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發表限制: 非會員 可以發表
January 17, 2011 by 徐祖德
Filed under New, 試車報告
愛車男士是否都嚮往開篷超級跑車?也許。然而,較值得深究的是偏愛的理由。
敞開車頂,有如解除束縛;腳踏油門,彷彿成了泠風的駕馭者;抃風舞潤之間與大自然渾然成一,分外令人神怡心曠;也許,這就是愛開篷跑車的標準理由。要解釋男人這份愛慕,當然不用訴諸精神分析之父佛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經卷,因為現代消費模式已告訴我們,駕著一輛開篷跑車招遙過市的車主,自然希望途人欣賞座駕之餘,亦向車主投以豔羡目光,更可況是一輛售價不菲的開篷超級跑車哩。
自從有了輕量化與硬度兼備的鋁合金車架技術之後,動輒數百匹的超級跑車便有了強化骨骼,以應付開篷後所需的抗扭能力;一下子,開篷版都成了多款超級跑車的指定動作,這輛奧迪第一款超跑R8亦不例外。
今次測試的R8 Spyder,引擎屬5.2公升V10最高型號。可以大膽講句,沒有開了篷的車是醜陋的,不過因為關了篷頂而變得笨鈍的卻大有「車」在,尤其是採用軟篷設定的開篷車。是的,我一向對軟篷都帶有偏見,雖然摺合時比硬頂開篷省位,但關篷後的外觀總有點牽強附會。

R8 Spyder的底盤、引擎及部分硬件均取材自同集團的林寶堅尼Gallardo。
至於這輛R8 Spyder雖然仍未能盡善,但軟篷的輪廓與車身亦不至方枘圜鑿;整體來說,關了篷的樣子始終不及普通版,不過只要啟動開篷機關,19秒後便可扭轉乾坤。論設計,R8 Spyder也許未能跟如刀削偏鋒的「林寶」,又或綺靡玲瓏的「拉利」等量齊觀,但那樸質及貫徹家族臉譜的線條,卻足以令街上的女士們暗地尖叫。
拜剔透的LED頭燈組所賜,啟動後有如把原本蟄伏的R8 Spyder喚醒過來。作為一輛開篷車,尤其是超級跑車類別,若開篷行駛時導入車廂內的氣流過多,是一件非常掃興的事,可幸R8 Spyder就算駛上高速公路,車廂亦不至狂風大作,好讓濃妝豔飾的女士們,亦不用擔心開篷後被弄得鬢亂釵橫。遺憾是在欠缺座椅肩膀暖風系統的情況下,就不宜在寒冷天氣下開啟軟篷了。
大勢所趨,抵港的R8 Spyder以R tronic半自動波箱型號為主,雖然操作上跟法拉利F1波箱或林寶堅尼E-Gear波箱大同小異,但對於未開過半自動波箱的駕駛人來說,在停車起步方面則需要一點適應時間。我認為一副賽車化半自動波箱最佳的演繹方式,是利用軚盤後方的撥片作加減轉檔;R8 Spyder的初段油門反應不像一般超級跑車那種神經質,但平順不了多久,只要轉速突破3,000大關,便會感受到一股如狂牛的蠻力從後湧至。
以狂牛來形容這股蠻力,除了是因為奧迪車系首次擁有這股強大推力之外,亦與這副源自林寶堅尼5.2公升V10的「小牛」心臟有關。置身R8 Spyder的車廂,仍然感受到那份傳統德國的工緻與操控,恰好的金屬飾件,讓車廂滲出絲絲冰冷氣氛。槃旋於彈指之間,引擎的排氣聲卻帶著一把意大利口音,這種德意交合的駕駛感,雖然是欠了一點性格,但卻多了一份混血兒的美。
在一遍合併潮之下,過往的讎敵冤家或互不相干的車廠,現在已有很多合作發展的機會。有人喜歡此舉能分攤開發成本,從而降低汽車售價,亦有車迷討厭在技術共用之下,汽車已變得沒了個性。作為奧迪旗下第一輛開篷超級跑車的R8 Spyder,骨子裡是以林寶堅尼Gallardo為發展藍本,再配以德製外衣及技術調校而成,既有意國的豪邁激情,亦包含德國的實用工整與烈燄剛陽的操控感,欣賞與否,就要看君偏好豐富的「民族色彩」或是近乎無瑕的混血兒罷。
優點
• 開篷後,就算駛上高速公路,車廂亦不會狂風大作。
• 超跑的激情,如房車般容易駕馭。
• 售價合理。
缺點
• 波棍下方的功能鍵,在行車時較難選按。
評審環節 | 以10為滿分 |
外形及設計 | 9.0 |
設備 | 8.5 |
造工 | 9.5 |
性能 | 9.5 |
操控 | 9.5 |
安全 | 9.5 |
物有所值 | 9.0 |
2011 Audi R8 Spyder 5.2 FSI quattro規格表
引擎形式:V10 DOHC 40V
汽缸容積:5,204c.c.
最大馬力:525bhp@8,000rpm
最大扭力:54.1kgm@6,500rpm
傳動形式:中置引擎‧四輪驅動
傳動系統:6前速半自動配+/-轉檔
懸掛系統:前雙搖臂/ 後雙搖臂
制動系統:前通風碟/ 後通風碟
長x闊x高:4,434 x 1,904 x 1,244mm
軸距:2,650mm
極速:313km/h
0-100km/h:4.1s
售價:$2,669,000
查詢:2528-1862 (Audi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