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因為某則新聞( 政府挺WiMAX 台灣LTE發展恐落後全球)看到了一不認識的名詞『 LTE 』!
所以冷日就去 Wiki 查了一下啥是 LTE
Wiki 先告訴我 LTE 可以是下列意思:倫敦英語考試、3GPP長期演進技術。
我當然不是要查「倫敦英語考試」,所以我就點了『3GPP長期演進技術』。
Wiki 的說明如下:
3GPP長期演進技術
3GPP長期演進技術(3GPP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標準,使用「正交頻分復用」(OFDM)的射頻接收技術,以及2×2和4×4 MIMO的分集天線技術規格。同時支援FDD(頻分雙工)和TDD(時分雙工)。 LTE 是GSM超越3G與HSDPA階段邁向4G的進階版本。 LTE 也被俗稱為3.9G.
概要
LTE 與 WiMax,以及3GPP2的超行動寬頻(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技術常一起被稱為4G,過去的3G技術是指同一無線網路提供語音和數據通訊,但到了4G時代則變成為全數據網路, LTE 估計最高下載速率100Mbps與上傳50Mbps以上,比
WiMax更快。WiFi、 WiMax和 LTE 下下行鏈路的核心演算法是DFT,實現中均採用快速傅立葉變換演算法。
相較於 WiMax的固定無線網路技術,二者都採用了正交頻分復用(OFDM)的訊號傳輸,也都採用了Viterbi和Turbo加速器。但
WiMax是來自IP的技術,而 LTE 是從GSM/UMTS的移動無線通信技術衍生而來,3GPP計畫在 LTE 的下行鏈路使用OFDMA,上行鏈路採用SC-FDMA(單載波FDMA,也稱為「DFT擴展OFDM」),可以減少手機耗電。SC-FDMA的優點是訊號具有更低的峰均比(PAPR),因為它採用了固有的單載波結構。由於結合OFDMA/MIMO/HARQ, LTE 系統能隨著可用頻譜的不同,採用不同寬度的頻帶,因此 LTE 的移動能力比
WiMax先進。南韓電子通訊研究院(ETRI)成功以時速120公里的移動速度、在基地台和終端設備樣品之間進行 LTE 資料傳輸。諾基亞(Nokia)完成使用2.6GHz頻段傳輸速率可達173Mbps的 LTE 技術現場測試。
LTE 又以IP為基礎的核心網路架構,制定了「系統框架演進」(SAE: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以現有 GSM/WCDMA為核心。2008年11月19日美國高通(Qualcomm)首席執行官Paul E.Jacobs宣佈放棄UMB,朝 LTE 和LTE-Advanced等發展。
剩下的冷日就不轉過來了,建議大家還是可以回 Wiki 看原文:
3GPP長期演進技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冷日:
但是真正讓冷日再這裡碎碎念的原因是:到底有沒有人可以幫冷日解釋一下
Wiki 上面的說明?
冷日很努力的看了半天,不光拿出冷日電子科的基底,也搬出了冷日資工系的知識,甚至也賭上了MIS身份的自尊。
偏偏冷日還是很多地方看不懂,真的一點都看不懂到底
LTE 是啥?怎麼看怎麼不懂這篇
Wiki 到底在說明啥?
由目前冷日的理解來看,
LTE 真的是比
WiMax 厲害的東西阿!
因為
Wiki 解釋了半天,冷日還是看不懂(至少
WiMax 冷日還看的懂一些)阿!
好啦,冷日承認冷日很笨,冷日也承認冷日一直不太用功,更願意請教比冷日厲害的眾高手們,誰來幫冷日解釋一下到底啥是
LTE 吧!
小弟在此先謝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