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恭喜您是本站第 1729862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主選單

Google 自訂搜尋

Goole 廣告

隨機相片
IMG_00104.jpg

授權條款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忘了密碼?

現在就註冊!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發表限制: 非會員 可以發表

發表者: 冷日 發表時間: 2015/5/19 8:24:10

Z2、X2都將陸續現身?BMW前驅大軍2017年蓄勢待發

BMW 2 Series Active Tourer,是原廠在2014年2月發表、品牌旗下的第一款前驅作品,其自正式登場以來、甚至還處於產品開發階段時,即受到車迷們的高度關注,因為它象徵著BMW這個來自德國巴伐利亞的豪華品牌,即將寫下歷史上的新頁。如果僅拿UKL底盤打造2 Series Active Tourer一款車,既顯得太過浪費,也不符合開發投入的成本效益,所以我們可以推測,未來將可在路上看到更多不符合「傳統」的BMW車款。

而據最新消息指出,包含2 Series Active Tourer在內 ,BMW在2017年之前,預計共會推出6款鑲著BMW藍白廠徽 、使用UKL底盤打造的前驅車型 (同屬BMW集團的Mini則不算入),並在動力系統方面,有極大機會搭載原廠開發的新世代3缸渦輪增壓引擎。下面文章U-CAR將會替各位網友進行統整,讓我們一起期待這些車款的到來吧!

第一輛:2 Series Active Tourer

  1. 海外上市日期:目前正在販售中

BMW 2 Series Active Tourer,是以2012年巴黎車展中推出的Concept Active Tourer概念車為基礎打造,是BMW麾下首款前驅車型;在2 Series Active Tourer正式問世之後,肩負著替BMW開拓新市場的重任,而首先要面對的對手,即是Mercedes-Benz的B-Class。

第二輛:2 Series Active Tourer 7-seater七人座


  1. 海外上市日期:預計為2015年中

Active Tourer 7 Seater七人座將以2 Series Active Tourer為造車樣本,並預計採用多連桿設計,同時使用混和式材質打造出更輕的車體結構,讓它更能夠符合都會代步使用,更重要的昰,它將會擁有第3排座椅,讓家庭買家能夠擁有便利的實用性。

第三輛:第2代X1

圖片來源:autoexpress
  1. 海外上市日期:預計最快2015年尾

預計在2年內進行大改款的第2代X1車系,將不再使用現行的四驅/後驅架構之底盤配置,而會改採BMW全新的UKL前驅底盤架構。在底盤架構變革之後,X1的車身尺碼將可能小於現行的第一代X1,而動力系統則預計採用與2 Series Active Tourer相近的設定。

第四輛:X2

圖片來源:autoexpress
  1. 海外上市日期:預計最快2016年中

和BMW X5與X6,以及X3與X4之間的血脈相連性一樣,X2將以第2代的X1為造車基礎,換句話說,兩輛車款都會共同使用BMW旗下的UKL前驅底盤打造。而從BMW的命名邏輯猜想,X2將會和X4與X6這些偶數SUV車系一樣,具有類似Coupe車型的絕美外觀。

第五輛:Z2

圖片來源:autoexpress
  1. 海外上市日期:預計2017年

同樣的,從命名邏輯上觀察,Z2是原廠定位在Z4之下的產品,預計除了車身尺碼較小之外,引擎輸出可能也會進一步降低。而傳聞原廠將使用UKL底盤打造Z2,使其成為一輛前驅敞篷小跑車。不過熱血車迷看到這裡也別失望,因為BMW有自信,即便是從後驅改為前驅駕構,在工程師的精準調教下,大部分的車主應該都不會注意到它不是一輛後驅車款。

第六輛:新世代1 Series

圖片來源:autoexpress
  1. 海外上市日期:預計2017年

在大改款第2代X1與全新X2加入UKL前驅家族後,下一世代的BMW 1 Series也預計隨之入列;改採新底盤後的新世代1 Series,車身尺碼將會比現行款來得更大,預計軸距將會超過2,567mm、比先前推出的5門版本Mini還要長。

內容圖示
url email imgsrc image code quote
樣本
bold italic underline linethrough   












 [詳情...]
validation picture

注意事項:
預覽不需輸入認證碼,僅真正發送文章時才會檢查驗證碼。
認證碼有效期10分鐘,若輸入資料超過10分鐘,請您備份內容後,重新整理本頁並貼回您的內容,再輸入驗證碼送出。

選項

Powered by XOOPS 2.0 © 2001-2008 The XOOP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