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發表限制: 非會員 可以發表
![]() |
「進口證明」清楚地標明「Made in Japan」的產地,我們確定第二代Swift確實是日製產品而非市場傳聞的「印度製造」!日製品質再加上極具競爭力的售價,這款進口小車將成為2011年台灣汽車市場的震撼彈!
次所試駕的車型是最頂級的「GLX」級距;它配置了6SRS、Keyless免鑰匙起動系統與恆溫空調,新車售價為62萬元。入門的GL車型雖然少了前述的豪華配備(僅配置雙前座氣囊),但包括15吋輪圈、方向盤四向調整與駕駛座椅高低可調等裝置,依然列為標配,價格則為58萬元。
不是編輯部在「崇洋媚外」,而是「Made in Japan」的品質就是比國產汽車好!這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不想做。不只是汽車;包括筆記型電腦、手機等,「純日製」產品的用料就是比較講究,尤其在售價相當的前提下,New Swift的發表將對同級國產車型甚至是同屬進口的Mazda2、Ford Fiesta等車款,形成極大的壓力!「Suzuki做得到、為何你們價格就壓不下來?」這便是編輯部在一開始就說New Swift是震撼彈的原因。
新車進化當然得先從自己比起!從「新舊車身比較表」可以看出New Swift可說是全面放大,攸關後座乘坐空間的軸距更是增加了50mm之多!在實際試乘後發現這5公分雖然不會讓New Swift後座變得寬敞、但至少以身高175公分的乘客為例,坐在後座是沒有壓迫感的。不論視覺壓力或是肢體壓力都沒有!這是新舊車款之間最大的差異。
New Swift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除了車身線條與上一代車型十分神似之外,其它的硬體設計也都十分就手,完全不須摸索就可以直接上手!這便是Suzuki在小車領域能夠長領風騷的原因,「用料實在、設計就手」可說是Suzuki車系的特色。
為了因應亞洲地區的特殊需求,引進國內的New Swift並未配置「歐規車型」的1242c.c.「K12B」引擎,而是昇級了排量更大、扭力峰值更高的「K14B」設定。與先前的1.5升引擎相較下,雖然排氣量降低了,但最大馬力增加、油耗降低且最重要的是K14B採用「正時鏈條」設計,New Swift車主再也不必每7萬公里花大錢更新「正時皮帶」。
從引擎室中可以看到為了符合愈來愈嚴苛的環保法規,New Swift所配置的K14B改用了「四合一不銹鋼頭段」,其下緊接著觸媒轉換器,不銹鋼材質極為耐用、且其內壁較傳統的鑄鐵材質更為光滑,對於車輛排氣更有幫助。而位置前移的觸媒則可以縮短達到工作溫度所需的時間,對於降低排汙也有更大的助益,這些都是K14B引擎新近修改的地方,而非沿用2007年發表時的舊設計。
![]() 與上一代偏陽剛的特性相比,新Swift已蛻變成一部中性小車,不論男女都可找到喜歡它的元素。 |
就目前台灣市場而言,Toyota Yaris是這個級距的銷售龍頭,頂級的1.5S車型報價高達63.5萬元,已經比New Swift的頂級車型還貴!而就60萬的價格帶而言,操控最好的非Mazda2莫屬!且其車體設計理念同屬最新世代,因此是New Swift最為門當戶對的對手。
高頂的Yaris擁有最寬敞的車艙,而重心最低的Mazda2則最富有駕駛樂趣,New Swift剛好介於兩者之間;它有足夠的車艙空間(行李廂則稍嫌小了些)、精準而輕盈的轉向反應也讓駕駛人信心十足!我們曾經提過;現時的車款都應配置「四向可調」方向盤,或許駕駛人使用的機會不多;但它卻可以看成「車廠誠意指標」!如果連這個都要省、那看不見的地方肯定「省很大」!
令人滿意的是,New Swift除駕駛座高低可調外,方向盤的四向調整功能也依然健在、沒有被閹割!可較可惜的是前座下方並未設置「小抽屜」;這對上車就換鞋的女性駕駛人會非常的方便。而New Swift的後座並無法像Yaris那般可前後移動(打平時椅墊甚至會下沉、藉以提供平整的載貨空間!),這都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此次所試駕的為頂級的GLX車型;包括全車6氣囊、Keyless以及恆溫空調都是標準配備。而編輯部覺得最實用的配備莫過於音響的「USB in」外接音源功能,只要將隨身碟插入排檔座前方的USB插座,就可以透過音響主機播放MP3樂曲。
就如同前文所提到的,New Swift所配置的K14B引擎屬於「後期改良型」,除了排氣系統不一樣、引擎壓縮比也高達10:1(原本僅為9.3)!因此馬力輸出雖然不到100匹、但扭力峰值卻可達13.3kgm的水準,佐以輕盈的車身與疏齒比的四速變速箱,讓其擁有非常輕快的起步加速表現。因為試乘車尚未提關、因此我們只能在台北港附近小試一下New Swift的能耐,結論令人驚訝;以這樣的價格帶、New Swift所表現的性能與配置,上市之後恐將難有敵手!
從「車系配備一覽表」中可以看出,New Swift有入門的GL以及頂級的GLX兩種車型,此次所試駕的車款為配置「四輪碟煞」的GLX級距,佐以升級至185/55R16的高性輪輪胎(上一代Swift僅配置15吋輪胎),整體行路表現可說是「硬朗中帶著舒適」、「雖有側傾但依然信心十足」的高水準!高速過彎時它不會像硬朗的Mazda2那般,出現極度運動化的「橫向跳動」。
而溫和行駛時、不論加速力道或是方向盤的輕盈度,也和Yaris不相上下!輕盈的轉向佐以硬朗的懸吊設定,New Swift的車身重心雖然較高,但操控表現卻是數一數二!它是一部中性的小車;不論男女都可以找到喜歡它的元素。這在同級對手中可說是很難得的特性,可見得New Swift此次的改款動作可說相當成功。
■試駕感言~超高C/P值的都會小車
Suzuki車系在台的銷售政策一向走高C/P值路線,這從先前居高不下的市佔率就可以看出台灣消費者對其的喜愛!現在除原本的「物美價廉」特色外,還多了新任總代理的用心經營,可以預見的,不僅是允文允武的New Swift,今年將有更多的消費者改投這家日本車廠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