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恭喜您是本站第 1729772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主選單

Google 自訂搜尋

Goole 廣告

隨機相片
IMG_60D_00203.jpg

授權條款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忘了密碼?

現在就註冊!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發表限制: 非會員 可以發表

發表者: 冷日 發表時間: 2012/11/3 16:00:13
AUTONET記者:林維政(11/02/2012)

隨著最新F12世代BMW 6-Series於2011年上海車展及紐約車展中同步登場,性能車迷更加期盼的新一代M6則是於2012年2月間無預警亮相,並於不久前的BMW EXPO未來車展中首度與台灣車迷見面,其延續6-Series Coupe行雲流水般的優美外觀中、再換裝專屬空力套件及碳纖維車頂,不僅為其增添了不少霸氣,而車身上的M字徽飾更是不容錯認其蘊含在內的強悍實力。














而在日前由BMW台灣總代理汎德所舉辦的2012年精英駕駛訓練營活動當中,現場也有著兩輛M6亮相,因此AutoNet汽車日報試車組自然也當仁不讓、於屏東Pen Bay大鵬灣賽道中進行體驗,在活動中首先安排以M族軍團在超過時速100km/h的情況下、進行緊急煞車並變換車道的課程,在代號S63、排氣量4395c.c.的V8 TwinPower Turbo雙渦輪增壓引擎搭配M-DCT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的驅策下,以560hp/5750-7000rpm最大馬力與69.4kgm/1500-5750rpm峰值扭力全力衝刺,也讓我能夠先行感受到M6其強悍的加速實力,以及在緊急煞車變化車道時的精準反應。






不過這畢竟只是開胃菜而已,接下來由BMW原廠教練Klaus Heimerl駕著M135i在前、帶領著我們分別駕著M3、M5、M6及X6 M僅型完整的賽道體驗,當中最為刺激的部分,自然就是駕著M族最新戰將M6的部分,打開車門後坐上擁有多項電動調整功能的M款多功能座椅,手握著盤輻粗壯的M款三輻式跑車方向盤,調整好坐姿後,將引擎動力輸出、懸吊系統及轉向系統均切換至Sports Plus模式,不過在教練要求下、DSC電子車身動態穩定系統仍舊保持開啟,以確保在強大動力輸出下不會產生失控的狀態。






接著在Klaus Heimerl教練帶領下,將變速箱切換至S運動化模式、並以方向盤換檔撥片進行檔位控制,緩緩駛出PIT區域後教練便開始加速,在標準賽道路線下讓我得以體驗M6的實力,由於採順時鐘走向的大鵬灣賽道以右彎居多,並有著數個較為刁鑽的彎道,照理說以M6這樣身形較大的車款理應占不到太多便宜,不過M6在充沛的動力驅策下、在短短的加速路段中仍舊可在短時間內將三檔拉至斷油,接著重踩煞車後退入二檔、微含著油門入彎,此時雖可聽到輪胎小聲地進行抗議,不過整體之下仍舊有著相當穩定的反應,只要油門控制得宜、方向盤抓穩,就能輕鬆完成漂亮的過彎弧線。








過了Apex點後加深油門出彎,這時候可以感受到車尾稍微抖動後馬上恢復抓地力,當然儀錶內的警示燈不斷閃爍,提醒著我DSC系統正在作動,然而其介入時的反應並不會過於明顯或唐突,只是悄悄的將動力做出限制、以確保M6的車身能夠維持在應有的行進路線之上,而M6極為充沛的扭力輸出、在出彎時的加速反應也相當明顯,接連將二檔、三檔拉至斷油,接著再度重踩煞車殺入下一個彎道,明快的加速感受與M Servotronic轉向系統所提供的精準轉向反應,讓人簡直忘了這是輛身形不小的四人座GT跑車。







在Klaus Heimerl教練帶領之下,很快速且流暢的就完成了整圈賽道體驗,而接下來在眾家媒體都輪完後,則是由另一位油越野拉力賽場上退役的Claudiu David教練,駕著M6載著我們進行更為刺激的〝Hot Lap〞體驗,只見Claudiu David教練一出Pit區域便全油門加速前進,入彎前毫不猶豫的退檔、煞車,有些暴力的將車「丟」入彎內,此時更刻意地加深油門、反打方向盤做出漂亮的動力滑胎,在後輪放肆尖叫下,以狂野的路線跑完整圈賽道,讓所有人都感到意猶未盡、大呼過癮,也為這次的活動畫下完美句點。



內容圖示
url email imgsrc image code quote
樣本
bold italic underline linethrough   












 [詳情...]
validation picture

注意事項:
預覽不需輸入認證碼,僅真正發送文章時才會檢查驗證碼。
認證碼有效期10分鐘,若輸入資料超過10分鐘,請您備份內容後,重新整理本頁並貼回您的內容,再輸入驗證碼送出。

選項

Powered by XOOPS 2.0 © 2001-2008 The XOOP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