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恭喜您是本站第 1729337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主選單

Google 自訂搜尋

Goole 廣告

隨機相片
IMG_60D_00183.jpg

授權條款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忘了密碼?

現在就註冊!

一車一世界 : [車訊]LUXGEN7 MPV

發表者 討論內容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LUXGEN U7:整裝待發重迎曙光,LUXGEN U7 Turbo Eco Hyper 4WD旗艦七人座試駕
AUTONET記者:蔡致堅(07/21/2015)
繼U6、M7由GT-R之父水野和敏重新調校,並冠上Eco Hyper字樣之後,身為旗艦的U7也做了相同設定,而一趟從台北出發前往南澳的追日之旅,一口氣讓我體驗到U7 Turbo Eco Hyper的改變。








一如U6、M7兩款Eco Hyper的改變,U7 Turbo Eco Hyper的重點在於動力、底盤與內裝細部,外觀並沒有做更動,因為對消費者來說經濟性仍是購車的主要考量,故車身尺碼和軸距仍維持在4820×1935×1730mm、2910mm。而本次試駕的U7 Turbo Eco Hyper 4WD七人座旗艦,由於增加了差速器等四輪驅動結構及第三排兩張座椅,單空車淨重就達1970kg,比起二驅五人座就多了120kg,所增加的重量看似不多,卻多少影響整體性能和動態表現,以過去的經驗輕快度因此會打了些折扣,不過從輸出功率升級來看,倒是能有所彌補。









貴為旗艦的七人座,內裝鋪陳與五人座相同,就差在第三排的兩張可摺疊收納座椅,一、二排空間寬敞提供頗為舒適的環境,但第三排因底板較高空間受限,必須屈膝而坐,因此比較適合小朋友或者身材嬌小者,若是一般身高超過165cm成人就不太適合長途乘坐。重新配置擁有Think+Touch Pro系統的九吋觸控螢幕反應更靈敏,順暢度比起過去更佳,同時也能一口氣支援iOS與Android兩種系統,對消費者來說無須遷就車輛換手機,但螢幕上頭的遮光障板面積不夠大,在強光之下很難判讀,切換車道左右兩邊的路況閱讀不易,多少影響3D X-View+的效能。另外鋼琴飾板雖為目前的流行趨勢,視覺上確實能營造高級感,可惜的是容易留下指紋,灰塵或者髒了也一目了然,且同樣在強光下判讀不易,我個人建議換成銀色系髮絲紋處理的飾板,一來更能與LUXGEN的科技定位相吻合,二來更容易耐髒,所以若能將這兩個地方改善,就可盡情享受科技行頭所帶來的便利與安全。








雖然動力仍採用2198cc DOHC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但輸出馬力和扭力一口氣提升至202hp/5500rpm、30.0kgm/2400-4000rpm,比起先前的175hp/5200rpm、28.8kgm/2500-4000rpm分別增加27hp、1.2kgm,但馬力延遲了300rpm出現,扭力則提前了100rpm釋出,一開始我認為U7 Turbo Eco Hyper 4WD旗艦七人座的身軀龐大,順暢度恐怕較為受限,實際駕馭表現卻非常輕快,尤其油門與加速性都比之前進步,在渦輪尚未作動時只能算溫馴,當轉速突破啟動渦輪的時間點,多些油門反應之際,一股強勁的爆發力湧現,貼背感就變得很明顯,於高速公路要換道超車都得心應手;可惜少了方向盤後頭的換檔撥片,要進行升降檔還得將右手移至排檔桿後切換為手排模式,這一來一往就浪費了些許時間,自然就不能一氣呵成。而從五速增加為六速的變速箱主要是為了經濟考量,但換檔時動力反應卻略比五速慢些,應該是說是以平順取代了檔檔鮮明的風格,對於熱血者來說肯定不過癮,但絕大多數車主乃溫和派,嶄新設定的動力絕對可滿足大眾需求。至於為了省油所搭載的Start-Stop引擎自動啟閉與ECO Mode節能輔助兩大系統,需要與否就因人而異,如果很在乎油耗,就必須控制好油門與煞車,並稍微改變自己的開車習慣,否則再多的輔助科技還是枉然。





另外,下了國道五號進入蘇花公路,一路上蜿蜒山路可是體驗改良後懸吊的最佳場所。前麥弗遜、後拖曳臂懸吊的結構在水野和敏重新調校下,果然將行經坑洞或不平路面所產生的彈跳消弭不少,原本是不斷地碎震,但現在卻是彈了一下後迅速趨於平緩,使得舒適性明顯提升。在過彎時車身側傾亦抑制不少,雖然是前驅車的基礎,但些許的轉向不足在所難免,只要不是激烈操駕一切都在可控制範圍內。此外,三模式的4WD系統可提升操控穩定性,所以一路上我都保持AUTO狀態,需要扭力輸出與否就讓電腦去判斷,我只需手握方向盤控制好油門與煞車踏板即可。




放眼台灣目前國產市場中,U7 Turbo Eco Hyper最直接的對手就屬HYUNDAI Santa Fe,不僅車身格局大同小異,也提供五人和七人座兩種型態,但兩者在動力、配備甚至動態表現均有所不同,至於孰優孰劣就端賴個人喜好,當然要了解改良前後的差異,最好還是能體驗完U7 Turbo後再品嘗U7 Turbo Eco Hyper,便能在短時間內明白進步在哪裡;雖然仍有部分美中不足之處,不過可以確定的是,U7 Turbo Eco Hyper已經蓄勢待發要迎接新曙光的到來。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LUXGEN M7:水野效應發酵!LUXGEN M7 Turbo Eco Hyper全進化試駕報導
AUTONET記者:邱志翔(07/24/2015)

華裔NBA球星林書豪,在2012年時任紐約尼克隊時,從2月開始以替補身分打出驚奇代表作,接連帶領球隊獲勝,掀起了一波媒體稱為林來瘋(Linsanity)的風潮。或許這樣的開頭放在試車稿,讀者可能會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但這樣的真實案例就發生在台灣車壇,而且還是備受國人關注的自主品牌LUXGEN,而這答案就是人稱GT-R之父水野和敏所帶來的「水野效應」。


而本回試駕的堪稱是LUXGEN開台始祖的產品,從最初的Luxgen7 MPV,追隨著家族化命名的腳步更名為M7 Turbo,如今在擔綱華創車電副總水野和敏的入主改革之下,以全新進化之名換上了更為響亮的M7 Turbo Eco Hyper,雖說是接在熱銷的U6 Turbo Eco Hyper之後的第二款作品,但同樣受到車迷期待,氣勢甚至不輸給早些日子HONDA所發表的Odyssey,原因不外乎就是衝著水野的招牌而來。




搭著U6 Turbo Eco Hyper好口碑熱潮下上市的M7 Turbo Eco Hyper,經驗老道的水野和敏同樣在底盤、懸吊、引擎動力等部分進行調校,一針見血的將過往M7 Turbo為人詬病的轉向重手、遲緩的動力輸出以及傷及荷包的油耗數據都做了相當明顯的改善。






有了先前直接捉對比較舊款U6 Turbo以及新款U6 Turbo Eco Hyper所得到的心得與經驗,本次試駕M7 Turbo Eco Hyper心理自然有個底。首先,先從帳面數據上來看,經過水野調校後,M7 Turbo原先所搭載的排氣量2198c.c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立刻獲得本質上的釋放,動力輸出從175hp/5200rpm、28.0kgm/2500-4000rpm提升至202hp/5500rpm與30.0kgm/2400-4000rpm,一口氣突破200hp門檻大關,動力輸出表現肯定會有長足進步。




其實一只以來這具2.2L直四渦輪增壓引擎本質本就不差,只是過去LUXGEN為求油耗漂亮而刻意壓抑其輸出功率,因此在水野的〝一聲令下〞立刻解開了長年的封印,並透過引擎及周邊部件的升級,像是進氣道彎曲角度採用高滾流設計,使得油氣翻滾效率增加2倍,讓火星塞進行點火產生爆炸之後的的動能更為強勁,排氣端也追加了可變汽門機構,都讓引擎輸出功率獲得明顯提升。




然而一披好馬仍須好的騎師相伴,因此變速箱絕對扮演著運籌帷幄的重要角色。因此M7 Turbo Eco Hyper同樣換上了日本變速箱大廠AISIN的六速手自排變速箱,在檔位銜接更加緊密的情況下,一舉改善過往稍嫌明顯的動力斷層窘境,同時渦輪遲滯也因為更為精準的近排氣控制獲得改善,這樣的動力拖著至少1.9頓的車重不僅充足無虞,在一般道路時都還算輕快。






或許讀者們會納悶,動力的上修對於過去已經不甚滿意的油耗數據,無疑就是火上加油,但其實13.57 Km/L(美規)、11.8 Km/L(歐規)油耗表現並達到能源局一級標準都已經證明了一切,而這也得歸功於引擎部件、進排氣的調整以及Start-Stop引擎自動啟閉、ECO Mode節能輔助等系統的助力,當然還有LUXGEN特別與國際大廠BRIDGESTONE合作,專門針對M7 Turbo Eco Hyper開發設計的低滾阻輪胎BS EP150。





不過真正讓M7 Turbo Eco Hyper有如大躍進般變化的那還是得首推EHPS電子液壓動力轉向系統,雖然不如U6 Turbo Eco Hyper採用EPS電子輔助般輕快,而是融合EPS電子輔助轉向力系統優點,增加電控馬達,因此在市區停車和低速市區行走的轉向表現輕巧不費力,也擁有HPS液壓助力轉向力系統的優點,讓使用者直接感受路感,掌握路面狀況的優點,亦因為有先天的液壓阻尼做緩衝,手感更適中,也難怪M7 Turbo Eco Hyper的主打廣告就以家庭主婦為主視覺,充分表現了女生也能輕鬆駕馭中大型MPV的優點。



M7 Turbo Eco Hyper車身尺碼維持在4845×1876×1768mm、軸距為2910mm的,外觀上除了車尾銘牌有做變化外,基本上外觀沒有改變,但因應新版本上市也新增了「銀炫灰」、「智慧藍」車色;空間大致上不是Eco Hyper所強調的部分,因為座椅可調及二排座椅滑軌設計,就能創造出相當優異的空間。





科技層面向來是LUXGEN的最大優勢之處,放眼國產同級對手幾乎無人能敵,甚至毫不遜於進口品牌。而M7 Turbo Eco Hyper也循著其他車型的改款模式,導入了更為精進的Think+ Touch Pro系統,9吋智慧觸控面板採多點觸控電容式螢幕、IPS廣視角技術與HD高畫質螢幕,使觸控速度與畫質大幅提升,並可透過USB/HDMI連接埠或者以WIFI可支援多品牌智慧型手機連結。








而中控台上方的10.2吋安全科技顯像螢幕,可顯示前瞻科技安全系統,除了深受許多消費者喜愛且實用度超高的Active Eagle View+ 360度環景影像、Side View+ 車側安全影像輔助系統外,還新增了3D X-View+智慧3D影像輔助系統可顯示車側及車後3D影像,還可以單獨透過觸控螢幕選擇左右四個角落的影像畫面,對於都會停車而言或是穿梭狹小巷弄閃避兩旁機車絕對都是一大幫助。





整體來說,M7 Turbo Eco Hyper雖然與舊版本立基點相同,但改款幅度完完全全可以稱的上是一輛新車,不僅動力上獲得更充足的釋放,而且油耗還更加優化,重點是操控更為親民易上手,看來裕隆重金挖角水野和敏絕對是物超所值,因為不僅讓所有產品同步提升競爭力,更讓原本只有U6賣的動的窘境迎刃而解,而且放長遠看,這一投資絕對有本事讓國人自主品牌LUXGEN與國際接軌!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LUXGEN U7:熟男的國產休旅優選 U7 Turbo Eco Hyper試駕

熟男的國產休旅優選 U7 Turbo Eco Hyper試駕|InCar癮車報

kun 在 四, 2015/07/23 - 11:00上午 發表

Chanel的創始人Coco Chanel女士曾說過:"男人跟孩子一樣。" 是的,沒錯!男人就跟孩子一樣,就算是年過三、四十以上的成熟男人,一樣有著冒險、探索世界、開拓視野、愛做夢的心。哪怕是結了婚事業有成又或是還在為自己的事業家庭打拼,雖已遠離血氣方剛的年紀,但追求夢想的心依舊不變。只是這個階段做任何事就不能只想到自己,還必需考慮到家人。拿購車來講,除了提供日常生活的便利使用性,假日能滿載家人安全出遊外,還得要滿足自己闖盪冒險的熱血之心。因此,近年來相當流行的SUV休旅車就是個熱門的好選擇。

SUV不僅空間遠比房車更寬敞舒適,且多功能的設計也讓喜愛旅遊或戶外運動的人們有了更多放置行李或設備器材的空間,而若有4WD則更能帶著自己或家人朋友上山下海,開拓眼界幫助自己逐步完成夢想。此時能提供全車乘員安全出遊與回家的休旅車是唯一的考量;而擁有在地生產優勢,真正唯一國產自主品牌的 Luxgen(納智捷)近期所推出的新 U7 TURBO ECO HYPER就正好符合這些需求。


Luxgen在2010年5月中推出旗下首款中大型休旅車Luxgen7 SUV,二年後Luxgen7 SUV的內裝外觀再經修改,同時提升品質與性能,並更名為U7 Turbo於2013年9月17日發表。2015年7月7日,由華創車電副總水野和敏一手主導再為U7 Turbo進行大幅度的升級與修改,並再次更名為U7 TURBO ECO HYPER。在水野和敏的規劃下將U7 Turbo帶到日本Autopolis賽車場進行開發測試,而Luxgen與華創團隊也重新調整了引擎,底盤,轉向系統,並導入Start/Stop系統,3D X-View⁺(智慧3D影像輔助系統)等先進技術以及第三排座椅。


這次的升級改款的U7 TURBO ECO HYPER在外觀上並未有很大的改變,基本上還是延續了U7 Turbo的輪廓設計,不過Luxgen為它新增了鐵炫灰與智慧藍二種車身顏色。U7 TURBO ECO HYPER的車頭有著全新立體廠徽,搭配飛翼式鍍鉻飾條與大型盾牌鍍鉻水箱進氣護罩建構出穩重氣派的豪華休旅車架勢。兩側的科技晶鑽頭燈組搭配高亮度 LED日行燈,顯得特別炯炯有神。前保桿二側,霧燈,LED方向燈與前駐車雷達整合在一起,形成迴力標造型,造就出了外擴的霸氣視覺效果。

車側,圓潤的引擎蓋、擋風玻璃與車頂呈現出U7 TURBO ECO HYPER前衛流線的輪廓,渾圓突出的前後輪拱和高腰線則展現出強悍氣勢。來到車尾,後上擾流尾翼配合傾斜下滑的車尾門以及鍍鉻雙排氣尾管清清楚楚的說明了U7 TURBO ECO HYPER跑車化風格的設計理念,而呈現飛翼造型帶狀導光條的LED車尾燈,不僅充分展現出Luxgen的科技意象,在夜間也營造出璀璨奪目的視覺感受,同時提供出色的照明與警示效果。

車室內,以飛機駕駛艙為概念的控制台配置格局大致相同,中控臺上的THINK+ Touch 9吋智慧觸控螢幕,加上下方鋼琴烤漆質感,再結合全球首創滑蓋式Touch+智慧觸控面板,將車用資訊娛樂系統、THINK+ Touch功能鍵及空調系統的按鍵整合為一體化觸控式面板設計的中控台,呈現出人性化的極簡高科技風格。



而這次改款的U7 TURBO ECO HYPER則將9吋智慧觸控螢幕提升為1280x720 HD高解析度畫質,觸控面板則採多點觸控電容式,藉以提供更快的回饋反應,而THINK⁺ Touch Pro則可與更多品牌的智慧型手機相連結,另外,車艙內車頂改為針織布頂棚,座位側邊新增3C置物網,駕駛座側邊也新增了USB插孔。


U7 TURBO ECO HYPER更導入3D X-View⁺智慧3D影像輔助系統。該系統會對廣角鏡頭拍攝的影像進行即時合成,呈現車前、車後與45度角等多種不同角度的立體影像,藉以排除潛在危險。在座椅方面,Luxgen不僅將椅面加長,以提供乘員更好的腿部支撐力,同時也改變座椅的縫線設計,讓座椅造型更為順眼;而4WD旗艦型也提供七人座椅來滿足人數較多的家庭所需,它的第三排座椅空間不差,一般成人並不會感到壓迫。不僅如此,U7 TURBO ECO HYPER在車室隔音度上也進行了強化,讓所有乘員都能享受到寧靜舒適的旅程。


在負責動力的引擎系統方面,U7 TURBO ECO HYPER所搭載的2.2升ECO HYPER渦輪增壓引擎在空燃比方面採稀薄燃燒方向進行調整,並調整點火角度以增加燃燒速度改善油耗。此外,更先進的進排氣雙VVT設計、高流速進氣道彎曲角度、引擎表面WST賽車級處理等技術的導入,更造就了U7 TURBO ECO HYPER 202ps/5500rpm馬力輸出,以及30.0kgm/2400-4000rpm大扭力的強悍動力輸出。


而在新加入的ECO Mode(節能輔助模式),Start-Stop系統(引擎自動啟閉節能系統)以及全新AISIN六速手自排變速箱的合作下,U7 TURBO ECO HYPER的油耗也達到環保署能源局的一級標準,2WD車型的歐規平均油耗為11.6 Km/L(美規為13.34 Km/L),4WD車型的歐規平均油耗為10.6km/L(美規為12.19km/L),4WD七人座車型歐規平均油耗為10.2km/L(美規為11.73km/L)。而在排氣汙染方面也完全符合歐盟五期環保法規。

在底盤方面,開發團隊重新調校了懸吊的彈簧磅數以及減震筒的阻尼,並針對前底盤的平衡桿進行剛性強化,讓前懸吊更為硬朗來逹到更好的指向性。後懸吊也同樣經重新調校,使其在壓過崎嶇路面時能更有效的吸收衝擊力道,展現出更柔和的乘坐感。轉向系統方面也有修正,轉動方向盤也顯得更為輕巧不費力,更適合女性朋友駕馭。


這次的試駕,Luxgen提供了新舊兩款車讓媒體朋友能一起體驗兩者之間的不同。在駕駛過二台車後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U7 TURBO ECO HYPER的動力明顯增強,油門反應迅速,很輕巧的就帶動車輛前進,2400rpm就能提供30kgm的扭力,使加速也變的更快更順暢,油門到底的再加速性也不拖泥帶水的推著車子快速往前衝。新車在低速時方向盤轉向變的更輕手,行進間完全感覺不出是在駕駛一輛車身長4820mm,寛1935 mm的大休旅車,搭配3D X-View⁺智慧3D影像輔助系統,就算是鑽巷弄也不怕。


操控上,由於U7 TURBO ECO HYPER的懸吊變的較硬朗,因此,在轉向反應上更快速靈活,過彎的指向性也更為精準,方向變換時的協調性更好,彎中車尾不會成為負擔,高速過彎車身懸吊的支撐性相當夠,傾斜度都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不會讓人感到不安。這對偶爾會熱血一下的熟男們來說已足付需求,且這樣的調性也不會影響到舒適性,遇不平路面減震筒都能在第一時間過濾掉大部份的衝擊;只是小編個人覺得方向盤輔助力道在殺彎時顯得有點輕手,不過話又說回來,U7 TURBO ECO HYPER是款多功能休旅車,它必需兼顧多向的均衡性,這樣才能迎合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Think Ahead"預先設想 去瞭解消費者的喜好,是Luxgen的品牌精神,而這次升級改款的U7 TURBO ECO HYPER也秉持著這個精神理念,強化引擎動力與平順性,同時優化燃油經濟性,操控性,並導入豐富又創意十足的車載系統以及第三排座椅。這不僅是為旗下產品帶來更多的競爭力,且也成功的打造出一款適合注重家人,生活樂趣,安全與配備的成熟型朋友的SUV。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首 | | |



Powered by XOOPS 2.0 © 2001-2008 The XOOP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