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恭喜您是本站第 1672153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主選單

Google 自訂搜尋

Goole 廣告

隨機相片
Yomi&Kagura_00007.jpg

授權條款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忘了密碼?

現在就註冊!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發表限制: 非會員 可以發表

發表者: 冷日 發表時間: 2012/9/7 6:39:43
AUTONET記者:洪士耕(09/07/2012)


2003年推出第一代車型的BMW X3,繼承了X5的SAV(Sport Activity Vehicle)產品訴求,開創了小型LSUV的全新市場級距,也豐富了BMW的豪華休旅陣容,迅速在市場佔有不容忽視的一席之地;隨著2010年10月巴黎車展的第二代X3發表,BMW國內總代理「汎德」也在2011年3月將第二代車型導入國內販售,當時AutoNet汽車日報並以最快速度進行了xDrive28i頂級車型的試駕,如今也再試駕入門柴油車型xDrive20d,體驗X3 xDrive20d雖為入門等級,但在BMW精湛引擎科技之下,將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駕馭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來到2012年,去年尚未搭載於X3 xDrive20d之上的「DDC(Dynamic Drive Control)動態駕駛控制系統」,如今總代理「汎德」也已導入標配,擁有ECO PRO、Normal、Sport三種駕馭模式,依據模式不同,改變DDC系統對於換檔時機、油門與引擎的反應及方向盤控制介入的多寡,滿足車主各種駕駛需求。可惜本次試駕的xDrive20d尚未標配DDC系統,但目前販售的新車俱已標配,售價也僅小漲2萬至237萬元,稱得上是十分划算。


本次試駕的 X3 xDrive20d尚未搭載DDC動態駕駛控制系統,但目前市售新車已經列為標配。

雙環LED日間行車燈

走出都會時尚風格 營造實用車室空間

時隔一年多之後再次與X3見面,雖然車型不同,但是試車組對X3的印象依舊深刻,當與左右各兩道的雙環LED日間行車燈對視,搭配正字標記的雙腎型水箱護罩、以及引擎蓋的清晰摺痕,營造出優雅與跑格兼具的視覺效果;從車頭向後,簡單線條勾勒出簡潔俐落的車側造型,低掠的車頂線條則是塑造動感氛圍,車尾的尾燈造型則是BMW家族近年常見的LED雙燈條設計,加上鋁質車頂置物架,以及源自X Line套件的鋁質窗框、銀色前後保桿、不銹鋼車側飾條,讓X3整體而言並非展現老大哥X5的穩重大器之風,而是走出時尚都會的自我風格。

鋁質車頂置物架

BMW家族近年常見的LED雙燈條設計。




跑車式多功能真皮方向盤

進入車室座艙,畢竟X3 xDrive20d乃是入門車型,標配項目自然不如其他更高規格的車型,BMW Professional CD音響主機並未提供DVD播放功能,也未搭載便利性十足的原廠中文衛星導航系統,不過消費者皆可透過選配彌補。除此之外,配備了iDrive中文化控制系統的X3,可以協助車主輕鬆使用通訊、車輛設定等功能,Aux-in外接音源裝置、USB音源插槽及藍芽音樂播放搭配6具音響揚聲器,讓全車乘員都能擁有不弱的娛樂享受。

Pearl Point真皮/織布座椅,附有雙前座電動調整功能。


後排座椅附有後座中央扶手。

後座出風口設計

車身尺碼4648mm×1881mm×1675mm的X3,乘坐空間相當不俗,搭配附有雙前座電動調整功能的Pearl Point真皮/織布座椅,能夠提供前排乘員舒適且具支撐性的乘坐表現;此外受益於2810mm的軸距,後排乘坐表現亦有優異水準,腿部空間十分充足,搭配後座中央扶手、後座出風口、以及全景式電動玻璃天窗等設計,讓試車組在搭乘X3時得以獲得相當愉快的乘坐體驗。得益於較前代車型放大的車身尺碼與軸距,以及4/2/4分離可摺式後坐椅背的輔助,X3的行李廂容積可從原本的550L擴充至最大1500L,提供彈性的實用置物空間。

全景式電動玻璃天窗


透過4/2/4分離可摺式後坐椅背,X3的行李廂容積可從原本的550L擴充至最大1500L。

後廂安全分隔網


圖像式停車警示系統



排氣量1995c.c.的直列四缸TwinPower Turbo渦輪增壓柴油引擎。

豐沛扭力加持 動靜合宜

試駕X3 xDrive20d,最值得關注的重點自然是其所搭載排氣量1995c.c.的直列四缸TwinPower Turbo渦輪增壓柴油引擎,將會帶給我們何種動力感受,該具引擎採用第三代柴油共軌科技與VNT電子幾何可變式渦輪設計,能夠提供184hp/4000rpm的最大馬力與38.8kgm/1750rpm的峰值扭力,標配Steptronic八前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從靜止加速到100km/h可用8.5秒完成。

Steptronic八前速手自排變速系統


事實上,AutoNet汽車日報對於這具代號N47D20的2.0L柴油引擎並不陌生,過去試駕諸如120d、320d等車款都是搭載同一具引擎,因此也讓試車組試駕X3 xDrive20d時倍感親切。雖然本次試駕的是尚未配備DDC(Dynamic Drive Control)動態駕駛控制系統的車型,不過換個角度想,試車組也能更加純粹的體驗這具2.0L直列四缸TwinPower Turbo渦輪增壓柴油引擎的精髓所在。



正式試駕X3 xDrive20d上路,我們首先驅車直奔山路路段體驗其操駕表現。倘若持續維持在低轉速,X3 xDrive20d的1725kg車重難免顯得些許遲緩,不過一旦轉速逐漸拉升、渦輪隨之開啟,扭力立即平順不絕的湧出,豐沛的38.8kgm最大扭力也隨之出現,無論爬坡與出彎加速方面都有好表現,不再有駕馭重達1.7噸的X3 xDrive20d所造成的沉重感;搭配8前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帶來緊密順暢的換檔過程,在高速下坡入彎時也不會出現降檔造成的遲滯感,得以快意在山路間盡情奔馳;再加上xDrive智慧型可變四輪傳動系統,能夠任意調整前後輪的動力輸出比例,無論是40:60的正常動力輸出、0:100後輪驅動或100:0前輪驅動,藉助於xDrive四輪傳動系統,同樣可為X3的操控性帶來貢獻,感受雖為入門車型、性能表現卻一點也不入門的駕馭體驗。




不過,面臨油價高漲時代,一味追求熱血似乎不符經濟效益,一旦收拾心情、回到都會鬧區,X3 xDrive20d的平順表現可用〝怡然自得〞四字形容之。即使放慢步調,充足的扭力仍可在中低速域穩健湧現,帶動車身平穩順暢向前邁進,足可應付日常的乘駕需求;X3 xDrive20d並配備了17吋輪圈,搭配電子懸吊系統與BMW出色的懸載及底盤調校能力,即使偶爾行經凹凸不平、坑坑疤疤的路面,也能大幅吸收令人不適的跳動感,給予全車乘員平穩舒適的乘車體驗。

17吋輪圈(其他X3車型配備18吋輪圈)

Auto Start& Stop引擎自動啟閉系統

除此之外,面臨都會走走停停的道路狀況,這時Auto Start& Stop引擎自動啟閉系統便會介入作動,在停等紅燈或其他車輛靜止狀態時自動關閉引擎,以減少燃油消耗與二氧化碳之排放;這時Auto Hold主動駐車輔助系統也幫了大忙,重踩煞車之後,除非踩踏油門,否則車輛將不會自動蠕行,讓車主適時獲得休息,即使長途駕駛也不致疲倦。


右下為Auto Hold主動駐車輔助系統啟閉開關。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於BMW原廠的隔音工程及引擎科技,無論是發動引擎的瞬間或怠速時的聲浪,X3 xDrive20d即使為柴油車型,但仍已獲得相當程度的抑制;不過由於休旅車型的車身拉高,為了降低車重,隔音用材勢必較房車級距為薄,因此若與汽油版本或轎跑車型相比,休旅車的隔音效果終究難以臻至完美,但若和同級產品相比,X3 xDrive20d的隔音效果已可稱為上等,讓試車組得以擁有一趟若不刻意要求、便足稱靜謐的試駕行程。


環保節能效益同樣也是X3 xDrive20d的一大看點,搭載Auto Start& Stop引擎自動啟閉功能,以及車輛能源管理系統、電子式動力輔助轉向系統及低滾動阻力輪胎等BMW EfficientDynamics科技,讓X3 xDrive20d能夠締造出14.7km/L的平均油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有180.95g//km的水準,放眼同級也是數一數二的效能表現,讓車主盡享BMW品牌賦予的德式豪華同時,還可獲得性能、節能均屬優質的全能表現。



X3問世以來可說是屢獲好評,相繼獲得2010德國Off Road越野雜誌年度大獎、2011德國Red Dot Award紅點設計大獎等榮譽,無論造型設計或性能表現都獲得外界一致肯定;加上BMW的品牌光芒使然,甚至吸引M-BENZ、AUDI、VOLVO等高級品牌紛紛推出GLK、Q5及XC60等產品與之抗衡,讓X3確實在車壇之中別具意義。X3 xDrive20d的入門定位不但降低了國內消費者的入手難度,滿足消費者入主BMW的渴望之餘,更可享受X3 xDrive20d無論內裝配備、高級風範、實用機能與駕馭樂趣均屬不俗的全面性水準,標題的「全能」兩字或許稍顯過譽,但仍值得列入消費者的購車選擇當中。



內容圖示
url email imgsrc image code quote
樣本
bold italic underline linethrough   












 [詳情...]
validation picture

注意事項:
預覽不需輸入認證碼,僅真正發送文章時才會檢查驗證碼。
認證碼有效期10分鐘,若輸入資料超過10分鐘,請您備份內容後,重新整理本頁並貼回您的內容,再輸入驗證碼送出。

選項

Powered by XOOPS 2.0 © 2001-2008 The XOOP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