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恭喜您是本站第 1681428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主選單

Google 自訂搜尋

Goole 廣告

隨機相片
200502250547_938456.jpg

授權條款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忘了密碼?

現在就註冊!

一車一世界 : [車訊]SKODA

發表者 討論內容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KODA Citigo:2012日內瓦車展搶先報:跟隨兄弟車款腳步,SKODA發表Citigo五門版
AUTONET記者:李孟儒(02/01/2012)

去年在德國法蘭克福車展上發表的SKODA Citigo,乃是在同集團產品的基礎下,與VW Up!、SEAT Mii採相同平台底盤所推出的三生車款,而繼日前VW Up!五門版車型廠照正式亮相之後,SKODA也緊接著釋出Citigo五門版的首張廠圖,並且預告將在今年三月份的日內瓦車展上進行發表。


為了搶佔持續成長的小型車市場,都會小車Citigo對於SKODA來說是一款相當重要的車款,而如今在加入更實用的五門版本,相信會讓Citigo車系更具有市場競爭力,而在日內瓦車展上SKODA Citigo三門版本將會與五門版本一同進行全球首演,並且預計在五月份正式於歐洲上市。

五門版本Citigo的動力系統配置與三門版本相同,搭載1.0L三缸汽油引擎,擁有60hp以及75hp兩款最大馬力調校,並且擁有24.4km/L的平均油耗數據,同時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僅96g/km,節能環保的表現相當優異。

SKODA Citigo的安全設計方面,除了獲得Euro NCAP撞擊測試五星評等的高剛性車體外,更搭載了雙前座防護氣囊與Head-Thorax車側氣囊保護前座駕駛與乘員之頭部,City Safe Drive系統更是小車級距罕見的主動煞車輔助系統,可於30km/h車速以下自動煞車(如果駕駛沒有進行煞車動作,有碰撞危險時。),或車速更高時幫助駕駛進行煞車減速,避免碰撞或至少有效減速以減少碰撞所產生的傷害。

而在兄弟車款VW Up!與SKODA Citigo的五門版本車型相繼露臉之下,相信SEAT Mii的五門版本應該在不久之後也會與世人們見面。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KODA Fabia:顛覆你對小車的定義,SKODA Fabia Combi試駕報導
AUTONET記者:李孟儒(03/05/2012)


來自捷克的SKODA,在2009年於國內總代理太古利奔的引進之下重回台灣市場後,陸續導入了品牌旗艦Superb、Octavia以及相當受歡迎的跨界休旅Yeti後,品牌中的都會掀背小車Fabia也在前年的10月份成為第四個進入國內市場的車系;雖然在VW集團的資源共用策略下,Fabia與VW旗下的Polo相同採用A05前置引擎前驅底盤平台,但Fabia的車室空間表現卻明顯寬敞許多;而本次進行試駕的Fabia Combi,則是進一步將車身長度拉長,使其在保有原先的典雅氣息之餘,更向實用性靠攏。


前面提過,Fabia與Polo相同採用A05前置引擎前驅底盤平台,但事實上Fabia更是VW集團當中率先採取此一平台的車型,比Polo與AUDI A1都還要早;而本車既然是搭採相同底盤的Combi車型,最主要的重點當然就在軸距長度不變的情況下,車身大小與車內空間的改變;本車的軸距相同為2,465mm,車身尺碼則是為4,247×1,642×1,498mm,雖然車寬與車高沒有改變,但4,247mm的車長可是足足比一般車型增加了247mm之多,隨著車身尺碼的長大,其車重也從原先的1,164微幅上漲20kg到1,184kg。


前霧燈為本車標配

Combi新增了銀色車頂架

首先,Fabia在原先1,498mm的車高就已經能夠為車內後座乘客帶來寬敞不受壓迫的頭部空間感受,雖然膝部空間在車長拉長後雖然不見得有明顯的增加,但其實Fabia一般車型的後座空間表現就已經相當寬裕,Combi車型自然不會有退步的可能性,而身高173公分的試車組同仁實際坐進後座之後,無論是頭部或是膝部的空間仍都相當餘裕,也看得出來Fabia在空間的塑造勝的確相當有一套;而Combi車型的另一大賣點,就是更為寬闊的後行李廂空間,其505L的後行李廂空間,能夠應付大部分的承載需求,與一般車型的315L相比可說是大了不少,這樣的容量表現也堪稱直逼大型房車的水準,而在採取6/4分離的後座放倒之後,置物空間將一舉擴充到將近三倍的1,485L,想要放進體積較大的物品同樣不成問題。





而在車用配備方面,本車則是採取了相當於頂級車型的配備規格,採用網眼布紋座椅,且雙前座均附有高低可調裝置,另外由於本車不提供電動天窗的選項,所以在車頂設置了眼鏡置物盒。雖然車內鋪陳同樣是以簡約實用為主軸,但本車搭載了多功能四幅式真皮方向盤,整合了與車內多媒體系統連動的功能;同時原廠也將定速巡航控制系統列為本車的標準配備。



此外原廠也為本車的車內娛樂系統做了提升,標配附MP3播放功能的Radio〝SWING〞-2DIN音響主機,並且搭配上新增的MDI多媒體音樂介面,僅需要透過原廠的連接線,便能夠直接以車主的將車主手中的多媒體儲存裝置,(如iPhone等)直接與本車做連結,使車輛無論開到哪車主都能夠輕鬆享受自己最喜愛的音樂。




而本車動力源自1.2 TSI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可輸出最大馬力105hp/5000rpm,最大扭力17.9kgm/1550-4100rpm,除了以渦輪增壓技術彌補小排氣量引擎扭力之不足,更提供相當於1.8L自然進氣引擎的17.9kgm峰值扭力,且可於引擎轉速1550rpm提前湧現,搭配上七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則能夠讓加速感受更為綿密順暢;搭配上15吋鋁圈、前麥花臣、後扭力樑並帶有勁道的懸吊配置,對應國內的路面狀況也可說是綽綽有餘。


在駕駛感受上,雖然車身尺碼以及車眾都有微幅上漲,不過這具1.2 TSI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所傳遞出來的動力卻絲毫不受影響;即便在轉速到達2,000rpm前,油門反應並不算特別明顯,不過當過了2,000rpm這個關卡之後,本車所傳遞出的加速感受可是會讓人頗為驚艷,所以在一般起步時,僅需緩緩補油即可得到不錯的加速力道,大腳油門反而會讓本車在轉速突破2,000rpm後的力道嚇人一跳。雖然本具引擎的最大馬力僅105hp,但17.9kgm峰值扭力可自1550rpm持續延伸至4100rpm,以一般家庭取向車型來說,整體動力感受仍舊是表現不俗。



本車配備的七速DSG雙離合器變速箱具備手排以及S模式

另外些許變長的身形,也沒有對本車的駕駛感受造成影響,搭配上精準的轉向反應與操控表現,靈活在都會叢林中穿梭的小車本質並沒有改變,同時本車也提供了S檔以及手排模式,無論想要更為熱血的駕駛方式,或是想自行控制檔為升降來獲取更高度的駕馭感,本車都能夠完全對應。而16.8km/L的平均油耗數據,還比一般車型的16.6km/L來得優異些,在車重增加的情況下,平均油耗表現反而更優異,可說是相當難能可貴。


而在安全配備方面,本車自然同樣擁有德系車款的優異血統,採取在原廠所提倡的「Human Touch」以人為本的品牌理念之下所打造出的高剛性車體,搭配上雙前座氣囊、雙前座側邊氣以及前後座側邊氣簾共計六具的氣囊配置,能夠在意外發生時給予無論前後的乘客最周密的防護;另外最重要的便是將ESP電子行車穩定、ABS防鎖死煞車以及MSR引擎循跡、加速防滑控制等安全系統列為標配。

雖然在國內小型車市場當中有相當多的選擇,但SKODA Fabia可說是在當中無論是動力或是空間表現方面都相當優異的車款,本次試駕的SKODA Fabia Combi建議售價為84.8萬元,雖然各家品牌小車產品出來排排站,在價格上算是吃了點虧,但Fabia Combi不但擁有更寬敞、更靈活運用的車內空間,再加上1.2 TSI渦輪增壓汽油與七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揭示VW集團當中的最新科技,綜合各項表現看來,SKODA Fabia Combi依舊是一個性價比相當漂亮的選擇。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KODA Citigo:2012日內瓦車展報導:SKODA Citigo四門自排版亮相,年底登台有望!
AUTONET記者:蔡致堅(03/08/2012)


2011年德國法蘭克福車展上發表的SKODA Citigo,與VW Up!、SEAT Mii屬於同集團三兄弟,也是目前SKODA尺碼最小的車款,繼三門掀背問世後,今年在日內瓦車展更推出實用導向的四門版本,並且增加五速手自排變速箱,最快在年底左右就會引進台灣市場。








具有0.33風阻係數、也是SKODA旗下第一款採用新廠徽的Citigo三門版,於2011年聖誕節前夕開始銷售後,光在捷克市場一個星期就銷售500輛,畢竟輕巧、平易近人價格、豐富配備、低油耗以及獨特設計風格打動消費者的心,如今又增加四門版後,勢必會衝擊到PEUGEOT 107、VW Up!、HYUNDAI i10、SEAT Mii、smart Fortwo、TOYOTA iQ等對手,基本上Citigo的產品定位相當地清楚,如同其名是集合City與go的縮寫而成,車身尺碼為3560×1645×1478mm,軸距長度2420mm,車室中融入相當實用的介面設計與多處置物空間,更將以其出眾設計、安全表現與高效率汽油引擎,成為新世代都會小車之典範。此外,Citigo的行李廂空間達到251L,當後排座椅放倒之後可進一步擴充至951L。






車型共有Active、Ambition、Elegance三種設定的Citigo,Easy Entry系統屬於三門車型獨有,可以讓後排乘員更容易進出座艙,四門車型後窗並非傳統整片升降設計,而是採用蝴蝶窗結構,為了增添年輕氣息,前座兩張類桶型賽車座椅質感佳,且在配色鮮豔下更具個性化色彩。衛星導航主機擺放座、具備無線藍牙通訊,及可透過“Move&Fun” 5吋觸控式螢幕操作與判讀行車資訊、停車偵測等功能都納入配備清單選項,當然“Funky” CD音響主機更可和MP3、AUX IN組合,同時原廠還提供大型天窗、三種內裝顏色、八種車色、三種輪圈形式、空力套件等供消費者打造屬於自己的Citigo。






Citigo車系動力源自1.0L(999cc)直列三缸引擎,依調校共有60hp/5000-6000rpm(0-100km/h加速為14.4秒、極速160km/h)與75hp/6500rpm(0-100km/h加速為13.2秒、極速171km/h)兩種馬力設定,9.7kgm/3000-4300rpm的扭力輸出則完全相同,前者創造平均油耗26.5km/L、二氧化碳排放量105g/km,後者則是平均油耗為25.4km/L、二氧化碳排放量108g/km,不過這些都是五速手排的測試數據,並具備start-stop系統等Green Tec科技,新搭配五速手自排變速箱的結果應該相去不遠;另外還有一具999cc直列三缸瓦斯車,雖然馬力輸出68hp,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79 g/km,稱得上減碳高手。底盤結構採用前麥弗遜、後雙扭力樑結構,也能讓35L油箱、續航力高達853km的Citigo同時獲得駕馭樂趣漢舒適性。



安全設計除了雙前座防護氣囊,也以Head-Thorax車側氣囊保護前座駕駛與乘員之頭部,City Safe Drive系統更是小車級距罕見的主動煞車輔助系統,可於30km/h車速以下自動煞車(如果駕駛沒有進行煞車動作,有碰撞危險時),或車速更高時幫助駕駛進行煞車減速,避免碰撞或至少有效減速以減少碰撞所產生的傷害。另外如ABS、ESP也都納入安全配備清單中。



為了搶佔持續成長的小型車市場,五月起陸續在歐洲販售的Citigo對於SKODA來說是相當重要產品,如今在加入更實用的五門版本,相信會讓在捷克Bratislava廠生產的Citigo車系更具市場競爭力。更重要的是Citigo四門自排版本確定會引進台灣,時間點順利的話約在2012年底前,推測售價應該會從新台幣60萬元起,如此對於市場上的同級國產與進口小型車勢必會造成不小的威脅。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KODA:名車列傳(121):SKODA 100/110(1970-1980)
AUTONET記者:蔡致堅(03/09/2012)


19世紀以自行車起家的L&k,第一次大戰後和波希米亞最大的重機械企業Skoda Plisen合併,並將汽車列為主要業務,這也讓SKODA成為東歐最大且歷史最悠久的汽車品牌,1964年的四門房車1000MB模仿西歐RENAULT的設計風格,但真正讓SKODA聲名大噪,為1970年誕生的100系列,因為從問世到停產的10年間,100車系總生產超過100萬輛以上,堪稱SKODA創始以來最暢銷的產品。


擁有4155×1620×1380mm尺碼的100車系,是SKODA以1000MB車系為基礎的大改款車型,架構在2400mm底盤軸距,外觀造型更具現代感,嚴格來說是模仿RENAULT 10的路線,但SKODA又加入部分修改。另外100車系採用後置引擎、後輪驅動的特殊設計,也和RENAULT相同,因此SKODA 100車系能成功,RENAULT可是幕後推手。

動力方面初期僅有代號32BS3170的998cc直列四缸OHV單化油器引擎,輸出功率為42hp/4650rpm、7.2kgm/2800rpm,並和四速手排組合,看似不大的馬力卻可於全車滿載情況下,讓重量達805kg的SKODA 100擁有125km/h的極速實力。1972年隨著雙門車型110R的問世,以32DDSR的1107cc直列四缸OHV單化油器心臟取代32BS3170引擎,此時輸出功率提升為52hp/4650rpm、8.8kgm/3500rpm,在變速系統未作更動下,縱使重量達880kg,卻仍具有145km/h的極速。前雙A臂/後拖曳臂懸吊結構、前碟後鼓煞車系統、155-14輪胎、5.1m最小迴轉半徑、容量32L油箱等,無論100或者110車系都完全共用。


同時SKODA更推出具有73hp馬力的110L參加拉力賽事。由於100/110車系挾著配備豐富和低價策略,很快地就在法國與西歐市場打開知名度,1976年因後繼車105/120車系的誕生先停產四門房車,1980年再停產110R的雙門車型,總計100/110車系從1970年誕生到1980年停產為止共生產超過百萬輛,這樣的成績在SKODA所有產品中至今無人能破。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KODA Citigo:SKODA Citigo歐洲都會小車新勢力,日內瓦車展活力登場
AUTONET記者:編輯組(03/16/2012)


全球車壇年度盛會日內瓦車展是各家車廠精銳盡出的決戰場,今年SKODA以鮮綠搭配純白的展場規劃襯托全展場焦點-五門都會小車Citigo。為了一舉攻下最年輕用車族群的市場區塊,VAG特別匯聚集團精華包含其外觀設計、動力、經濟性等就是要讓Citigo成為歐洲小車的新勢力。本次發表的五門Citigo同時以兩種動力、三種版本及多重外觀套件,成為車展中最亮眼的新星,配合國際知名DJ Tiësto的活力電音與熱舞,吸引全球青年的目光,也為SKODA進軍最小車款市場奠定成功的開端。


SKODA Citigo自去年法蘭克福車展發表三門型式後大受矚目,此次發表的五門車款讓Citigo共有Active、Ambition、Elegance三種版本。SKODA行銷暨業務董事Jurgen Stackmann表示Citigo是第一部以全新的SKODA企業識別與引擎蓋設計來吸引年輕族群所設計規劃的車款,為了切入較低年齡消費層,這款車的行銷溝通大量地採用新媒體(如:Facebook)並且將以更具年輕活力的方式進行全球的行銷溝通。


Citigo的整體內裝呈現年輕人特有的活潑質感,如:前座採用了線條輕快的類賽車座,儀表板以圈狀形式呈現所有操控資訊,連冷氣出風口也用延伸圓形的設計呈現整體年輕化的介面。衛星導航主機擺放座、具備無線藍牙通訊,及可透過“Move & Fun” 5吋觸控式螢幕操作與判讀行車資訊、停車偵測等功能都納入配備清單選項,“Funky” CD音響主機還可和MP3、AUX IN等多媒體功能結合,原廠也提供大型天窗、三種內裝顏色、八種車色、三種輪圈形式、空力套件等供年輕消費群大膽營造個人風格的Citigo。

Citigo動力採1.0L(999cc)直列三缸引擎,共有60hp/5000-6000rpm(0-100km/h加速為14.4秒、極速160km/h)與75hp/6500rpm(0-100km/h加速為13.2秒、極速171km/h)兩種馬力設定,9.7kgm/3000-4300rpm的扭力輸出則完全相同,前者創造平均油耗26.5km/L、二氧化碳排放量105g/km,後者則是平均油耗為25.4km/L、二氧化碳排放量108g/km,以目前這些五速手排的測試數據推估未來新搭配五速手自排變速箱後其數值應該相去不遠。底盤結構採用前麥弗遜、後雙扭力樑結構,就是要讓最入門的Citigo同時兼顧節能但又不犧牲駕馭樂趣。

安全設計一直是VAG集團最令消費者肯定的一環,Citigo除了雙前座防護氣囊,也以Head-Thorax車側氣囊保護前座駕駛與乘員之頭部,City Safe Drive系統更是小車級距罕見的主動煞車輔助系統,可於30km/h車速以下自動煞車(如果駕駛沒有進行煞車動作,有碰撞危險時),或車速更高時幫助駕駛進行煞車減速,避免碰撞或至少有效減速以減少碰撞所產生的傷害。另外如ABS、ESP也都納入安全配備清單中,顯見SKODA縱使對於最基本的車款仍然是提供最頂級的安全配備。

外觀迷你的尺碼(車身尺碼為3560×1645×1478mm,軸距長度2420mm)但車艙卻仍保有SKODA空間極大化的優勢,讓後座乘員也感受不到在一般小車中的壓迫,精巧的實用介面設計與多處置物空間,更凸顯SKODA對空間規劃的出眾設計,Citigo的行李廂空間達到251L,當後排座椅平放之後可擴充至951L,完全消弭都會小車沒有行李空間的詬病。


SKODA全球銷售經理Mr. Tendero表示Citigo非常適合台灣的市場,希望未來引進台灣市場可以讓台灣的年輕人有選擇更優質歐洲都會小車的機會,也藉由此款產品的引進讓SKODA在台灣的產品線更齊全,並將客戶年齡層向下扎根吸引首購族,成為台灣都會小車的新勢力。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KODA:名車列傳(122):SKODA 105/120(1976-1992)
AUTONET記者:蔡致堅(03/16/2012)

1976年巴黎車展問世的105/120車系,基本上就是100/110車系的進化版,整體機械結構沿用105/110車系,但賦予嶄新且更為時尚的外觀造型,內裝鋪陳也變得更有性能運動味,最重要的是導入全新設計的引擎,不僅讓105/120車系擁有絕佳賣相,亦向歐洲市場展現SKODA優異的造車工藝。



由於100/110車系的成功,使得SKODA信心大增,但先前向莫斯科提出的前置引擎、前輪驅動車的生產計畫遭駁回後,SKODA便決定自行開發,因此在1976年之前秘密設計出採用前置引擎、前輪驅動的105/120 Prototype,可惜該計畫被莫斯科的KBG察覺,SKODA受到壓力後便中止計畫,105/120車系遂以100/110車系為基礎,但賦予更為洗鍊且前衛的造形,並在1976年巴黎車展中發表,此舉當然受到西方媒體注意而大肆報導,這也奠定日後105/120車系熱銷的原因。

具有4160×1595×1400mm尺碼和2400mm軸距的105/120車系,初期僅有四門房車一種型態,並取代100/110車系的地位,然而後置引擎散熱問題和轉向過度等問題嚴重,使得SKODA針對引擎散熱及懸吊系統進行修正調校,並在1982年推出帥氣的雙門斜背車型。內裝鋪陳也更為個性化,甚至有西歐跑車風格。

動力共有1107cc與1174cc兩具直列四缸OHV單化油器心臟,輸出馬力和扭力分別為52hp/4650rpm、8.8kgm/3500rpm及58hp/5200rpm、9.2kgm/3250rpm,提供四速和五速兩種手排變速系統,車身重量達880-885kg,卻能創造145km/h、150km/h的極速。此外,前雙A臂/改良式後拖曳臂懸吊、前碟後鼓煞車、155SR14輪胎、5.5m最小迴轉半徑、容量38L油箱也都是105/120車系的標準配置。


由於105/120車系價格低又耐用,吸引許多西歐消費者注意,甚至英國汽車雜誌"Autocar and Motor" 在1988年還將105/120車系所衍生的136 Rapid,賦予駕控最像PORSCHE 911的評價,SKODA在性能調校方面的功力可見一般。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KODA Citigo:城市走一遭,SKODA Citigo三門布拉格亞洲首試
AUTONET記者:蔡致堅(03/19/2012)

三月的捷克布拉格氣溫只有零下一度,市區下著細雨讓來自亞熱帶的我有點受不了,越往郊區走雨變成了雪,這可讓我不自主地興奮起來,尤其在這種天候中開著2011年底才在捷克開賣的SKODA Citigo,實在難掩心中的愉悅。









身為SKODA家族最新也是尺碼最小的成員,Citigo和VW Up!SEAT Mii同屬三生車,雖然架構在相同的機械結構,但外觀造型卻在導入自家的水箱護罩、頭燈組等品牌特徵後,三者展現截然不同的風貌,其中Citigo的直瀑式水箱護罩與Fabia、Yeti等一脈相傳,在2420mm軸距底盤下創造出3560×1645×1478mm的車身尺碼,光看數字或許會認為Citigo的乘坐空間狹窄,實際上非如此,將前座椅調整至適當位置,後座依然寬敞,當然車小就會擠壓到行李廂容量,正常狀態下僅有251L的置物空間,放些購物的戰利品絕不成問題;倘若要擺放大型物品,只要將後座椅背前傾即可增加700L容量,但前提是後座不能坐任何人。







簡約的內裝鋪陳頗有VW家族特色,如果和SKODA所追求的波希米亞風格更為契合,沒有目前流行的類金屬飾板,僅以數道鍍鉻飾條點綴(音響/空調面板周圍、左右兩側圓形空調出風口、三環儀表及排檔桿頭),這倒也成為一股清流;較為特殊的設計是,中央空調出風口並非置於正面,而是音響/空調面板的控台上頭,沒有啟閉葉片設計,僅能藉由空調面板的按鍵選擇前擋玻璃除霧或者向上送風,這樣的設計駕駛人可必須去適應。另外Easy Entry系統屬於三門車型獨有,可讓後排乘員更容易進出座艙;為了增添年輕氣息,前座兩張類桶型賽車布質座椅質感佳(座椅側邊還有小小的置物網),且在配色鮮豔下更具個性化色彩,當然支撐性也不在話下。不過試駕的Citigo並未配置衛星導航、無線藍牙通訊、5吋觸控式螢幕、大型天窗等行頭,停車偵測等功能,因為這些玩意對實用導向的歐洲消費者來說可有可無。







這次試駕的Citigo,並非計畫引進台灣的五門自排車型,而是2011年法蘭克福車展所發表、並已在捷克開賣的三門手排,動力搭載999cc直列三缸汽油引擎,但有兩種馬力輸出:紅色車型為60hp/5000rpm-6000rpm馬力輸出,綠色則是75hp/6500rpm,兩者扭力同為9.7kgm/3000-4300rpm,在啟動引擎的那一瞬間,很難想像這是一具1.0L三缸心臟,因為順暢度和寧靜度不輸給四缸心臟。試駕過程中發現,60hp馬力輸出版本的表現比75hp來得好,或許是轉速提前在5000rpm到來,且最大扭力也在3000rpm開始展現,因此動力輸出較為飽滿充裕,尤其這些轉速落在最常使用區域,故從SKODA總部開往機場跑道(別懷疑,是冬天不能使用的機場)約20分鐘路程的途中發現,五速手排變速箱換檔順暢,離合器也很輕,且軸距短頗為靈活,再者空間沒有壓迫感,視野也算廣,看似結構簡單的座椅也不失舒適性;底盤懸吊採用前麥弗遜、後雙扭力樑結構,也替Citigo的駕馭樂趣加分不少。同時循跡性和路感回饋都在水準之上,尤其處理彈跳路面時懸吊系統的Q度適中,甚至還經得起捷克布拉格市區那超過千年的石板路面(顛簸程度和台灣路面有得比)考驗。



此外,試駕的綠色Citigo還配置City Safe Drive系統,這可是小車級距罕見的主動煞車輔助科技,當位於前擋後視鏡後方的感應器偵測到前方有物體時,此系統可於30km/h車速以下自動煞車,或者當車速更快時幫駕駛人進行煞車減速,不過這項高檔玩意屬於原廠選配,或許引進台灣的Citigo可將此納入頂級車款的標配,來提升競爭力和吸引力。不過對於Citigo,我個人對於部分設計仍有微詞,就是引擎轉速表過小不易判讀,以及前座僅配單置杯架這兩項,其他方面則完全符合平常使用。

雖然和Citigo僅有不到兩小時的短暫相處,但這輛都會小車卻令我印象深刻,充滿波希米亞文化的外衣及日爾曼內在技術,以及靈活的動態表現和寬敞空間,很難想像引進台灣後對於同級車會造成什麼衝擊和威脅,當然預計年底引進台灣的Citigo為五門自排版本,推測應該會有2-3種等級,售價極有可能從新台幣60萬元以內起跳,倘若如此,那麼Citigo可稱得上目前市場最便宜的歐洲進口車!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KODA:名車列傳(123):SKODA 1000MB(1964-1969)
AUTONET記者:蔡致堅(03/20/2012)

雖然捷克過去屬於共產國家,但卻更靠近西歐資本主義,也算是較為開放的市場,正因為這種地緣關係,因此在消費產品更貼近西歐,其中由SKODA於1964年推出的四門房車1000MB,基本上就是法國RENAULT 8的分身。



1964年問世的1000MB,是SKODA旗下第一款單體式車艙和後置引擎/後輪驅動產品,外觀造型與當時西歐主力的1.0L級距RENAULT R8、SIMCA 1000非常類似,4170×1620×1390mm車身尺碼與2400mm軸距底盤,都屬於五人乘坐的四門房車設定。動力初期僅有988cc的水冷直列四缸OHV單化油器引擎,可輸出40hp/4650rpm馬力與7.0kgm/3000rpm扭力,四速手排為單一選擇,由於車身重量只有725kg,故獲得115km/h的極速。

基於市場需求,1966年推出雙門版本的1000MBX,1967年則增加搭載1.1L引擎的1100MB,此時輸出功率小幅提升至42hp/7.1kgm,極速也增加至125km/h,其他機械結構(前雙A臂/後拖曳臂懸吊、四輪鼓煞、四速手排)和配備(前行李廂空間、後引擎配置)則完全相同。1969年進行造型上的大改款,以100/110車系之名並打著低價策略進軍西歐。

因為1000MB相當耐用,機械結構又簡單,直到今天仍可在捷克、波蘭等地見到蹤影,甚至還吸引不少西歐買家出高價收藏。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KODA:2012北京車展報導:大眾斯柯達平價房車先聲,SKODA Mission L概念車亮相
AUTONET記者:林維政(04/27/2012)

於2011年法蘭克福車展中首度發表的Mission L概念車,在本屆的2012年北京車展中也再度亮相,且根據了解此車將以最快的速度進行量產作業,以上海大眾斯柯達旗下的平價房車之姿現身,且未來也極有可能導入台灣車市。


於2012年北京車展中現身的SKODA Mission L概念車。




事實上,以Mission L概念車為基礎開發而出、代號為SK251的平價房車,已在去年10月間於印度Pune廠區、以Rapid之名進入量產,這款為VW Polo房車版雙生車款,以PQ25底盤平台為基礎開發而成,車系定位介於Fabia與Octavia之間,車身尺碼為4386×1699×1466mm、軸距2552mm,車內採五人座配置、並有著500L的行李廂空間,懸吊系統採前麥花臣、後拖曳臂設計,並針對市場特性於燃油經濟性與耐用程度方面進行強化,以因應各種氣候環境與路況差異性。


已於印度Pune廠區導入量產的Rapid。



至於在動力方面,Rapid搭載EA111 1.6L MPI直四汽油引擎,具備105hp/5250rpm最大馬力與15.6kgm峰值扭力,搭配MQ200-5F五速手排或AQ系列六速Tiptronic手自排變速箱,0-100km/h加速分別為10.7秒與12.4秒,極速則為188km/h及183km/h,平均油耗分別為14.9km/L及14.3km/L,CO2排放量為162g/km及167g/km;而在印度市場另有一具1.6L TDI直四柴油引擎可供選擇,可輸出105hp/4400rpm最大馬力與25.5kgm峰值扭力,搭配五速手排變速箱,平均油耗為20.4km/L,CO2排放量為135g/km。


SKODA Mission L概念車。


而這款即將由上海大眾斯柯達導入量產的Rapid平價房車,全車系建議售價約介於9萬至12萬人民幣(約新台幣42萬至56萬元)之間,且根據本報所掌握的消息,Rapid也很有可能導入台灣市場,時間約莫在今年第三季至第四季左右,且預估報價將壓在65萬元以內,讓入主擁有德制工藝的SKODA車款門檻更為降低。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SKODA Fabia:鬥魂激盪的春雨邂逅,SKODA Fabia RS雨中試駕
AUTONET記者:洪士耕(04/30/2012)


擁有111年悠久賽車歷史的SKODA,多年來征戰賽場屢獲佳績,1970年代RS車系的問世更讓SKODA於賽車運動領域彷彿如虎添翼;此外新一代Fabia投入戰場之後,也以潛藏動能的小鋼砲之姿為SKODA賽事注入一股活水。而將「Fabia」與「RS」兩個名詞精巧融合,迸發出渾然天成之性能威力的SKODA Fabia RS,繼2010年於日內瓦車展首演,隨後也在2012台北車展首度與國人見面,而今終於正式以新台幣99.8萬元的建議售價在台上市,也是AutoNet汽車日報本次的試駕主角。


同樣於2012台北車展現身、奪下2011年拉力雙料冠軍的戰駒Fabia S2000,褪去一身性能戰甲後,就是精實軀殼潛藏不凡動力的Fabia RS。為了充分體驗其性能魅力,並且深入了解這款性能小車的產品價值,AutoNet試車組不僅親身駕馭Fabia RS,也特別委請SKODA車模潘恩綺(Spring)隨車同行,一同感受Fabia RS可靜可動的小車魅力。




過去在美國念書的恩綺才剛返回台灣不久,雖然早有開車經驗,也有買車念頭,但恩綺自謙開車技術不佳,因此希望購買進退、轉向都相當靈活輕盈的小車,並認為心目中的小車形象必須可靜可動,平時方便與朋友家人一同出遊,然而獨自駕車時,也希望麾下小車能夠滿足其潛藏在嬌弱軀殼底下的熱血因子。


雨中操駕穩定無虞 豐沛動能征服險山

Fabia RS搭載1.4 TSI雙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180hp/6200rpm的最大馬力及25.5kgm/2000-4500rpm的峰值扭力,搭配七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系統,0-100km/h加速僅需7.3秒,極速可達224km/h;同時根據經濟部能源局檢測,市區油耗表現為11.57km/L,高速油耗為18.05km/L,平均油耗則擁有15km/L的水準,獲得能源效率第二級的高水準,以性能車領域來說十分少見,也讓Fabia RS堪稱節能性能車的代表。

1.4 TSI雙渦輪增壓引擎


七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系統

純以數據而論,Fabia RS可靜可動,確實符合恩綺的需求;為了趕緊體驗Fabia RS的真實乘駕感受,我們也話不多說,立刻驅車直上台北陽明山,希望盡快一試Fabia RS的動力性能。


試車組選擇的登山路線是繞道天母,從相對歧嶇蜿蜒許多的陽明山後山山道驅車直上,即使一路爬坡,當我輕含油門,充沛的動力頓時湧現,一旦重踩油門,小巧車身疾馳山間,更能賦予剽悍的動能表現,也讓駕駛Fabia RS行走山路時十分輕快、毫無滯礙,不僅豐沛剽悍的動能表現讓恩綺大為驚嘆,就連身為男性的試車組也相當滿意。

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盤

方向盤附有換檔撥片。


手握附換檔撥片的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盤,紥實的握感相當穩重且易於操控,搭配沿用Polo的技術平台、17吋鋁合金輪圈、205/40R17寬胎(Polo GTI車胎尺寸為215/40R17)、以及與Polo GTI同為前麥花臣、後扭力樑結構的懸吊設計,雖然靈活度不若Polo GTI,因此駕馭樂趣略遜一籌,不過受益於卓越的車身剛性及偏高的車身重心,Fabia RS硬而不巔的操控表現仍在水準之上,穩定性也十分優異。


然而,礙於天候始終不佳,甚至雨勢一度轉大,基於安全考量,我們無法在迂迴的陽明山路間做出太過激烈的操駕。此外,雖然Fabia RS搭載的1.4 TSI雙渦輪增壓引擎能夠迸發出180hp的最大馬力,但是位於車頭的1.4 TSI引擎以鑄鐵打造,也讓Fabia RS 1318kg的車重分配較集中於車頭,性能表現有很大比例來自運動化懸吊與性能胎的協助,導致轉向不足的問題較為明顯,因此入彎時應當提前轉動方向盤、出彎時也應適當控制油門深度,如此一來更能盡情享受Fabia RS的操駕樂趣。


不僅動能豐沛,SKODA也給予Fabia RS充足的安全防護,包括ABS防鎖煞車系統、HBA液壓煞車倍力輔助、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統、ESP電子行車穩定系統、MSR引擎循跡控制系統、HHC陡坡輔助系統以及ISO-FIX兒童安全座椅與倒車雷達等都被入原廠標準配備;並且具備雙前座安全氣囊、雙前座側邊氣囊、前後座側邊頭部氣囊,安全等級在小車級距絕對名列前矛,提供全車乘員充足無虞的安全防護。



獨特跑格畢露 性能殺氣十足

直至來到陽明山腰,試車組與恩綺才有時間好好一賞Fabia RS的實車風貌,見到Fabia RS的第一眼,恩綺就被本次試駕的豔紅車色給深深吸引。即使褪去Fabia S2000的一身勁能戰甲,Fabia RS依然處處傳達出SKODA流傳長達111年的賽車熱血因子,專屬蜂巢式前保桿與Fabia作出區隔,而水箱護罩上方的〝V〞RS專屬銘牌,則以紅綠相間的〝V〞象徵SKODA在賽場上的勝利(Victory),搭配投射式大燈、LED日間行車燈,構築出Fabia RS車頭造型的獨特跑格。





17吋Gigaro造型鋁圈搭配火紅色剎車卡鉗。

目光沿著Fabia RS略顯方正卻精實剽悍的車身線條向後,前述的17吋Gigaro造型鋁圈搭配火紅色剎車卡鉗,鮮明對比更加強調Fabia RS的精悍殺氣;越過吸睛十足的漆黑車頂、來到車尾,SKODA還為Fabia RS配置了更添動感的後擾流尾翼,單側雙出的排氣尾管與運動化後保桿在視覺上顯得相輔相成,也讓Fabia RS的賽事性能意味更形突顯。

運動化後保桿及單側雙出排氣尾管。

後擾流尾翼




實用取向設計 性能氛圍稍淡

倘若單純以乘坐舒適性而論,Fabia車系向來以乘坐表現見長,Fabia RS雖是性能取向,卻也未犧牲這項特性。車身尺碼4091×1642×1492mm、軸距2464mm的它擁有挑高車身設定,讓乘客無論頭部或膝部開闊舒展;Fabia RS也具備豐富多元的收納空間,包括前門側邊、前座中央扶手及副駕駛座均提供收納機能,大幅提升平日乘駕上路的實用性,符合恩綺載親朋好友上路的需求,加上透過具有6/4分離傾倒功能的後排座椅,更可將原本315L的行李廂容積一舉提升至1,180L,讓出門遠遊時的便利性得以倍增。





上下開啟式雙手套箱


不過若回到Fabia RS的性能訴求予以檢視,RS車型雖然特別在方向盤嵌入專屬銘牌標幟,並有特製金屬門檻飾板、RS專屬真皮包覆排檔桿、RS專屬金屬油門與煞車踏板、以及標上RS字樣的專屬紅色織布跑車座椅,強調Fabia RS的獨特個性;然而整體車室的鋪陳卻更給人實用之感,相較外觀強烈的運動氛圍,試車組反而無法一坐進Fabia RS的車室座艙,便明確體驗讓人熱血沸騰的濃郁跑格,也是較為可惜之處。

專屬紅色織布跑車座椅

RS專屬真皮包覆排檔桿


特製金屬門檻飾板

方向盤專屬銘牌標幟

RS專屬金屬油門與煞車踏板


來自捷克的SKODA車廠在國內經營的時間雖不算長,卻以波希米亞的獨特風格迅速佔有一席之地,為有意入主歐系進口品牌車款的消費者提供更為豐富的選擇;Fabia雖為SKODA旗下的入門車款,但是無論在國內、外均擁有相當數量的支持者,本次試駕的Fabia RS無論性能、油耗、空間均有優質水準,同時均衡呈現、搭配得宜,以99.8萬元的售價面對MINI Cooper S、VW Golf GTI等對手,可說是物有所值、頗有一較高下的實力。

潘恩綺(Spring)
身高:166cm
體重:49
三圍:34D/25/35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6%BD%98%E6%81%A9%E7%B6%BASpring/159357104118905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首 | | |



Powered by XOOPS 2.0 © 2001-2008 The XOOP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