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恭喜您是本站第 1729324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主選單

Google 自訂搜尋

Goole 廣告

隨機相片
P1110066.jpg

授權條款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忘了密碼?

現在就註冊!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發表限制: 非會員 可以發表

發表者: 冷日 發表時間: 2008/4/21 8:28:12
大白鯊現身—SUBARU第三代Impreza WRX STi噬路猛獸激情交鋒!(五)
AUTONET記者:葉毓中
與死對頭Evo.X相比,第三代Impreza WRX STi多出幾分競技意味。
第三代Impreza WRX STi的實力,不僅於自身車系歷史中足以留下光輝一頁,更加倍站穩其於性能車領域的堅強地位,無論於數據上或於實際駕成的感受比較,第三代Impreza WRX STi不僅有資格挑戰同級最強寶座,更有相當濃厚的機會越級往上挑戰,或許你認為我誇張,但只要你親身試駕,我敢擔保,你絕對會有七成以上的機會認同。

刻意調校下,三代Impreza WRX STi性能表現個性鮮明,對於本格派的車迷而言吸引力絕對不容小覷。

論及「比較」,不可避免的,終要與死對頭MITSUBISHI Evo.X一較高下,為了此「隔空」評比,我刻意從腦海中拉出去年10月於日本北海道的試駕經驗,雖然只有短暫的接觸,但Evo.X散發出的實力,的確有資格與三代Impreza WRX STi一搏長短。

身為死對頭的兩者,的確有著極為相似的規格,以日規車型相較,皆為2.0升渦輪增壓引擎配置、接近的動力輸出表現、同樣的四輪驅動設定、相同的WRC賽事優異成績背景等,一切的結果讓此兩者在所難免的成為了最值得尊敬的競爭對手,但競爭就是殘酷的,無論是站在消費者或是專業媒體的立場,兩者的勝負,都是備受矚目的!

雖然台灣引進的三代Impreza WRX STi為歐規車型,排氣量升級至2.5升,但動力輸出表現仍與Evo.X十分相近,不過以實際駕乘經驗而論,兩者的表現,卻又有那麼的不同…

不同?

的確,動力輸出各有擅場的三代Impreza WRX STi與Evo.X,輸出調校上的個性是有著一定差異的,就如同先前所述的,三代Impreza WRX STi渦輪開啟的狂暴,還是不減當年嗆辣個性,雖然經過修飾,但展現出的力道,依舊令人大呼過癮,且2.5升排氣量的底子,讓三代Impreza WRX STi渦輪開啟的表現,絕非所謂的「渦輪遲滯」,而是藉由渦輪開啟後,帶來更進一步的駕駛魅力;至於Evo.X,動力表現同樣不在話下,但在勁力的背後,多出了份線性,從低速至高速一氣呵成的加速快感,雖然少了份令人驚奇的「狂暴」感,但那直線上升的魅力,對於上手度與掌握性,也有其優點。

操控面,當初Evo.X受限活動流程的限制無緣盡情感受,但那優異的車身剛性、Q中帶韌的底盤懸吊設定,至今仍回味無窮,而三代Impreza WRX STi較偏競技取向的設定,雖於極限操駕時魅力無窮,但對於日常實用性的兼顧,倒稍欠缺全面性。

因此,兩者的比較,三代Impreza WRX STi以濃烈的競技風個性,相信可獲得本格派的死忠支持,而對於想要款全方位性能房車的車迷而論,Evo.X則是我的好建議。

Evo.X相較之下調校的較為線性,且Q中帶韌的底盤調校,較可兼具日常實用性。
內容圖示
url email imgsrc image code quote
樣本
bold italic underline linethrough   












 [詳情...]
validation picture

注意事項:
預覽不需輸入認證碼,僅真正發送文章時才會檢查驗證碼。
認證碼有效期10分鐘,若輸入資料超過10分鐘,請您備份內容後,重新整理本頁並貼回您的內容,再輸入驗證碼送出。

選項

Powered by XOOPS 2.0 © 2001-2008 The XOOP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