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恭喜您是本站第 1731381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主選單

Google 自訂搜尋

Goole 廣告

隨機相片
PIMG_00078.jpg

授權條款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忘了密碼?

現在就註冊!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發表限制: 非會員 可以發表

發表者: 冷日 發表時間: 2013/4/19 4:29:12
AUTONET記者:蔡致堅(04/18/2013)


在NISSAN高級品牌INFINITI旗下除了FX、JX、QX等車系外,G、M、EX三款車都和NISSAN有關連,因為EX35就是Skyline Crossover,當初之所以開發EX35,完全是希望能擴充產品陣容,然而3.5L排氣量要驅動將進1.9噸重的軀體,似乎就沒有G35來得輕快,也因此進化為EX37,排氣量增加200cc,馬力和扭力分別增加了29hp、2.2kgm,並換上七速自排變速箱,整體動態表現就明顯進入另一個境界。






從EX35轉換成EX37的過程中,原廠並沒有因此而進行外觀甚至配備上的修正,主要重點僅在於動力系統,也就是引擎和變速箱的替換,原本EX35搭載的VQ35HR 3498cc引擎,為CVTCS連續可變氣門正時系統,擁有298hp/6800rpm、34.8kgm/4800rpm的輸出功率,搭配五速自排後動態表現差強人意,加速起歩稍嫌力道不足,但進化成EX37後,心臟變成3696cc的VQ37VHR,並配備VVEL可變汽門揚程與正時科技,馬力一口氣突破300hp關卡提升至325hp/7000rpm,扭力也強化至37.0kg-m/5200rpm,並換上七速自排組合,在這樣的設計下果真有明顯進步,加速起步不再那麼吃力,尤其多了兩個檔位以及齒比重新設定後,動力銜接更顯綿密順暢,使得中高轉速的表現更為飽滿。




所以從台北市區前往仰德大道,碰到前方有龜速慢行的車輛,重踩油門貼背感出現後不稍多時便完成超越動作,隨後進入陽金公路,蜿蜒的山路正好可測試心動力和底盤的組合效果,搭配充沛的動力出入彎一氣呵成,車身側傾並不嚴重,但A柱角度過於傾斜以致於視野稍受阻礙。從方向盤回饋的路感相當明顯,感覺上宛如手就直接和路面接觸。隨後進入高速公路,至120km/h仍沒有風切聲,高速切換車道依舊平穩,再加速的力道充裕,也難怪原廠要替EX換顆心臟,因為比起EX35現在的EX37可謂肺活量大許多。動能表現外,官方數據的經濟性還算不錯,擁有高速13.6km/L、平均10.4km/L的油耗成績,或許這是可吸引消費者下手的賣點。





雖說EX37的尺碼為4630×1800×1600mm,嚴格來說應該頗為靈巧,但受到5.7m最小迴轉半徑的限制,若在狹小道路進行迴轉,恐怕得切個兩次方能完成,所幸「AVM 360°環景顯影系統」(鏡頭分別置於水箱護罩廠徽下方、車外後視鏡底座、後門鍍鉻飾板下方)幫了不少忙,可從中控台上的螢幕清楚辨識車輛四周障礙物。而軸距達2800mm車艙中控台幾乎和G車系共用上,乘坐性理應不錯,但似乎為了造型而犧牲部分空間,後座、行李廂的表現似乎能再進步,而電動摺疊後座倒是很貼心的設計,這點就替EX37加分。



實際上換了排氣量更大、輸出功率也更強的心臟後,的確讓EX37展現性能本色,且適合小家庭與單身者駕乘,然而在這高油價時代,大排氣量的EX37就顯得生不逢時,不過此乃非戰之罪,畢竟EX車系是INFINITI至少在2006年左右的規劃,當時應該沒人料到會發生金融與能源問題,進而影響EX37的後續發展吧!




內容圖示
url email imgsrc image code quote
樣本
bold italic underline linethrough   












 [詳情...]
validation picture

注意事項:
預覽不需輸入認證碼,僅真正發送文章時才會檢查驗證碼。
認證碼有效期10分鐘,若輸入資料超過10分鐘,請您備份內容後,重新整理本頁並貼回您的內容,再輸入驗證碼送出。

選項

Powered by XOOPS 2.0 © 2001-2008 The XOOP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