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恭喜您是本站第 1729658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主選單

Google 自訂搜尋

Goole 廣告

隨機相片
P1110160.jpg

授權條款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忘了密碼?

現在就註冊!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發表限制: 非會員 可以發表

發表者: 冷日 發表時間: 2015/1/22 2:42:02
AUTONET記者:張振群(01/22/2015)

時間也沒有距離很久,在2014年10月底時曾報導美國市場的BMW i8,因為原廠生產排程的限制,加上購買人數超過預期,讓新車成交價大漲6萬美金。但到了2015年再點進美國BMW官網一瞧,i8的建議售價不僅小漲800美元(原13.57萬美元),某經銷商的成交價格更直接喊到24多萬美元,掐指一算竟然多了10萬美元。



這事情發生在美國加州的Orange County,這輛在新車展間的i8上頭標示了2015年式以及14.745萬美元的車輛售價,不過下排的「Market Adjustment」(市場波動)因素,卻直接大方的標上10萬美元。也就是說要買下這輛現貨i8,車主就需要準備24.745萬美元的金額,才能將這輛i8開回家。而這一來一往之間已經快要是新車兩倍的價格。

而i8是BMW i-Series新車系的第二款作品,以節能為前提搭載Plug-in Hybrid(插電式複合動力系統),以TwinPower Turbo三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為首,搭配車頭的電動馬達,造就362hp綜合馬力以及58.1kgm扭力輸出,並具備47.6km/L平均油耗表現,以及49g/km二氧化碳排放量。但真正的節能主力,卻是放在有純電驅動以及增程車型的i3上。

因此,BMW的生產規劃就是將i3列為主要項目,但i8的市場反應卻超乎原廠預期,不僅美國缺車,中國、歐洲等地也都一樣,連台灣地區在2014年下單的i8,到了2015年1月中才交車。在物以稀為貴的前提下,讓i8的售價水漲船高,更讓部分經銷商有機可趁,造就極為昂貴且不合理的車價,但仍還是有車主願意買單,所以這樣抬價的問題才層出不窮。



內容圖示
url email imgsrc image code quote
樣本
bold italic underline linethrough   












 [詳情...]
validation picture

注意事項:
預覽不需輸入認證碼,僅真正發送文章時才會檢查驗證碼。
認證碼有效期10分鐘,若輸入資料超過10分鐘,請您備份內容後,重新整理本頁並貼回您的內容,再輸入驗證碼送出。

選項

Powered by XOOPS 2.0 © 2001-2008 The XOOP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