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恭喜您是本站第 1729350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主選單

Google 自訂搜尋

Goole 廣告

隨機相片
PIMG_00241.jpg

授權條款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忘了密碼?

現在就註冊!

一車一世界 : [車訊]MITSUBISHI Concept

發表者 討論內容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MITSUBISHI ASX(RVR):日本名車(182):MITSUBISHI RVR(1997-2002)
AUTONET記者:蔡致堅(02/09/2012)

1990年代全球汽車市場吹起RV風,放眼當時MITSUBISHI旗下的Pajero太過粗曠越野,Delica與Chariot算是多人乘坐Minivan,對於個人使用的消費者來說似乎尺碼太大,因此以「輕型多功能RV」為開發原則,在1991年推出紅極一時的RVR,1997年更推出第二代車型,直到2002年因MITSUBISHI本身銷售不佳,導致RVR面臨停產悲劇。



1997年11月全新設計的第二代RVR在日本上市,外觀較前一代更為飽滿有型,並變得更具跑車風格,雖然尺碼縮小為4330(4280)×1695×1695(1680)mm,但軸距增加至2550mm,且在平整化地板與懸空式排檔座設計下,使RVR獲得更為寬敞的乘坐空間,就連行李廂置物便利性亦大大提升。內裝座椅共有四人和五人兩種設定,並有黑色、米色兩種選擇,並分別與類金屬、木紋飾板搭配,企圖營造個性化或豪華氣氛。

動力方面除了基本的直列四缸1.8L(140hp)外,還有當時新開發的直列四缸2.4L GDI直噴(165hp)和直列四缸2.0L渦輪增壓(230hp/250hp)三種汽油引擎,變速系統則有五速手排和科技與駕駛樂趣的Sports-Mode四速手自排變速箱。

然而隨著市場對空間上的需求更大,RVR縱使加入不少性能和年輕個性化,卻難敵消費者用車習慣,加上原廠本身經營不善,因此於2002年消失在產品陣容中,而後繼者則是小型化但大空間的Colt Plus。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MITSUBISHI GTO:日本名車系列(201):MITSUBISHI GTO(1990-2000)
AUTONET記者:蔡致堅(07/31/2012)

與TOYOTA Supra、MAZDA RX-7、NISSAN Skyline GT-R、NISSAN Fairlady Z、HONDA NSX並稱東瀛六傑的MITSUBISHI GTO,可是MITSUBISHI首度大膽嘗試的高性能、高科技性能跑車,可惜在邁入21世紀前全面停產。



基於鑽石鐵三角MITSUBISHI、DODGE、PLYMOUTH都隸屬於CHRYSLER集團的重要份子,為了力拼來自日本的性能跑車軍團,因此由MITSUBISHI主導進行開發的GTO,就在1990年正式誕生。在北美稱為3000GT的GTO,要說它是Diamante的跑車版也不為過,因為GTO的底盤和引擎都與這輛房車分享,當然在經過重度調校下,衍生出截然不同的產品規格和操控快感。正因為具備相當搶眼的外型,因此還推出掛上DODGE廠徽的姊妹車Stealth,在北美售價比3000GT還便宜,最主要是少了許多科技。

擁有4565×1840×1285mm車身尺碼的GTO,軸距為2470mm,就一款2+2座椅配置、搭載橫置V6引擎、以具有四輪驅動的雙門跑車來說,似乎尺寸稍嫌大些,所幸低扁流線的身影和極具侵略性的設計,在上市時就獲得消費者好評,尤其在日本,更因泡沫經濟前大家錢淹腳目,頓時擠身成為代表日本的超級跑車之一。動力上,GTO僅有一具代號6G72的2972cc V6 DOHC 24氣門噴射引擎,自然進氣的馬力只有225hp/6000rpm,扭力為28.0kgm/4500rpm,但加裝上雙渦輪增壓和中冷器後,功率暴增為280hp/6000rpm、42.5kgm/2500rpm,變速系統初期共有四速手自排與五速手排,爾後又追加六速手排。


但為何說GTO擁有許多科技配備呢?第一,當時速到達80km/h時前保險桿下方會出現擾流翼。第二,後方的擾流尾翼可從車內進行電動調整。第三,採用4WS四輪轉向、4WD四輪驅動、LSD差速器、ABS、ECS阻尼可調電子懸吊、雙SRS氣囊等,甚至還有排氣聲浪可變系統,這在90年代初期都是非常高檔的行頭,如果和其他對手相較,GTO似乎魅力更大。

1993年為了降低風阻係數,並順應設計潮流,進行了一次中度改款,最大特徵在於頭燈由固定式取代啟閉式,並增加渦輪增壓車款的扭力輸出(從42.5kgm提升為43.5kgm),不過接下來卻因泡沫經濟與SUV大行其道,讓雙門跑車不在受到青睞,GTO也深受其害,所以在1998年便邁入歷史;在北美,3000GT於1995年還推出全球第一輛電動摺疊硬頂敞篷跑車,名為3000GT Spyder,並一直販售到2000年。

由於雙門跑車曲高和寡,成本造價不低,在這樣的情況下MITSUBISHI至今仍沒有任何後繼車種的開發計畫,雖然GTO已經成為歷史,它在車迷心目中仍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MITSUBISHI RVR:確定PHEV,MITSUBISHI新RVR動力規格曝光!
AUTONET記者:蔡致堅(08/11/2014)

雖說因策略錯誤導致明顯落後,但MITSUBISHI卻以PHEV技術急起直追,不僅Outlander PHEV受到好評,現在就連下一代RVR也要改採插電式複合動力,至於外觀造型則是以2013年東京車展概念車Concept XR-PHEV,看到這樣的組合相信大家應該心動了吧!



根據AutoNet汽車日報的獨家訊息顯示,基於先前將重心擺在純電動導致陷入苦戰的MITSUBISHI,在相川哲郎任職社長後大改策略,除了積極開發新車型,更將PHEV列為戰略考量要素,尤其是新一代RVR也將配置這套節能環保系統,期望能在市場中有所突破。根據了解新RVR PHEV的造型與Concept XR-PHEV非常神似,車身尺碼約在4350×1800×1560mm左右,動力配置1.1-1.3L直列三缸直噴渦輪增壓MIVEC引擎,擁有120-140hp左右的馬力,其PHEV系統與Outlander同為FF專用型,因此在163hp馬力輸出的電池幫助下,整體輸出馬力為180-200hp之間,平均油耗可達28.0km/L,以純電動模式行駛距離為75-80km,整體續航力將有800-900km的表現。除此之外也會提供單純的汽油引擎,據說排氣量將是1.5-1.6L。


而新RVR PHEV以前輪、後輪兩組永久電磁式同步馬達,及高速行駛時的汽油引擎所組合,藉由MITSUBISHI最新開發的Plug-in Hybrid及MiEV OS(MiEV Operating System)兩大系統,除了能達到節省能源、高功率輸出、高速穩定、低污染外,也可當作日常生活的一般電源或緊急電源使用。在電動模式下中低速行駛時是以驅動用電池供應給前方馬達以前輪驅動,下雪或下雨時為了保持車輛在濕滑路面穩定,當前輪開始打滑時便會自動啟動後方馬達介入,以四輪驅動模式行駛。當驅動用電池儲存量低於標準時,汽油引擎開始作動發電,並根據路況和車況由電腦判斷是否要採用四輪驅動或者啟動後方馬達,此乃串連式模式。而併聯式Hybrid模式是為了在高速行駛時更平順且更有衝勁,前後馬達與引擎同時啟動,並自動切換到四輪驅動模式,一來提升高速穩定性,並讓車輛獲得絕佳的加速性。在下坡不踩油門踏板或者減速煞車時,前後馬達與發電機便會開始進行能量轉換,將電力回充到電池內,以讓電池隨時保持滿載。

雖說離正式量產還有2年左右的時間,但MITSUBISHI也會擔心接下來在全球的銷售表現,尤其中國因相關法令導致電池必須於當地生產,這對100﹪純日製的RVR PHEV來說勢必會產生困難,因此MITSUBISHI將針對鋰電池尋求解決之道,否則單靠北美、歐洲市場的支撐,恐怕RVR PHEV還是無法交出漂亮的成績單。雖說離正式量產還有2年左右的時間,但MITSUBISHI也會擔心接下來在全球的銷售表現,尤其中國因相關法令導致電池必須於當地生產,這對100﹪純日製的RVR PHEV來說勢必會產生困難,因此MITSUBISHI將針對鋰電池尋求解決之道,否則單靠北美、歐洲市場的支撐,恐怕RVR PHEV還是無法交出漂亮的成績單。至於台灣是否有機會引進?若以Outlander PHEV即將在今年第四季現身本地市場來看,機率應該不低,只是能否打出合理的價格勢必要等到2016年才會明朗。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MITSUBISHI RVR:2015日內瓦車展搶先報:新世代RVR雛型,MITSUBISHI神秘概念車登場!
AUTONET記者:蔡致堅(01/28/2015)

已經將PHEV視為最佳武器的MITSUBISHI,繼2013年東京車展一口氣發表三款概念車,並向全球宣告將重新打造RV軍團,2015年也將推出一款嶄新的概念車,然而從官方目前釋出的照片來看,應該就是兩年前Concept XR-PHEV的進化版,也就是新一代RVR的概念版本。



藉由2015年3月開幕的日內瓦車展,MITSUBISHI除了向世人昭告新世代新進技術「@earth TECHNOLOGY」,也將發表一款全球首度亮相的小型跨界概念車,雖然目前仍沒有確切車名,釋出的照片也非常模糊,但從照片來推斷似乎和2013年東京車展的Concept XR-PHEV非常神似,基本上算是新版本的概念車,而這可是下一代RVR的雛型。

動力採用目前MITSUBISHI最引以為傲的PHEV系統,可藉由小排氣量引擎和馬達的組合,創造出最佳經濟油耗表現,以及最低污染,同時也在馬達的配置和底盤結構下工夫,獲得絕佳的操控性能;同時這款概念車也極有可能加裝渦輪增壓引擎與直噴技術,因此就整體的表現來說絕對優於現行任何同級車。

不過這款概念車與Concept XR-PHEV的差異,似乎僅在於水箱護罩造型,以及增加後視鏡,車體造型和其他部分的變動不大,這可看出新RVR應該就是長這副德行,不然就是MITSUBISHI不願意花太多費用去修改。如果新RVR真的是這般模樣,且動力性能也有不錯表現,那只能說MITSUBISHI就躺著等待大豐收吧!



 
2013年東京車展發表的概念車Concept XR-PHEV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MITSUBISHI Concept:2015日內瓦車展預報:Mitsubishi預告最新概念作品、或許是更進化的Concept XR-PHEV?

2015日內瓦車展預報:Mitsubishi預告最新概念作品、或許是更進化的Concept XR-PHEV?|InCar癮車報

Tomi 在 四, 2015/01/29 - 8:00上午 發表

不久前我們才提到過、近年來主打節能與電動車款的 Mitsubishi、預告將會在即將到來的2015年芝加哥車展中,以”The Return of a Legend”的標語、帶來一款象徵品牌的代表性傳奇車款,不過我們已經知道此車將會是先前於2013年東京車展中已登場過的 Concept GC-PHEV

而面對更為盛大的2015年日內瓦車展即將在3月份開幕,因此Mitsubishi現在也再次宣示將發表最新概念作品、並釋出了兩張預告圖片,同時表示此款概念作品是採用著下一代兩輪驅動PHEV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車型的開發基礎,具備著高輸出的電動馬達、低環境影響、敏捷的動態表現與動感流暢的車身設計、並有著大膽的風格。

不過根據InCar癮車報所掌握的消息,這款概念作品也一樣是曾於2013年東京車展中亮相過的
Concept XR-PHEV,但或許Mitsubishi原廠還會針對這款概念車作出更為進化的改變。

回顧這款採用鮮紅車身塗裝的Concept XR-PHEV,車型設定為身形小巧的SUV休旅車款,動力方面顧名思義搭載著以1.1升MIVEC渦輪增壓汽油動力搭配電動馬達與電池模組、結合成為的PHEV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系統,且看來頗有可能會是 RVR / ASX的接班車款。

至於更為進一步的消息、就等2015年日內瓦車展開幕後的揭曉囉~

[Source: Mitsubishi]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MITSUBISHI Concept:2015芝加哥車展報導:預見未來,MITSUBISHI GC-PHEV Concept再次亮相
AUTONET記者:張振群(02/16/2015)

全面傾向PHEV(Plug-in hybrid、插電式復合動力系統)發展的MITSUBISHI,早在2013年東京車展時就一口氣發表三輛概念車,分別是AR Concept、XR-PHEV Concept、以及GC-PHEV Concept,其中被視為下世代RVR/ASX/Outlander Sport雛型的XR-PHEV Concept,已經再次到2014日內瓦車展上公開亮相,至於針對美國多人座休旅市場,在2015年芝加哥車展上則是帶來了GC-PHEV Concept概念車。



GC-PHEV Concept在MITSUBISHI的計劃中,是未來全尺寸大型休旅(車長超過5000mm)的前導作品,在車輛外觀除了有相當鮮明的粗曠細條來塑造外,前衛的燈具造型亦為GC-PHEV Concept特色之一。而車室空間也是全尺寸休旅的重要賣點,不過在GC-PHEV Concept概念車上,採用豪華取向的後座雙獨立座位配置,但事實上此市場上最大的需求仍以三排七座為主流,未來量產後MITSUBISHI勢必會再修改。





新3.0L V6機械增壓引擎 + 電動馬達
動力配置上GC-PHEV Concept的特點就是擁有PHEV插電式復合動力系統,且燃油引擎方面更搭載MITSUBISHI全新開發的3.0L V6機械增壓汽油引擎,導入出色的MIVEC氣門正時電子控制系統,結合高輸出的電動馬達下共可締造333hp的綜合馬力。重要的是,MITSUBISHI透過純電動車i-MiEV,以及現行市售PHEV車款Outlander PHEV的技術經驗,未來GC-PHEV Concept搭載的可是效能更優異的新世代電能技術。


鋰離子電池可轉為行動電源
例如GC-PHEV Concept不再只是單純的複合動力車款,藉由車廂底板的12 kWh鋰離子電池,除了提供電動馬達所需的動力外,更能成為另類的行動電源。MITSUBISHI表示若將車載電池轉換供應100VAC(交流電)輸出的狀況下,可提供到1500W的功率並給予一般家庭使用約13天的電力需求。讓PHEV不再只是將電充至車輛內作為驅動能源,新世代技術則能在緊急情況下轉換成備用電源。

另外新PHEV技術也不再受限EV純電、Hybrid Mode復合動力的過往輸出模式。例如EV純電力行駛的速度,不再有極速上的限制只取決於電動馬達的輸出功率。而在Hybrid Mode復合動力模式下,新開發的8速自排變速系統則可依據行車需求,順勢發電供給電動馬達幫助輸出,以提高車輛行駛效率。整體來說無論是EV還是Hybrid Mode模式,GC-PHEV Concept都能提供卓越的性能以及出色的節能表現,並享有順暢的動力輸出與寧靜的行車感受。



新E-AYC電控動力分配系統
既然是針對車輛的越野訴求,GC-PHEV Concept在四輪傳動技術上也所新進步。全新Super All-Wheel四驅系統,不僅保有過往MITSUBISHI知名的S-AWC(Super All-Wheel Control)系統功能,針對電動馬達原廠也開發E-AYC(Electronic-powered Active Yaw Control)系統,利用電控系統精準分配馬達對車輪左右的動力輸出控制,並納入動能回收系統。如此一來在越野路況的當下,輪胎不僅能有更好的循跡表現,亦可順勢對車輛的鋰離子電池進行充電。


安全科技亮點
安全科技配備當然也是未來新車的銷售助力,在GC-PHEV Concept概念車上MITSUBISHI開發獨特的「AR前擋風玻璃技術」,可提供衛星導航系傳動路徑引導、前方車輛距離、車道偏移警示、盲點偵測(行人、車輛)、後方盲點預測等各項提示。其它像是行人偵測自動煞車、前車移動警示、駕駛疲勞警示、前方防碰撞警示、車道偏移警示、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遠光燈自動調節等,都會是GC-PHEV Concept未來量產的重點配備。




令人期待的PHEV插電式復合動力以及嶄新的四輪驅動系統,讓GC-PHEV Concept備受各界矚目,只是歷經2013年東京車展到2015年芝加哥車展,MITSUBISHI量產GC-PHEV Concept的時間表仍沒有明確表示。只能說既然現行越野旗艦Pajero都已經問世9年,MITSUBISHI若不再加把勁趕快宣布後繼車款問世的消息,很快的GC-PHEV Concept概念車的技術亮點,就會被時間沖淡失去並銷售特點。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MITSUBISHI Concept:2015日內瓦車展預報:預覽次世代跨界概念、Mitsubishi Concept XR-PHEV II現身

2015日內瓦車展預報:預覽次世代跨界概念、Mitsubishi Concept XR-PHEV II現身|InCar癮車報

Tomi 在 週曰, 2015/03/01 - 12:00下午 發表

在1月底時我們曾提到過,近年來主打節能與電動車款的 Mitsubishi、預告將會在即將到來的2015年日內瓦車展中,發表一款預示次世代PHEV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跨界車型開發基礎的最新概念作品,如今隨著車展開幕剩下幾天的時間、這款名為 Concept XR-PHEV-II的作品也搶先曝光…


從車名即可知曉、這款預覽Mitsubishi下一代兩輪驅動PHEV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車款的概念作品、是由2013年東京車展中亮相過的 Concept XR-PHEV為基礎的進化版作品,原廠表示此車具備著高輸出的電動馬達、低環境影響、敏捷的動態表現與動感流暢的車身設計、並有著大膽的風格,在車身尺碼方面為4490×1890×1620mm、軸距則為2670mm,車內採用獨立四座配置、並有著相當富有未來科技感的數位化內裝設計。

至於在動力配置方面,Concept XR-PHEV II顧名思義搭載著小排氣量MIVEC動力為中心開發而成的PHEV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系統,其中電動馬達部分具備120kW的功率輸出、輔以12kWh電池模組,採用FF前輪驅動設計、電池模組則配置於車底板部位,並創造出僅有40g/km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僅有著顯著的節能減碳成果、且看來頗有可能會是 RVR / ASX的接班車款,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Source: Mitsubishi]


2015日內瓦車展搶先報:MITSUBISHI新RVR漸露曙光,Concept XR-PHEV II更貼近量產!

AUTONET記者:蔡致堅(03/02/2015)

 
Concept XR-PHEV II的樣貌非常接近量產車型態
 

打從面臨隱瞞瑕疵到改變產品策略開始,MITSUBISHI這幾年在車壇表現似乎不如過往風光,所幸在2013年東京車展一口氣推出三款概念作品,並將PHEV列為動力重點,這才讓MITSUBISHI的前景露出希望;其中兩年前所發表的Concept XR-PHEV更被視為RVR的雛型,如今隨著2015年日內瓦車展原廠也推出更貼近量產的Concept XR-PHEV II,等同宣告新RVR即將到來!


 
2013年東京車展發表的Concept XR-PHEV
 

一開始Concept XR-PHEV的定位就是結合Coupe、SUV兩種車型於一身,發展至第二代也同樣走這種路線,但Concept XR-PHEV II車身尺碼卻增加為4490×1890×1620mm,較2013年Concept XR-PHEV的4370×1870×1570mm要略大些,不過造型設計上卻稍微收斂些,雖維持「工」字型水箱護罩與前氣壩,但水箱護罩是以鍍鉻雙輻呈現,並以大面積飾板分隔水箱護罩與氣壩,同時也增加保險桿護板。此外,所有鈑件也重新修飾,A柱角度亦有所調整,當然也加裝後視鏡,整體來看充滿肌肉感的Concept XR-PHEV II更具跨界SUV的個性,反而降低原有的跑格。


擁有2670mm軸距的車艙仍以四人乘坐為前提,為了提升個性化採用鋁合金飾件與紅/黑色系的組合,以突顯個性化的氣氛。同時,整合衛星導航、行車資訊的儀表則以判讀便利與安全為優先考量,並讓駕駛人能於駕駛時更集中而不分心。至於動力方面,PHEV乃目前MITSUBISHI最自豪的技術,雖然並未公佈所搭載的引擎排氣量,但推測應該與Concept XR-PHEV所配置的1.1L直列三缸直噴MIVEC渦輪增壓引擎相同,其PHEV系統與Outlander同為FF專用型,是由轉換器、可變電壓系統所構成,所以於輸出功率15.7kWh的電池幫助下,馬達得以發揮163hp馬力,二氧化碳排放量更低於40g/km,算是能在節能和性能取得平衡點的設定。至於安全防護方面,DSSS路車間通訊駕駛支援系統、引擎控制系統、盲點偵測、行人偵測自動減速煞車系統、車道偏移、自動遠光燈等都列為標準配備,當然這也是MITSUBISHI e-Assist技術的成果。

此外,Concept XR-PHEV II因同時具備並聯和串聯兩種模式,因此引擎除了一般行駛驅動外,更具有發電的功能,因此在偵測電池存量過低時,可在並聯或串聯模式下自動切換以引擎或者純電動行駛模式,並藉由電池儲存與充電模式下讓Concept XR-PHEV II保持在純電動行駛狀態。

雖說Concept XR-PHEV II的型態已經非常接近RVR量產版本,但根據AutoNet汽車日報了解真正量產版本最快恐怕要等到2015年東京車展才會亮相,當然日後變成新RVR後勢必也會增加純汽油或柴油動力系統,至於何時會引進台灣,依照目前MITSUBISHI在國內的營運模式來看,充滿跑格的新RVR勢必要等到2017年之後才有機會登台!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MITSUBISHI Concept:Evolution再進化!MITSUBISHI轉換車型朝向性能Crossover而來
AUTONET記者:張振群(05/04/2015)

2015年4月中日本MITSUBISHI發出最終Final Edition的Lancer Evolution限量版本,代表著MITSUBISHI過往輝煌的性能歷史終將告一段落,加上普通車型Lancer的新世代改款計畫無限擱置,往後Lancer Evolution這個性能招牌就到「X」第十代終止。不過MITSUBISHI可沒有這麼簡單就讓Evolution名譽消失,據傳將會以另一種形式再現身。



早在一年前AutoNet汽車日報就已經揭露,下一代Evolution一定是要房車嗎?MITSUBISHI將發展ASX Evolution!而ASX相信大家也都很熟悉,即為2010年發表的都會Crossover車款,並依據銷售市場不同有著RVR(日本、台灣)、Outlander Sport(美國)、ASX(歐洲、拉丁美洲)的車名,且MITSUBISHI已經準備要推出全新第四代車型(現為第三代)。

2015年日內瓦車展上,MITSUBISHI推出第二個版本的Concept XR-PHEV II概念車,其外貌設計與車型格局,就是全新第四代ASX的先導設計作品。且重要的是,新ASX動力將會以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插電式複合動系統為重,貫徹MITSUBISHI現行主推節能休旅的理念。所以就算現在新Lancer的後繼問題重重,MITSUBISHI也不太擔心。

對此,MITSUBISHI總裁Tetsuro Aikawa透露,在未來我們希望能推出ASX Evolution這類型的產品,不僅是因為性能房車市場已經飽和,MITSUBISHI的PHEV動力技術更是未來車款特色。加上從Pikes Peak派克峰國際爬山賽中,於MiEV Evolution賽車所獲得的技術與經驗,都有助於MITSUBISHI在高性能PHEV車款上的發展。看來欲從Crossover轉換過往Evolution性能精神的計畫,MITSUBISHI已經勢在必行!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MITSUBISHI Concept:挖角NISSAN設計師,MITSUBISHI的都會Crossover造型將更大膽外放?
AUTONET記者:張振群(05/27/2015)

都會Crossover的風潮,相信不必多說也能感受到各車廠正努力開發的熱絡氣氛。而日本NISSAN在2010年日內瓦車展上推出的Juke小休旅,在獨特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觀設計下,於歐洲汽車市場上創造不小話題,且銷售表現也相當出色。因此就算是都會Crossover,也不再屈於既有的設計框架,求新求變的另類造型將成為未來新主流。



日前英國MITSUBISHI總裁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一款目前歐洲市場暢銷的B-segment級距Crossover原廠正在考慮發展中。因為在2014年時MITSUBISHI挖角原本在NISSAN Juke開發團隊中的資深設計師Tsunehiro Kunimoto,並讓他到德國法蘭克福設計工作室服務。在他過往的經驗與現行MITSUBISHI資源下,讓原廠慎重考慮發展都會Crossover的可能。

在MITSUBISHI發展重心漸漸轉移到SUV市場後,欲開發更多的銷售陣容對MITSUBISHI來說也是合情合理,現在MITSUBISHI也有了新世代「Dynamic Shield」設計語彙,讓車輛外貌更動感且加深視覺印象,相信用在都會Crossover車款上,也更能創造話題。而這樣的設計走向就如同NISSAN Juke一樣,從剛開始的不習慣到最後成為潮流指標,MITSUBISHI想要的就是這種感覺。

而說到都會Crossover相信不少人會想到現行ASX(日本市場稱為RVR、美國Outlander Sport)。但其實ASX的尺碼相當尷尬,在車長約4300mm設定下達不到C-segment,卻也沒有B-segment的俐落身型。因此研判預計2016年登場的新世代ASX,在車身尺碼方面勢必會有所增長,好讓這款新都會Crossover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車訊]MITSUBISHI Concept:順應小排氣量節能趨勢,MITSUBISHI ASX英國增加新1.6L渦輪柴油動力
AUTONET記者:張振群(07/23/2015)

MITSUBISHI ASX也就是日本市場的第三代RVR、美國販售的Outlander Sport,其4295×1770×1625mm、軸距2670mm的車身尺碼設計下,展現都會Crossover的靈活特性。雖然台灣也曾在2011年底導入販售,但由於反應不佳現在已經退出台灣市場的銷售陣容。不過美國、歐洲等地卻是漸入佳境且銷售成績不俗,並在2015年相繼增加新動力可選。


繼2015年2月美國銷售的MITSUBISHI Outlander Sport增加2.4L MIVEC直列四缸汽油引擎(168hp),來滿足美國消費者對動力的需求後。日前英國市場的ASX,也宣佈導入新引擎可選,且還是排氣量更低的1.6L規格,並以渦輪柴油引擎設定提供足夠的扭力表現,契合6手排變速系統達到排汙更低,且更省油的雙重優勢。

MITSUBISHI表示這具1.6 Di-D Turbo-Diesel直列四缸渦輪柴油引擎,在排氣量1560c.c.的設定下具備112hp/3600rpm最大馬力,以及27.5kgm/1750tpm峰值扭力輸出,搭配6速手排變速系統不僅擁有21.7km/L的平均油耗成績,其二氧化碳排量更只有119g/km(皆為2WD車型),並通過歐盟EURO 6的排放法規。


而目前英國販售的MITSUBISHI ASX,所有動力皆符合EURO 6規範,包括當提到的1.6 Di-D Turbo-Diesel,還有過往排氣量(2268c.c.)較大的2.2L Turbo-Diesel渦輪柴油引擎(147hp、36.7kgm),以及排氣量1590c.c.直列四缸汽油引擎(115hp、15.7kgm)。而除了1.6 Di-D Turbo-Diesel,以及2.2L Turbo-Diesel有4WD車型可選外,其餘ASX都是前輪驅動設定。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首 | | |



Powered by XOOPS 2.0 © 2001-2008 The XOOP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