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
|
恭喜您是本站第 1729327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
|
|
|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發表限制: 非會員 可以發表
發表者: 冷日 發表時間: 2009/7/3 7:57:53
 |  |  |
 |  |  |  |  |  | | VW Passat CC 2.0TDI登台後對手為何?本文將為各位讀者近一步分析。 |
| |  |
 |  |
雖然以其車名角度切入,Passat CC歸屬於VW旗下Passat車系中成員,但如同先前AutoNet所進行的試駕報導內容所介紹般,Passat CC藉由車身造型與底盤調校的重新設計,與傳統Passat四門房車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加上導入台灣車市後,總代理太古標達汽車因加諸了豐富配備,而較Passat車型大幅上揚的車價定位,讓Passat CC於台灣車市內的對手,也與Passat有所差異。
|
對手鎖定 與Passat車系約莫介於新台幣130-150萬間的價格帶相較,攤開Passat CC在台銷售的三大動力車型,價格介於178萬至208萬間,鎖定的對手層級當然也全面上抬,如果要嚴格的以Passat CC界定的「四門Coupe」身分論,Passat CC直接對手難尋,M-BENZ CLS或PORSCHE Panamera等考量價格因素,非在Passat CC所及的火力範圍內,因此直接以價格論,最合適的對手,還是如AUDI A4、BMW三系列、M-BENZ C-Class三大德系對手,與INFINITI G Model與LEXUS IS車系為主。
以此次試駕的Passat CC 2.0TDI車型找尋出上述車型的相對應動力規格,出現了如AUDI A4 2.0TDI、BMW 320i、M-BENZ C200K Classic、INFINITI G37 Sedan與LEXUS IS250等,Passat CC 2.0TDI如何在列強環伺的戰局中取得優勢?下文分曉。 先以三款與Passat CC 2.0TDI相同德系身分的對手而言,從外型而論,以四門Coupe此設計思維打造出的Passat CC 2.0TDI,造型上的特殊性與注目度以筆者角度出發,的確佔有優勢,較一般三廂四門房車更具跑格的線條、更為低矮流線的車身比例,讓Passat CC 2.0TDI行駛於道路上,就是有著一股獨特,若以視覺感受評斷,Passat CC 2.0TDI絕對足以壓倒對手。 同血緣間的較勁 但對於花上近兩百萬元購車預算的消費者,外型的滿足絕對不足,更需要的是品牌的價值、質感的鋪陳、駕馭的樂趣等,當然配備的豐富度,也是購車前需要考量的環節;對此,Passat CC 2.0TDI車上所掛上的VW廠徽,平心而論要與德系這1A2B之一線豪華品牌對抗,依舊有其壓力與差距,雖然從配備面切入,由於Passat CC 2.0TDI所對上的三款德系對手,皆為其所屬車系中的入門定位車型,因此於配備面自是無法與Passat CC 2.0TDI同場抗衡,也可清楚展現,以配備面的誠意彌補品牌定位上的差異,極有可能就是總代理太古標達引進Passat CC車系時心中的盤算。 回歸車輛本質面,巧合的,筆者對於此次Passat CC 2.0TDI對上的五輛對手,皆有試駕經驗,因此在上述的三款德系對手中,或許是因血統較為接近的緣故吧,Passat CC 2.0TDI有著與A4 2.0TDI較為接近的路感呈現,懸吊系統調校的反應多皆有著壓縮初段時較偏硬朗、大幅壓縮時較具Q感的特性,不過由於Passat CC 2.0TDI更配置了DCC可調式懸吊控制系統,加上更低的車身重心,於操控時的樂趣多出幾分選擇性與自信,但要加入行駛時的隔音、底盤紮實度等,A4 2.0TDI可能贏面較大。
AUDI A4 2.0TDI | 另外兩位德系對手,其中以駕駛樂趣著稱的BMW三系列成員320i,整體動力輸出明顯較Passat CC 2.0TDI差上一截,但那精準的轉向、人車一體的協調、後輪驅動的特質等,依舊讓320i具有著出色的競爭力,但如果買家著重於一般路面的直線衝刺或高速公路的帶步需求,Passat CC 2.0TDI其實表現也相當不俗。
BMW 320i | 至於M-BENZ C200K Classic,馬力與扭力輸出與Passat CC 2.0TDI相較各有擅場,但論舒適性,C200K Classic沉穩的行路性令人印象深刻,過人的撫洞能力於台灣不佳的道路品質中,給予了C200K Classic車室內的駕乘客一流的舒適保證,且在三星光環的豪華價值中,車室內的所有鋪陳質感依舊出色,或許於激烈操駕時不如Passat CC 2.0TDI來得硬派與富運動性,但撇開此點,C200K Classic的競爭力依舊難以匹敵。
 M-BENZ C200K Classic | 東洋派 高C/P值難以悍動 至於兩位日系對手,其中IS250藉由18吋輪圈規格的標準配置,帶來了相當硬派的路感回饋,以當初於台北市區與近郊山道的試駕經驗,頗為顛簸的路感與難以與靈活劃上等號的操控水準,動態表現的確還有著進步空間,不過那18吋輪圈與較為硬朗的懸吊系統所抑制出色的彎道側傾,對於駕駛信心的提供,還有那難以比擬的視覺滿足,更進一步省卻了改裝預算。而在IS250的車室內,一派的LEXUS式豪華鋪陳,與Passat CC 2.0TDI那嚴謹的德式內斂手法大相逕庭,各有擁護族群,但大量使用金屬飾版的IS250,可能較為符合台灣消費者的炫目胃口。
LEXUS IS250 | 至於G37 Sedan,以其搭載的動力規格,可說是此次同場競逐的六台車款中動力/價格比中具有最高C/P值的車款,配備與車室內的質感鋪陳也相當具有競爭力,如果買家可撇開對於品牌的堅持,與稅金的負擔,G37 Sedan是筆者相當推薦的選擇。
INFINITI G37 Sedan | 決戰關鍵
經過與德系與日系對手間的比較,Passat CC 2.0TDI其實有著令人玩味的定位,與同樣來自德國三大高手過招,Passat CC 2.0TDI整體實力並非弱者,僅於品牌強度與整體細微的細膩度上稍微敗陣,而與一向強調超值身分的日系對手交鋒,Passat CC 2.0TDI則難顯其C/P值優勢,不過由於兩者原先於消費者的屬性上便有著一定分層,因此並無太過激烈的火力交手。 無論面對何等對手,筆者都須再強調一次,Passat CC 2.0TDI那獨有的造型魅力,絕對皆是最高的獲勝優勢,雖然沒有如CLS般強勁的品牌背書,但Passat CC 2.0TDI的實力依舊不容小覷,但如果可於價格上再稍微調整,Passat CC 2.0TDI的市場競爭優勢,可能會更形突出!
| VW Passat CC 2.0TDI | AUDI A4 2.0TDI | BMW 320i | M-BENZ C200K Classic
| LEXUS IS250 Sedan | INFINITI G37 Sedan | ●Price | 售價(新台幣/萬元) | 178 | 188 | 179 | 199 | 178-199 | 205 | ●Engine |
引擎型式 | L4 | L4 | L4 | L4 | V6 | V6 | 排氣量(c.c.) | 1968 | 1968 | 1995 | 1796
| 2499 | 3696 | 最大馬力(hp/rpm) | 170/4200 | 143/4200 | 156/6400 | 184/5500 | 204/6400 | 326/7000 | 峰值扭力(kgm/rpm) | 35.7/1750 | 32.6/1750
| 20.4/3600 | 25.5/2800 | 25.5/3800 | 36.8/5200 | ●Dimension | 全長(mm) | 4799 | 4703 | 4531 | 4581 | 4575 |
4750 | 全寬(mm) | 1855 | 1826 | 1817 | 1770 | 1800 | 1775 | 全高(mm) | 1417 | 1427 | 1421
| 1447 | 1425 | 1455 | 軸距(mm) | 2711 | 2808 | 2760 | 2760 | 2730 | 2850 | 車重(mm) |
1491 | 1495 | 1390 | 1505 | 1570 | 1684 | ●Chassis & Transmission | 傳動方式 | FF | FF | FR |
FR | FR | FR | 變速系統 | AM6 | CVT | S6 | S5 | S6 | S7 | ●Performance |
平均油耗(km/L) | 16.4(原廠數據) | 16.7(原廠數據) | 12.5(原廠數據) | 12.6(原廠數據) | 11.0(原廠數據) | | 0-100km/h(秒) | 8.6 | 9.4 | 9.8 | 8.8 | 8.4 |
5.9 | 極速(km/h) | 224 | 210 | 218 | 235 | 220 | 25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