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恭喜您是本站第 1729340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主選單

Google 自訂搜尋

Goole 廣告

隨機相片
IMG_00068.jpg

授權條款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忘了密碼?

現在就註冊!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發表限制: 非會員 可以發表

發表者: 冷日 發表時間: 2011/7/28 7:38:11
日期:2011/07/27

原本由Fit衍生的休旅車型Fit Shuttle預計在3月17日發表,但不巧遇上3月11日東北大地震的影響而延期,Honda經過努力的復原工作之後,終於在比當初預定晚了三個月後真正發表上市。原本Fit即以高效率的空間使用而著名,如今這部身為Honda史上最暢銷小車的休旅版本Fit Shuttle,要讓我們見識它有著怎樣更上層樓的表現。

Fit Shuttle車如其名,是以Fit為基礎將車身拉長、提昇休旅功能用途的版本,車寬(1695mm)及軸距(2500mm)都與Fit相同,僅車長增加了510mm。「Shuttle」的「副車名」曾使用於三代及四代的Civic旅行車,為Honda旗下房車衍生休旅版本的專用副車名(如今此名也是時隔多年之後再度復活)。

動力來源與Fit完全相同、有1.5公升汽油引擎以及1.3公升油電混合(hybrid)兩種,由於Fit的油箱原本就是配置於前座下方的中央佈局方式,因此非常容易衍生休旅版本,另外,Fit Hybrid除馬達以外的其他電力元件(電池、控制器)都設置於行李廂底下,因此也很方便Fit Shuttle Hybrid採用加長後懸的方式來擴大承載空間。

因此,行李廂底下的收納容量為汽油版本94公升、油電版本21公升(但也因此,油電版本的前後配重59:41略優於汽油版本的62:38),除了底板下的容量差異之外,行李廂其餘所有空間都完全相同。後座立起時的行李廂深度為1020mm、放倒時則為2000mm,行李廂室內全高也有945mm。

由於Fit Shuttle是把Fit後部予以休旅化、提昇載物空間的版本,因此令人很關心它開起來的感覺是不是會有什麼不一樣,事實上,Fit和Fit Shuttle的行駛性能完全是兩回事。根據Honda研發工程師所言,Fit Shuttle在整體尺寸上比Fit大了一級,因此也比Fit更具高級感,而做為車型基礎的Fit原本完成度就很高,在Fit Shuttle再經改良之後,這完全是可以想像得到的成果。

Fit Shuttle並不只是把Fit的車身拉長而已,後半部車身也追加了一連串的強化措施:後懸吊接合處剛性提昇36%、車身全體剛性提昇11%,前後懸吊的阻尼衰減力以及彈簧設定也都再經過最佳化處理。在靜肅性方面,三角窗部分的玻璃加厚、地毯增加隔音墊片,全車車柱內追加隔音材料、門板內追加吸音材料等,至於油電版本則還有後內輪拱變更材質、A柱及引擎蓋裡追加吸音材料等。

在日本當地選擇油電版本的訂戶高達九成,大大超乎原廠最初的預期!


車身變大、加上種種的強化,讓Fit Shuttle比Fit重了70公斤,為了防止油耗因此增加,汽油版本減少引擎內部摩擦力以防止煞車重拖效應、並提昇空力性能等,油電版本則是提昇油電系統的運行效率。

實際開起來的行路感確實有所升級:由於Fit是迷你車,因此行駛時難免會有些不安定的舉動,然而Fit Shuttle開起來就完全沒有那種躁動感、而是整部車都穩穩地貼地行駛。無論汽油版本或是油電版本的動態表現都令人印象深刻,油電系統也並非明顯強調馬達輔助,無論選擇哪種版本,其性能都相當於1.5公升的旅行車。

過彎性能即如前述,動態非常安定、貼地,操作方向盤時的車輪反應也很穩定。乘坐舒適性則是汽油版本略勝一籌,這大多來自原廠選用輪胎的關係,油電版本採用Michelin抗磨耗輪胎,輾過路面段差時會有明顯突然彈跳的狀況;但若要講抗噪能力,那又是油電版本較佳,想必是更多的各種隔音材料所帶來的成果。

油電版本和汽油版本的入門價差約為20萬日圓,油耗則大致相差在5~10km/L之間(以兩者的油耗差距,大約要行駛8~9萬公里以上、才能把價差抵回來),由於日本對於節能環保車款有稅制上的優待,因此這20萬日圓左右的價差大概可以說是打平了,不然對所設定的消費者來說也並不是一筆小錢。

由於Fit不但強調節能環保表現、又是日本最暢銷車款之一,因此Honda將它視為市場主力產品,追加Shuttle休旅版本之後,不但更加實用,一連串的車體強化也讓操控性能更加沉穩,大量的隔音材料則讓Fit Shuttle開起來一點也不像廉價小型車,必然能讓Fit車系更為熱門。

■試駕感言~Fit完全進化型
如今,Fit Shuttle在日本接單壓倒性多數為油電版本,這關鍵不只在價格方面,而是日本人的環保意識已經普遍提高所致;但若冷靜想想,考量承載空間、乘坐舒適性等方面,筆者還是對汽油版本的評價比較高。

內容圖示
url email imgsrc image code quote
樣本
bold italic underline linethrough   












 [詳情...]
validation picture

注意事項:
預覽不需輸入認證碼,僅真正發送文章時才會檢查驗證碼。
認證碼有效期10分鐘,若輸入資料超過10分鐘,請您備份內容後,重新整理本頁並貼回您的內容,再輸入驗證碼送出。

選項

Powered by XOOPS 2.0 © 2001-2008 The XOOP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