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發表限制: 非會員 可以發表
發表者: 冷日 發表時間: 2004/9/17 13:37:27
和泰被批未召回ALTIS
汽消會指空調臭味疑戴奧辛 車商嚴正否認
【李姿慧、高麗玲╱台北報導】國內豐田汽車ALTIS 1.8的車主要注意了,去年十月前出廠的十六萬輛ALTIS 1.8轎車,因車內散發酸臭味於今年五月遭召回,台北縣消保官及汽車消保會指那酸臭味疑似是可致癌的戴奧辛;他們又批評豐田代理商和泰公司未落實五月的召回行動,其間只替一千三百多輛更換零件,要求和泰在下周二前大幅刊登廣告通知車主召回訊息。
追查臭源
消保官及汽車消保會今年四月起陸續收到一百五十多人投訴和泰汽車生產的豐田ALTIS 1.8轎車冷氣空調出現難聞的酸臭味;北縣消保官於五月二十一日要求和泰全面召回檢修,但事後卻不斷有消費者投訴未接到召回通知,懷疑召回作假。
後揚聲器散發微量戴奧辛
汽車消保會理事長賴鼎元昨表示,他與北縣消保官一同前往勘察問題車輛時發現,在太陽高溫下曝曬半小時後,車內的後揚聲器板及音響板處就會出現酸臭味,該臭味與戴奧辛類似,而經簡易測量儀器檢測,發現該等配件散發微量戴奧辛。
北縣消保官陳坤榮表示,五月二十一日要求和泰召回二○○三年十月以前出廠的問題車輛換新零件,昨天才發現和泰應召回ALTIS 1.8十六萬輛中,僅一千三百多輛有更換零件,其餘僅進場保養、並無更換問題面板,甚至部分只是在後揚聲器板上塗一層透明漆。
消保會督導組長劉清芳表示,將要求和泰下周二前,以與當初賣車時相同的廣告篇幅刊登召回問題車的訊息,並以掛號信通知每位車主。
和泰稱接著劑異味非毒氣
和泰副總經理黃正義昨回應說,該公司早前確實未以掛號信通知車主,目前正研擬如何擴大通知及召回的辦法。他強調:「公司嚴正否認後揚聲器板、音響板會散發戴奧辛。和泰經檢測發現是後揚聲器板等接著劑,經高熱或與溼氣雜味混合後,由冷氣空調吸收送風後可能產生的異味,並非有毒物質。」他並表示,只要是去年十月前出廠的車子,如有相關問題,均可回廠免費檢修。
賴鼎元對此則表示,若和泰不認同汽車消保會的檢測結果,可要求法官鑑定,並請環保人員用高科技儀器測試,驗證是否為戴奧辛。
台北榮總毒物科主治醫師蔡維禎表示,汽車車廂是一個密閉空間,如車內有戴奧辛,會嚴重危害人體、傷及免疫功能、神經系統等,還可能致癌。
召回事件不影響中古車價
【江婉如╱台北報導】絕大部分的中古車商都不清楚和泰汽車的疑似零件含戴奧辛召回事件,業者普遍認為,消費者很健忘,一般若被召回的汽車暇疵不大,對後續車價沒有影響;但若會危害人體健康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才會令車價下跌。
危害人體才會跌
台北龍陞汽車公司的業務黃文江表示,公司內沒人聽過這件召回事件,二○○三年出產的ALTIS 1.8轎車,目前在中古市場售價約三十八萬元起,若證實會嚴重損害身體,那「屆時起碼會再跌價近五萬元」。
其它中古車商則多半認為和泰汽車的品牌形象很好。上穩中古汽車的王老闆表示:「除非問題大到會死人,才沒人敢買,否則一般車子發生召回事件,不會影響行情。」
報你知
囤積戴奧辛會致癌
台北榮總毒物科主治醫師蔡維禎表示,垃圾、塑膠或含氯物質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多氯二聯苯等二百多種有毒化合物,這些有毒物質通稱為「戴奧辛」(dioxin)。
戴奧辛會隨著降雨掉落到土壤或溶於水中,動物和魚類攝取後會累積在脂肪層,人類再吃這些動物,就會囤積到人體器官中。戴奧辛會導致肝臟與免疫系統的損害,孕婦易流產及產下畸型兒,還可能致癌。
TOYOTA汽車召回資訊
召回款式:2003年10月前出廠的ALTIS 1.8
召回時間:即日起開始,無截止日期
通知方式:和泰公司9月21日前將大篇幅刊登廣告公告並以掛號信通知車主
和泰宣稱的召回原因:後揚聲器板等的接著劑,經高熱或與溼氣混合後,由冷氣空調吸收送風後,可能產生異味
召回檢修:將全面更新材質的後揚聲器板及提供消除冷氣異味的服務
客服專線:0800-221345
資料來源:和泰汽車公司
交部擬監督召回辦法下月實施
【徐琳舒╱台北報導】國外車輛召回案例頻傳,但國內召回效率不彰,逢甲大學交通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克聰昨批評政府「沒有建立監督召回機制」,他建議應由消保會主導,建立功能小組,一有召回案例,小組就介入監督。
學者籲組監督團體
李克聰也建議消保會定期評鑑車商,就像「衛生局抽驗生魚片」並公布結果,供民眾參考。李克聰表示,美、日都是以類似消保會的團體主導召回作業,還有學者專家加入,並由具公信力的專業民間團體監督,一旦召回作業有瑕疵,會立即對外公布,該業者的評等會大幅降低。
李克聰建議,政府可扶植車測中心等團體來扮演此角色,「但在過渡時期,政府仍須介入。」
交通部研擬中的「汽車安全性調查及召回改正監督辦法」,預計下月完成。交通部路政司長李龍文表示,即使該法規尚未實施,只要車輛瑕疵影響行車安全,交通部會請車輛測試中心監督車商召回。
業者違規將罰150萬
李龍文說,如車商未依規定召回,將可依《公路法》和《消費者保護法》處罰,最高可處一百五十萬元罰鍰。
汽消會指空調臭味疑戴奧辛 車商嚴正否認
【李姿慧、高麗玲╱台北報導】國內豐田汽車ALTIS 1.8的車主要注意了,去年十月前出廠的十六萬輛ALTIS 1.8轎車,因車內散發酸臭味於今年五月遭召回,台北縣消保官及汽車消保會指那酸臭味疑似是可致癌的戴奧辛;他們又批評豐田代理商和泰公司未落實五月的召回行動,其間只替一千三百多輛更換零件,要求和泰在下周二前大幅刊登廣告通知車主召回訊息。
追查臭源
消保官及汽車消保會今年四月起陸續收到一百五十多人投訴和泰汽車生產的豐田ALTIS 1.8轎車冷氣空調出現難聞的酸臭味;北縣消保官於五月二十一日要求和泰全面召回檢修,但事後卻不斷有消費者投訴未接到召回通知,懷疑召回作假。
後揚聲器散發微量戴奧辛
汽車消保會理事長賴鼎元昨表示,他與北縣消保官一同前往勘察問題車輛時發現,在太陽高溫下曝曬半小時後,車內的後揚聲器板及音響板處就會出現酸臭味,該臭味與戴奧辛類似,而經簡易測量儀器檢測,發現該等配件散發微量戴奧辛。
北縣消保官陳坤榮表示,五月二十一日要求和泰召回二○○三年十月以前出廠的問題車輛換新零件,昨天才發現和泰應召回ALTIS 1.8十六萬輛中,僅一千三百多輛有更換零件,其餘僅進場保養、並無更換問題面板,甚至部分只是在後揚聲器板上塗一層透明漆。
消保會督導組長劉清芳表示,將要求和泰下周二前,以與當初賣車時相同的廣告篇幅刊登召回問題車的訊息,並以掛號信通知每位車主。
和泰稱接著劑異味非毒氣
和泰副總經理黃正義昨回應說,該公司早前確實未以掛號信通知車主,目前正研擬如何擴大通知及召回的辦法。他強調:「公司嚴正否認後揚聲器板、音響板會散發戴奧辛。和泰經檢測發現是後揚聲器板等接著劑,經高熱或與溼氣雜味混合後,由冷氣空調吸收送風後可能產生的異味,並非有毒物質。」他並表示,只要是去年十月前出廠的車子,如有相關問題,均可回廠免費檢修。
賴鼎元對此則表示,若和泰不認同汽車消保會的檢測結果,可要求法官鑑定,並請環保人員用高科技儀器測試,驗證是否為戴奧辛。
台北榮總毒物科主治醫師蔡維禎表示,汽車車廂是一個密閉空間,如車內有戴奧辛,會嚴重危害人體、傷及免疫功能、神經系統等,還可能致癌。
召回事件不影響中古車價
【江婉如╱台北報導】絕大部分的中古車商都不清楚和泰汽車的疑似零件含戴奧辛召回事件,業者普遍認為,消費者很健忘,一般若被召回的汽車暇疵不大,對後續車價沒有影響;但若會危害人體健康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才會令車價下跌。
危害人體才會跌
台北龍陞汽車公司的業務黃文江表示,公司內沒人聽過這件召回事件,二○○三年出產的ALTIS 1.8轎車,目前在中古市場售價約三十八萬元起,若證實會嚴重損害身體,那「屆時起碼會再跌價近五萬元」。
其它中古車商則多半認為和泰汽車的品牌形象很好。上穩中古汽車的王老闆表示:「除非問題大到會死人,才沒人敢買,否則一般車子發生召回事件,不會影響行情。」
報你知
囤積戴奧辛會致癌
台北榮總毒物科主治醫師蔡維禎表示,垃圾、塑膠或含氯物質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多氯二聯苯等二百多種有毒化合物,這些有毒物質通稱為「戴奧辛」(dioxin)。
戴奧辛會隨著降雨掉落到土壤或溶於水中,動物和魚類攝取後會累積在脂肪層,人類再吃這些動物,就會囤積到人體器官中。戴奧辛會導致肝臟與免疫系統的損害,孕婦易流產及產下畸型兒,還可能致癌。
TOYOTA汽車召回資訊
召回款式:2003年10月前出廠的ALTIS 1.8
召回時間:即日起開始,無截止日期
通知方式:和泰公司9月21日前將大篇幅刊登廣告公告並以掛號信通知車主
和泰宣稱的召回原因:後揚聲器板等的接著劑,經高熱或與溼氣混合後,由冷氣空調吸收送風後,可能產生異味
召回檢修:將全面更新材質的後揚聲器板及提供消除冷氣異味的服務
客服專線:0800-221345
資料來源:和泰汽車公司
交部擬監督召回辦法下月實施
【徐琳舒╱台北報導】國外車輛召回案例頻傳,但國內召回效率不彰,逢甲大學交通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克聰昨批評政府「沒有建立監督召回機制」,他建議應由消保會主導,建立功能小組,一有召回案例,小組就介入監督。
學者籲組監督團體
李克聰也建議消保會定期評鑑車商,就像「衛生局抽驗生魚片」並公布結果,供民眾參考。李克聰表示,美、日都是以類似消保會的團體主導召回作業,還有學者專家加入,並由具公信力的專業民間團體監督,一旦召回作業有瑕疵,會立即對外公布,該業者的評等會大幅降低。
李克聰建議,政府可扶植車測中心等團體來扮演此角色,「但在過渡時期,政府仍須介入。」
交通部研擬中的「汽車安全性調查及召回改正監督辦法」,預計下月完成。交通部路政司長李龍文表示,即使該法規尚未實施,只要車輛瑕疵影響行車安全,交通部會請車輛測試中心監督車商召回。
業者違規將罰150萬
李龍文說,如車商未依規定召回,將可依《公路法》和《消費者保護法》處罰,最高可處一百五十萬元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