕非指VW此車廠名之中譯,而是在整體的使用觀感,貼近大眾的使用習慣、無須大幅調整自己駕駛習慣、高親和力的操作介面,縱使與第一代車型相較,第六代車型加載著難以計數的先進科技,但那駕駛起來的親切與親和,依舊是Golf車系的專屬,依舊是他人所模仿不來的。 六代Golf 2.0TDI擔任主角
文行至此,就從此點切入此篇報導著主軸—六代Golf試駕心得吧!雖然此次標達汽車安排了三種動力車型供媒體試駕,不過在與會媒體眾多、採取抽籤方式選擇車輛的機制中,AutoNet分配到了六代Golf 2.0TDI車型,而路線安排則為台北與宜蘭間的來回,雖然回程改換Golf 1.6L CL擔任座駕,但由於僅累積國道五號的駕駛經驗,且天色已晚,無法多作拍攝動作,因此此次的心得分享,筆者著重於Golf 2.0TDI車型上,未來待AutoNet試車組再與標達汽車安排,會再次針對Golf 1.6L與Golf 1.4TSI兩汽油動力車型加以深入體驗,當然於10月份追加登場的Golf 1.6TDI車型,也會在我們的試駕安排中。
試駕當天太古標達汽車共提供三種動力車型,由上至下分別為2.0TDI、1.4TSI與1.6L等。 | 取得車鑰匙坐進六代Golf 2.0TDI駕駛座位,那源自五代Golf的熟悉感襲來,雖然於車室內裝鋪陳的諸多細節上,六代Golf經過重新雕琢,藉由設計感的提升,讓整體質感似乎更往上探,但仔細以手指觸摸用料材質,個人認為大抵維持五代原有水平,但運用更多不同材質的點綴,對於著重視覺效果的台灣購車族而言,六代Golf絕對足以加分,且重點是,縱使控制元件加以美化,但那使用的便利性,依舊具備高度親和力,無須太多的適應行為,你就可以快速的融入六代Golf的駕駛與控制介面。 出發前習慣的調整所有駕駛介面,除了基本的方向盤位置與車內後照鏡調整外,筆者發現再駕駛左側整合四門電動窗與車外後視鏡的調整總成中,藉由車門內把手前端的上提,此總成位置接近A柱底端,以自身使用習慣更為容易,也可免除過去需低頭注目的動作,相信可有效提升駕駛安全性,此點筆者相當肯定。
車室內空間以筆者170cm身高乘坐其中表現可圈可點,後廂空間變換機制與前代無異。 | 雖然標達汽車所建議的路線為可最快速抵達宜蘭礁溪的國道五號,但對於此掀背經典,相信九號省道、也就是俗稱的北宜公路為更合適的路線,因此從台北內湖出發後,筆者先行駛國道五號至坪林後改道,從坪林開始體驗不同的六代Golf 2.0TDI操控能耐。 不過在改道前,於國道五號上的六代Golf 2.0TDI的確如方才發表會之際,標達汽車所強調的般,針對NVH隔音制震工程全面強化,六代Golf的確有實力成為史上最「安靜」的世代,無論是前方的柴油引擎運轉聲浪、或是外在的風切聲,在筆者行駛至90km/h時,車室內是相當恬靜舒適的,沒有太多的行路噪音傳遞至車室內。 細膩度展現 改道行駛北宜公路後,筆者從原先的D檔模式改成手排模式前進,對於其所搭載的六前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相當熟悉,但在六代Golf 2.0TDI車型上,除了換檔過程依舊快速外,那過往較為直接的換檔感受,似乎調校的更為滑順,猶如絲綢般的切換檔位動作,讓人捨不得將右手移開排檔桿;雖然以Golf 2.0TDI的動力輸出特性,與北宜公路的彎道節奏,三檔已足可應付大多數的路段,但遭遇到稍長的直線或更刁鑽的髮夾彎,依舊需要於二至四檔間切換,此時的DSG變速系統特點,則充分展露無遺。
 轉向依舊精準的六代Golf 2.0TDI,車身側傾也抑制出色。 |
此具2.0L TDI柴油引擎可輸出140hp最大馬力與32.7kgm峰值扭力,搭配調校的更為滑順的六前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 | 一開始的數個彎道,說實話將筆者眼睛矇上,實在難以查覺六代Golf 2.0TDI與五代車型的差異,那指向明確的轉向手感、穩定跟進的後軸動態、熟悉不已的柴油動力輸出平原,一再訴說著筆者正駕駛的此輛六代Golf 2.0TDI與五代車型的共通性,不過當筆者逐漸加快車速、通過數個路面坑洞後,我開始察覺箇中進化了!過去五代車型懸吊調校中,雖然整體具備一定Q度,但遇到懸吊行程作動較小的碎震路段時,不免會有些令人不悅的彈跳感,但六代Golf 2.0TDI似乎針對此重新設定,懸吊動作的更為細膩,可大幅的消弭坑洞帶來的碎震,且遭遇令後軸左右車輪抓地力不均路面狀況時,後軸擺動的幅度縮小,讓車身更趨穩定,對於駕駛的信心提供與乘客的舒適性,有著一定幫助。
與前代車型相較,六代Golf 2.0TDI後軸穩定度幾乎相同,不過車身動態穩定控制系統介入的較晚,且介入的更為滑順,有助於駕駛樂趣的維持。 |
選擇正確的過彎路線,六代Golf 2.0TDI不會有過度的轉向不足、也就是所謂的「推頭」情形出現,後軸在穩定的狀態中,也會有小幅利於加速調整車身過彎角度修正的側滑動作出現,縱使已瀕臨車身設定極限,那車輛配賦的多樣電子行車穩定控制系統也會適度的介入,但介入時間似乎更晚、介入的衝突感降低,或許是車身設定更趨成熟、極限更高,也或許是原廠期望提供更多的駕駛樂趣,但請注意,六代Golf 2.0TDI絕非讓人需要花極大注意力於過彎中修正車身動態的靈敏設定,而是於穩定中求得些許調整樂趣的設定,這也意味著要讓六代Golf 2.0TDI發揮實力換得速度,無須太高的駕駛技術門檻,而這,再度體現了「大眾」精神的特性主軸。
對於懸吊系統的重新設計,在碎震的處理更為細膩,過往不適彈跳感有效消弭。 | 除了整體車身動態的感受,於彎道中前進的六代Golf 2.0TDI,藉由座椅的重新設計,對於前座駕駛或乘客的包覆性進步,讓駕駛可更放心的加快車速,無須花太多心力與G力抵抗,而同樣流線的車身造型所帶來的寬闊前擋風玻璃,也具備的出色的駕駛視野,伴隨著輕鬆且親切的駕駛介面,駕馭著六代Golf 2.0TDI於北宜公路上穿梭,的確是個樂趣與愜意兼備的旅程。
熟悉的動力輸出特性依舊,低轉速高扭力配上平順的檔位銜接,加速過程飽滿且暢快! |
捏出了個性 抵達宜蘭礁溪的拍攝點後,藉由相機鏡頭,再次仔細端倪了六代Golf造型,相較於五代的圓潤,六代Golf的確在原廠設計師的巧思中,捏出了許多稜角,無論是頭燈的稜線、尾燈的造型、或是腰線的刻意隆起等,看在喜好方正線條的筆者眼中,六代Golf是較五代更具魅力的。
從三視圖仔細欣賞六代Golf 2.0TDI車型,可以清楚發現與五代的造型相似度,與細部的差異性。 |
於細節處的重新調整比例與線條,讓第六代Golf多出了幾份個性。 | 而在車室內進一步的審視所有設計與配備,可發現在六代Golf車型中,許多按鍵與控制介面,依舊與五代車型共用,對於喜好新鮮感的購車族而言,此時六代Golf便較為吃虧,相同的室內照明燈組、相同的安全帶調整總成、相同的後座調整機制,沒有太多的新鮮感,不過如果你相當習慣或喜愛五代Golf此般設計的車迷,對於六代Golf,你還真沒有太多挑剔處。
車室內在原有基礎上,經過設計感的強化,與材質的多元運用,展現出質感面的提升,也有助於科技感的營造。 | 當審視眼光進一步的移至引擎室與後廂時,不知是因為環保材質的導入,或是材質選用的差異,部分配件重量有所差異,或許有人解讀為「降低成本」,但在目前全球車壇朝向環保過程中,此車輛的減重與材質選用的差異,個人認為在所難免,也無需加以批判;而在記者會之際,標達汽車也強調六代Golf,乃是歷代Golf中最「乾淨」之世代,意為最環保之車型,除了動力的環保表現外,車輛打造材質也是關鍵環節,而這也與筆者感受相呼應。 小幅進化的成熟 在筆者認為更個性的造型,伴隨著更為成熟與細膩的動態表現,藉由與六代Golf 2.0TDI的短暫相處,感受到了六代Golf的進化精髓,或許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並無令人大為驚喜的大幅躍進,也或許是五代車型已相當成熟,不過在六代Golf車型上,在成熟的基礎上更為細膩,且改善了先前部分弱點,整體實力獲得提升,且並無將世代更新動作反應於價格上,依舊維持著與五代差異不大的售價定位;也相信在此利基點上,六代Golf於台灣市場的銷售表現,指日可待!
六代Golf 2.0TDI操控感受與五代車型差異不大,但於細膩處的處理更為成熟,對於台灣路況環境也更為舒適。 |
|
 |  |  |  |  |  |  |
 |  | | 利基於五代Golf優異基礎上加以小幅進化的六代Golf,配上同時平盤的價格定位,相信未來於市場中表現值得期待。 |
| |  |  |  |
|
|
|
|
冷日 (冷日) |
發表時間:2009/8/25 3:11 |
-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
- [車訊]VW Golf:聽聽「專業」車主的評論—同業媒體談VW六代Golf
 |  |  |
 |  |  |  |  |  | | 由於擁有五代Golf的車業同仁眾多,因此此篇試車報導,從心得分享切入! |
| |  |
 |  |
從銷售數字證明,在太古標達的操作中,加上到位的車型實力,VW五代Golf於台灣締造了出色的銷售成績,除了數度豋上最暢銷進口車型銷售龍頭外,更成為了台灣史上銷售最佳的Golf車系,而這股魅力,連身為專業汽車媒體的諸多同業,也難以抵擋。
|
台灣汽車媒體編輯中,擁有包含Golf 2.0TDI、Golf 1.4TSI、Golf GTI等多款五代Golf車型,以自身購買行動,表達出對於Golf車系的肯定,當然從這些「身分特殊」的編輯眼中,審視六代Golf整體實力進化,相信會有具一定參考價值的評論;基於此,筆者特地於把握此次六代Golf的媒體試駕活動中,於結束試駕行程後專訪多位身為五代Golf車主之同業,從他們專業且熟悉的眼中,看看這些六代Golf的表現如何! AutoWeek總編輯楊欣儒 首先採訪的,可說是車業媒體中的「VW幫主」,身為AutoWeek汽車週刊總編輯的楊欣儒先生,對於VW品牌有著相當程度的熱衷與了解,目前更擁有二代Golf 1.8L與五代Golf GT(搭載170hp 1.4TSI雙增壓汽油引擎),未來更期望逐步收集三代與四代Golf,對於Golf車系的喜愛程度,已近乎狂人等級。
AutoWeek總編輯楊欣儒本身為VW品牌忠實車迷,自身擁有五代Golf GT與二代Golf 1.8L;對於六代Golf整體表現認為小幅進化,動態表現更為順暢。 | 同樣參與此次六代Golf試駕行程的楊欣儒,與筆者相同試駕六代Golf 2.0TDI車型,巧合的是,也選擇了國道五號搭配北宜公路的試駕路線;經過了一下午的體驗後,於筆者採訪中表示,「六代Golf與我擁有的五代Golf相較的確有著高度共通性,許多零組件共通,讓我有著相當的熟悉感。」的確,楊欣儒的此般心得,與筆者多處共鳴。 接著楊欣儒補充說道:「在方才的北宜公路上,感受到駕駛的六代Golf 2.0TDI車身動態穩定控制系統介入時間較晚,懸吊設定也更具Q度,且還可兼顧到彎道時的車身側傾抑制,整體而言動態表現更具細膩度,雖然幅度不大,但對於較敏銳的車主而言還是可以感受得到。」 至於造形設計,楊欣儒認為,六代Golf 2.0TDI車室內藉由設計手法添增活潑性,但對於材質的用料選擇並無令人明顯感受的進化,可謂持平,但由於自身已相當習慣五代Golf的用料鋪陳,因此對於此般表現有著高接受度。 一手車訊資深編輯劉建宏 接著受訪的,乃為目前擁有五代Golf GTI、擔任一手車訊資深編輯的劉建宏先生,或許是由於自身座駕已換裝上MTM改裝大廠所調校的272hp馬力版本電腦晶片,因此試駕此次Golf 1.4TSI車型,雖然也有著160hp的馬力輸出,絕非弱者,但相較之下動力並無令他驚艷之處,且由於GTI與一般Golf車型的底盤設定也有一定落差,硬要將兩者同場比較,其實有失公允,因此劉建宏也打趣的表示:「若硬要我從自己愛車的角度出發比較,我只能說方才試駕的六代Golf 1.4TSI表現平平!」
一手車訊資深編輯劉建宏自身擁有五代Golf GT,對於六代Golf整體表現,認為基於環保思維,造車材質選用與以往較為不同,但呈現的質感並無因此受影響。 | 當然,此評論絕非指責六代Golf 1.4TSI的遜色,畢竟設定不同,難以廝殺;但筆者進一步的詢問,劉建宏表示:「其實仔細端倪,六代Golf於許多細節處設計有所變異,材質選用上變輕,雖然從自身專業角度出發得知乃是原廠妥協『環保』造車理念所作出的變革,但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恐會有些負面評價疑慮。」 對於此,太古標達汽車如何與消費者溝通,便是相當重要的環節,要如何讓消費者體認環保造車理念的重要性,的確需要充分溝通。 U-CAR汽車網站專業攝影徐敬昕 最後,與同樣選擇五代Golf GTI作為自己座駕、擔任U-CAR汽車網站專業攝影一職的徐敬昕先生討論此次試駕心得。徐敬昕所著重的焦點,主要關注在DSG系統的調校差異,徐敬昕表示:「或許是因為原廠經過重新調校,也或許是因為自身GTI車格設定原因,相較之下方才試駕的六代Golf所搭載的DSG雙離合器變速系統整體換檔過程更為順暢、也更為綿密,過去較明顯的動力轉換感受消失許多,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應會提高不少接受度。」
U-CAR汽車網站專業攝影徐敬昕也同樣擁有五代Golf GTI,對於六代Golf的印象則關注於換檔更為順暢的DSG變速系統。 |
綜合三位所述,對於六代Golf的進化,其實皆抱持著較正面的態度,或許是由於五代Golf之成功奠基,讓以其基礎加以衍生的六代Golf,沒有大錯特錯的機會,就算維持平盤,也不會招惹來過多負面評價;且根據筆者本身試駕心得,與身為五代Golf車主的同業媒體之評論,對於六代Golf的實力精進感受皆抱持著正多於負的態度,雖然進步幅度不大,但讓其更趨成熟、更趨精緻,且最重要的是幾乎維持平盤的價格定位,也讓六代Golf於未來台灣市場的競爭力,多出了幾分優勢!
|
|
|
|
冷日 (冷日) |
發表時間:2009/9/1 2:05 |
-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
- [車訊]VW Golf:篳路藍「旅」, Golf Variant Bluemotion德國發表!
在Golf hatch、Golf Plus皆完成Bluemotion車型的配置之後,在歐洲Golf車系的最後一款車型Golf Variant旅行車終於也在日前於德國發表了Bluemotion車型,售價為22,875至24,400歐元(約合新台幣107.38萬至114.54萬元)。
|
Golf Variant Bluemotion所搭載的動力系統以1.6L TDi取代原本的1.9L TDi柴油引擎,也就是與Golf、Golf Plus Bluemotion相同的1.6L柴油動力,最大馬力達105hp搭配五速手排變速箱之後,除了具備0-100km/h加速為11.9秒以及極速189km/h的表現之外,在平均油耗的表現也能有21.73km/L,以及122g/km CO2排放值的環保表現。 Golf Variant Bluemotion預估也將與Golf Bluemotion家族搭載相同的Stop-Start引擎自動啟閉系統,也有助於節能表現提升,當駕駛睬住煞車不放時,車輛靜止引擎自動熄火,當駕駛一鬆開煞車踏板,引擎立即自動啟動,可有效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可以節省燃料;並且同步提供DSG變速箱作為選配。
|
|
|
|
|
冷日 (冷日) |
發表時間:2009/9/8 3:30 |
-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
- [車訊]VW Golf:科技魅力,VW六代Golf面面皆帶勁道!
 |  |  |
 |  |  |  |  |  | | 全新六代Golf一登場,就要展現難以抵擋的科技實力。 |
| |  |
 |  |
領著六個世代總合全球最暢銷掀背車的光環,VW六代Golf終於在眾人注目之下導入台灣市場;事實上早在2008年在巴黎國際車展中全球首演以來,透過全球媒體的報導,許多車迷便已了解到新世代Golf的科技魅力除了在造型上有更精粹的修飾之外,線條下所蘊含的進化,更讓六代Golf一登場便發出科技藍光。
|
 |  |  |
 |  |  |  |  |  | | 全新六代Golf車室的密封技術,讓人更容易遠離塵囂。 |
| |  |
 |  |
靜科技之隔絕 首先在靜態的科技提升,就得看六代Golf在車室的細緻修鍊與隔音工程表現上的進展,VW設計團隊由裡到外的改良之處自前擋風玻璃上,獨特的阻尼薄膜開始;讓駕駛者在享受Golf與生俱來的駕馭樂趣的同時也能與車外噪音隔絕,並且藉由窗戶和車門等接縫處以全新密封材質的使用,密封效果更顯著;另外在整體式車門鈑件的設計、全新造型的後視鏡與引擎室增配隔音材質,都能夠削減接點,改善風切聲。 而VW更將六代Golf車窗加厚10%,並輔以雙層密封的車窗軌道設計,搭配改良A柱排水槽以及軸元件經硫化處理的加強手法,全新六代Golf的車室寧靜度已大幅超越前幾代車型,可說是動靜皆備的科技提升。 動科技之效力 而在動態的科技展現上,六代Golf的1.6L、1.4L TSI兩款汽油引擎與1.6L TDI、2.0L TDI高壓柴油直噴引擎原本就足以滿足消費者需求,不過為了通過Euro 5環保排廢標準,VW更是以科技注入引擎效能的範疇中,以更強調引擎效力的方式達到進化;其中最為功不可沒的,當然就是VW為六代Golf系列配置的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
有了DSG系統加持,除了讓1.6L汽油以及2.0L柴油引擎皆以CO2排放值157g/km與142g/km的表現回應環保風潮之外,當我們提到1.4 TSI這顆雙增壓汽油引擎時,在上一代Golf所呈現之高效能便已經獲得國際引擎大獎的肯定,今年的表現先是以139g/km的CO2排放值拿下2009年度環保引擎獎,接著又以機械搭配渦輪的獨特雙增壓系統,以及燃油直噴技術,再度於1.0L至1.4L級距中連霸獲獎;最大馬力160hp配上峰值扭力24.5 kgm,VW以最頂級七速DSG雙離合器伺候,讓小小1.4L動力在0~100km/h的加速表現擠進8秒內,並且極速上探220km/h。 輔助科技之安全操控 而對應動態科技的提升,VW六代Golf也在穩固的基礎上增加新科技規格;首先懸吊系統方面,全新Golf採用前麥花臣、後四連桿設計,並且車頭前懸縮減13㎜,車尾增加了7㎜,車身高度降低34㎜,在軸距2578㎜不變的狀態下調整前後配重以及車身高度讓操控更為穩健。 至於安全科技的提升,全新六代Golf在2009年EURONCAP撞擊測試中,之所以能夠再獲五顆星最高標準完成測試,除了標配的七具防護氣囊(包含駕駛座膝部氣囊、全尺寸雙前座以及側氣囊、側面安全氣簾)在遭遇撞擊,導致引擎組件向內潰縮時的發揮功能之外,另外針對今年EURONCAP撞擊測試所新增加的輔助駕駛系統測試,以及在車後撞擊測試中所增加的頸椎防護項目,VW延續自第五代Golf的WOKS裝置(Whiplash-optimised head restraints,防頸部扭傷強化頭枕)經過測試後便發現WOKS裝置能夠比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頭枕更能發揮防護作用,搭配ESP、BAS、ABS 等電子輔助駕駛系統,讓新一代Golf能在越來越嚴苛的撞擊測試中持續站穩五星級之評價。 集合了上述三個面向的提升,六代Golf在科技面的大幅進化是有目共睹,也呼應到更為銳利的造型所散發的新世代自信,當然也是第六代Golf風靡全世界,難以抵擋的科技實力,敬請慧眼獨具的消費者親臨體會。
|
 |  |
 |  |  |  |  |  |  | |
全新六代Golf以1.4L TSI引擎為首,要展現全系列動力的新效能。 |
| |  |  |  |
 |  |  |
 |  |  |  |  |  | | 全新六代Golf通過EURONCAP撞擊測試,五星防護言之有物。 |
| |  |
 |  |
|
|
|
冷日 (冷日) |
發表時間:2009/9/14 3:00 |
-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
- [車訊]VW Golf:屢創世代掀背功績,VW六代Golf低門檻高標準!
第一代Golf在1974年的問世,其目的是為了接替上一代VW大眾車款Beetle,成為在石油危機的時代中為大眾所適用的普遍車型;儘管Golf當時並非世界第一款掀背車,但是經過多年來各世代的發展,以及市場銷售成績的證明,VW Golf車系無疑的成為了車壇中掀背車型的代表;因此全新第六代VW Golf,除了承襲大眾車款平易近人的特質,新世代掀背車所挾帶的科技,更是德國VW造車工藝的表現。
|
 |  |  |
 |  |  |  |  |  | | 從一代到六代,VW Golf將進化視為傳承的標準。 |
| |  |
 |  |
創新世代,一脈傳承 VW Golf的世代演進皆有脈絡可循,像是第一代Golf打破Beetle後置引擎的傳統,以水冷式四汽缸引擎前輪驅動搭配掀背式造型登場,並且以輕量化底盤設計、前麥花臣式懸吊系統及後扭力樑結構成為新世代德國國民車特色;而接下來延續第一代的成功,Golf第二代再以更長的軸距與加大行李箱設計再度於1983年登場,不但車身改良,同時也進行強化扭力樑以獲得更佳的抓地操控性。 而時序來到1991年,第三代Golf便以橢圓形的頭燈加上流線型的外觀取代前兩代車型的圓形頭燈,並且在1992年VW將前座雙氣囊列為第三代Golf的選用配備以及提供更多的動力選擇(最大排氣量達1.9L),並創下全球480萬台的銷售紀錄;隨後1997年Golf第四代登場,除了造型更為現代化之外,VW原廠以12年全車鍍鋅防鏽蝕技術加持全車車體,再加上六層漆面塗裝作業,建立車壇最高標準,同時在七年間創下全球430萬台的銷售量。 掀背風雲,獲獎不停 而2003年登場的五代Golf在兩代一大改的慣例下,設計上有著大幅進化,展現出當時全新VW家族的設計面貌,且在繼承一貫Golf血統基礎上,更於科技進化較前幾代車款有著更進一步的革命性開創;而接下來在2008年登場的六代Golf也持續以創新科技為訴求,將不斷進化的傳統繼續延伸。
創新科技的進化是VW為大眾車款Golf所設定在C/P值要求,以全新第六代Golf入門等級1.6L TL報價85.8萬新台幣為例,相當於國產房車的價格,Golf能夠提供給消費者的除了有德國經典原汁原味掀背造型之外,在六代Golf車室隔音工程的提升,讓消費者享受到歐系房車等級的舒適感;並且在安全防護也同步獲得五星級的驗證之後,新世代Golf除了風格獨具,自然也更為貼近消費者對於安全與舒適的需求。 六代Golf 的C/P值,事實上也在全球累積了不少的民意基礎,其中最具威信的結果莫過於2009年「World Car of the Year年度風雲車」的頭銜以及德國汽車媒體ADAC的「Yellow Angels 2009」雙重殊榮,更顯示出六代Golf的產品價值同樣經的起時代與消費者的考驗;另外像是Golf 1.4 TSI所搭載的1.4L雙增壓引擎以高效率的環保與性能連續拿下國際引擎大獎的表現,也是同級距中無從匹敵的價值展現。 VW旗下全新第六代Golf車系,自2008年發表以來,以高達119,651輛的銷售數字在歐洲穩居銷售龍頭,而在台灣市場中是否也將延續上一代最佳進口車銷售的成績,相信在瞭解Golf歷代的傳承與得獎的背景之後,您會跟VW原廠一樣深具信心;多元化的動力選擇皆有相同的德國工藝貼近車主感受,VW邀您共同親身體會年度風雲車多面像成就的典範。
|
 |  |
 |  |  |  |  |  |  | | 造型設計上,Golf勢必能夠符合多數消費者對於動感的期盼。 |
| |  |  |  |
 |  |  |  |  |  |
 |  |  | | 六代Golf的風雲車價值反映在價格上,造就全球百萬銷售佳績。 |
| |  |  |  |
|
|
|
冷日 (冷日) |
發表時間:2009/9/17 8:07 |
-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
- [車訊]VW Golf:2009法蘭克福車展報導:魚與熊掌兼得!VW Golf R有更多動能,也有更佳油耗!
 |  |  |
 |  |  |  |  |  | | VW選擇於今年IAA車展中展出Golf車系最新性能王牌接班人Golf R,不僅戰力更悍,環保節能表現也更優異! |
| |  |
 |  |
雖然於今年IAA車展中,VW展出了多樣的概念車款,但最受高爾夫球迷注意的,莫過於Golf車系最新的性能接班人—Golf R的現身;身為過去Golf R32的後繼車款,在當前環保造車思維的發酵、VW運用增壓引擎技術的提升後,基於第六代Golf基礎上所衍生打造的Golf R,原廠不僅表示其為史上最強Golf量產車型,且更特別強調其於燃料經濟面上的進步!
|
直接殺入重點,全新現身的Golf R,捨棄過去兩世代以〝Golf R32〞命名的方式,最主要因素莫過於動力系統的更換,過去採用著3.2L V6引擎時,雖然動力輸出出色,但較重的引擎重量,對於操控表現不利,因此此次VW針對Golf R換上當家TSI增壓汽油引擎科技,搭載著原廠代號EA113的2.0L TSI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最大馬力高達270hp/6000rpm,峰值扭力則為35.7kgm/2500-5000rpm,達到135hp/L的馬力容積輸出比,有此輸出能耐,高達1.2bar的壓力值為主要功能,當然也不可忘了引擎本體與冷卻系統的強化等,且此具引擎重量僅有152kg,與過具V6動力相較,達到了重量減輕、輸出提升的雙重優勢!
 Golf R搭載原廠代號EA113的2.0L TSI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最大馬力高達270hp/6000rpm,峰值扭力則為35.7kgm/2500-5000rpm,達到135hp/L的馬力容積輸出比。 | 在強悍的動力輸出中,Golf R提供了傳統手排變速系統與DSG雙離合器變速系統供消費者選擇,但無論變速系統為何,皆搭配VW全新研發的新世代4Motion四輪驅動系統,透過針對電力泵浦、差速器的調整,讓前後輪扭力分配更為靈活,於急起步時更可以近乎100%的比例將扭力全數輸送至後輪,對於安全性與動態性能的等級更上層樓。 具有全新動力系統與四輪驅動系統加持的Golf R,如果搭配手排變速系統,0-100km/h可於5.7秒完成,六速DSG車型更可削去0.2秒,來到5.5秒的水準,較前代超過6秒的實力進步許多,而0-1000m的加速只需要25.4秒便可搞定,較前代的26.7秒也有明顯進步;不過無論變速系統為何,Golf R極速皆限制在250km/h境界。 除了性能面的提升,就如同開場所述,VW原廠此次更強調Golf R於燃料經濟面的進化,的確,根據測試,Golf R較前代車型平均油耗明顯出色許多,從前代車型的9.3km/L進步至11.8km/L(DSG車型更可達11.9km/L),二氧化碳排放值也從255g/km下降至199g/km(DSG車型為195g/km),根據計算,Golf R較前代GolfR32相比,油耗經濟性足足提升了21%之多! 有了4Motion四輪驅動系統的加持,Golf R也於底盤結構與懸吊幾何中同步強化,換上全新調校的避震組,針對彈簧、阻尼與防傾桿予以跑格設定,配上高達18吋輪圈,搭配225/40R18跑胎,同時也提供19吋輪圈與235/35R19的輪胎搭配供選擇。
 Golf R除了針對4Motion四輪驅動系統重新設定外,還提升ESP的的活潑性,同時還提供DCC動態底盤控制系統供選配。 | 煞車系統不馬虎,導入前345mm、後310mm直徑碟盤規格,煞車卡鉗除了擁有強大制動力道外,外表上更施以黑色烤漆與R字圖樣;為了近一步提升主動安全,Golf R也針對ESP系統重做修訂,除了開與關兩種模式外,還多出了一運動模式,可允許ESP較晚的介入時機,讓車輛有著更大的動態駕駛樂趣;另外Golf R也提供DCC動態底盤控制系統,提供Sport、Normal、Comfort三種模式,可針對方向盤轉向反應加以調整。 當然,Golf R的武力裝扮,也是車迷們相當期待的,此次VW原廠設計部門指派了Klaus Bischoff此位設計師負責領導設計團隊,所打造出來的Golf R,諸多性能元素師法Scirocco R,如車頭下方大幅的進氣壩,而車側的流暢側裙、尾翼等,也清楚點出Golf R的性能身分,至於車尾下擾流則延續傳統,採取中央雙出式排氣尾管安排。
Golf R外觀性能武裝設計靈感師法Scirocco R,讓性能家族一統面貌。 |
相對於車頭的壩氣設計,車尾的造型收斂不少。 |
除了大部的性能武裝,Golf R也於細節上多所著墨,〝R〞字標記於水箱罩與後尾燈下兩處予以標示,頭尾燈也輔以燻黑處理,車外後視鏡則換上了黑色外殼,最後於前下兩側氣壩處導入時興的LED日間定位燈,也成為了集團中相當統一的設計面貌。
18吋(另有19吋供選擇)輪圈、中置式雙出排氣尾管、燻黑頭尾燈與R字標記等,構築了Golf R的外在特徵。 | 相較於六代Golf一般車型,Golf R最大的差異處,當然就在其賽車座椅的置入,除了人體工學的強調外,還以米黑雙色加以搭配,配上如蜂巢狀的特殊防滑材質,將設計感、質感與舒適性整合一身;三幅方向盤導入打孔皮革,並於下方鑲有R字身分的底座使用鋼琴烤漆設計;其他包含專屬排檔座、迎賓飾板、地毯與特殊金屬飾板等,營造出Golf R於車系中的頂級質感與戰鬥氛圍。
車室內格局與Golf VI差異不大,僅於細部裝飾加以調整。 |
 於Golf R車室內最明顯的性能武裝,莫過於那兩張符合人體工學的賽車座椅。 |
高質感的迎賓飾板,也是Golf R的專屬配備之一。 | 豋上今年法蘭克福國際舞台後,VW Golf R將於年底開始於德國市場開放接單,而台灣車迷朋友們,最快親見Golf R的時間,當然就要等到明年囉!
VW Golf R將於今年底搶先於德國市場中開放接單,台灣市場預估要等至明年。 |
|
|
|
|
|
冷日 (冷日) |
發表時間:2009/10/14 6:07 |
-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
- [車訊]VW Golf Plus:改頭換面兼換心!VW新世代Golf Plus澎湖試駕搶先現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