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恭喜您是本站第 1674283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主選單

Google 自訂搜尋

Goole 廣告

隨機相片
IMG_0081.jpg

授權條款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忘了密碼?

現在就註冊!

軟工藝術 : [轉貼]獨孤木專欄─義和團式的專案計劃 (上)

發表者 討論內容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轉貼]獨孤木專欄─義和團式的專案計劃 (上)
爪哇教室 >> 獨孤木專欄─義和團式的專案計劃 (上)
  滿清末年,彼時中國積弱不振。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都拿著洋槍洋砲跑到中國來搶錢,你要是不拿錢向他買東西,他就餵你吃鴉片,讓你被他控制,然後心甘情願的把口袋裡的錢掏出來給他。

  那時的清朝朝廷跟外國人開戰了好幾回,是打輸也賠款,打贏也割地。弄到後來,只要看到外國人,又是畏懼又是怨恨。原本以為自己是泱泱大國的清朝人,不得不面對自己國家不爭氣的事實。

  從打架打輸開始,就有一票人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我們要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只要學會怎麼樣做洋槍洋炮,學會建造洋人的大船,就可以再次恢復國威,成為天朝上國。


  誰知,洋務運動搞了幾年,中國跟日本開打,甲午戰爭還輸給原本不放在眼裡的島國日本。那時候整個人心士氣,當然就為之丕變。光緒皇帝在慈禧太后底下活得一直不痛快,就弄了個百日維新,想要當個聖君。結果奪權失敗,沒多久就被慈禧太后整肅,把他軟禁起來。自此之後,朝廷等於是個廢物了。想要革命的人就開始立志要救中國。

  另外還有一群人,原本是白蓮教的一支。起初是以反清復明為職志,清朝政府還曾經派兵去圍剿。後來逃命也逃得累了,就利用了人民仇外的心理,把口號改一改,追隨一下流行改成了『扶清滅洋』。幾個大官覺得勦匪蠻累的,就開始建議朝廷招安,還有人上報慈禧:『這些都是忠君愛國之士,練有一身刀槍不入的神功,只要靠神功護體,就可以刀槍不入。』

  後來慈禧信以為真,就默許這些義和團對全世界開戰。開戰的方法居然是攻打各國駐中國大使館。後來八國聯軍打過來,慈禧就拋棄京城逃命去了,這些練有絕世武功的武林高手,這下子就被當做是練槍的靶子打。


義和團教主: 兄弟們,我們擁有神功護體,一定可以刀槍不入。讓我們殺光這些欺壓我們清國人的洋鬼子吧。

義和團教徒:
教主聖明,我們一定可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殺呀!殺呀!~~啊~~~~

沒多久,一堆義和團教徒全躺平了。


  當時一位白蓮教徒白先生,他的魂魄曾經在2004 總統大選時,call in到當時台灣最紅的政論節目,2X00全民亂亂講:『即使像是我們這種苦練多年金鐘罩鐵布衫的練家子,遇到20世紀初年的落後槍彈,一樣個個躺平。面對21世紀,歷經了一個世紀以來的槍彈進化,阿扁居然只有肚皮輕微擦傷,足可證明他果然是天上紫薇星下凡的真命天子,擁有神明庇佑。連戰跟宋楚瑜會輸,這是天命呀。這真是既生瑜,何生扁呀。』

  故事講完了,這一個故事的重點當然是告訴我們,如果生小孩期望他當大官,期望他可以當總統,名字裡面千萬不要用到瑜這個字。叫周瑜會輸給諸葛亮,叫宋楚瑜會輸給陳水扁。

  閑話剪斷,義和團到底跟軟體開發有什麼關連?

  老實說,很多人在進行軟體專案規劃的時候,都會有義和團上身的現象。無論外在環境多麼險惡,只要我擁有教主保佑,就有神功護體,可以刀槍不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以兄弟們,不管實際上到底案子看起來有多困難,大家放心,一定沒問題。


吉娜: 這個案子要做多久?


義和團團長: 三個月。

布魯斯吃驚的說: 三個月?這樣有任何的buffer嗎?你有抓任何risk factor嗎?我怎麼覺得少說也要六個月!

義和團團長模仿了一下李小龍: 啊剎!啊剎!相信我,只要三個月。我一定把他做完。Risk factor?六個月?(模仿李小龍伸出食指左右搖晃後,往地上吐了一口口水。)這是沒有練過武功,對自己能力沒有自信的東亞病夫,才估的出來這種可恥的schedule。

布魯斯: 不會吧。我只是不希望我們太過樂觀。要是給客戶太過樂觀的期待,到時候做不出來就慘了。

義和團團長: 你一直challenge我,敢情是懷疑我的能力,覺得三個月還太久,不好意思明講吧。好啦,我等一下去請三太子上身,他的法力比較強,應該可以保佑我在兩個月內完成,這樣就有一個月的buffer了。

布魯斯想,怎麼遇到個瘋子呀。真倒楣。



  當然啦,這個世界上練過白蓮教秘傳神功的瘋子畢竟有限。感謝老天爺,這世上我們還有同事。有些時候,你自己沒練過功沒關係。只要你同事練過就可以了。就算你不確定他有沒有練過也沒關係,只要你相信他有練過就成了。英文說的好,seeing is believing。你只要看到同事坐在你對面,就可以相信他一定辦得到。


本田: 我覺得你們一定可以在3個月之內做完的。

布魯斯: 怎麼可能!我們從沒做過銀行的案子。

本田: 我知道你們一定可以的,你們技術能力這麼強,一定沒問題的。

布魯斯: 話不是這樣講,3個月,又是不一樣的domain。還不要提,光使用者訪談最少就要一個月了。

本田: 我知道你們一定可以的,你們技術能力這麼強,一定沒問題的。

布魯斯: 話不是這樣講,這個案子的測試環境特別複雜。光是架這個測試的環境,就要花掉很多時間了。

本田: 我知道你們一定可以的,你們技術能力這麼強,一定沒問題的。

布魯斯:
我們再強也是有極限呀。這樣做的risk太高了啦。

本田: 我知道你們一定可以的,你們技術能力這麼強,一定沒問題的。

※作者註:我很想讓對話繼續下去,因為有一個人講的話可以不斷複製後再貼上,高興的話,寫個一萬字都不是問題。不過再這樣搞下去,編輯還會付版稅嗎?


  不管是什麼時候,當你發現你的團隊裡面有人開始在進行義和團式的估計,請注意,苦日子就快要來了。我相信,現在在世上的某一個角落,一定有人正在規劃一個專案,而那個專案的整個計畫,是建立在everything will be just fine的假設之上。

  有些人會認為,我們當然自己要對自己有信心,如果我們自己都對自己沒信心,誰還會相信你呢?所以就會提出一個超級樂觀的假設。反正那個專案不delay?

  另外一種人則是認為,如果他抓了夠多的buffer,就會有一些負面效應出來,例如標不到案子,老闆會罵人,股東會生氣,組員會離職…

  也有人認為,如果立了一個完全不合理的deadline,反倒可以激起大家的士氣,願意努力加班達成不可能的任務。


  軟體專案的管理,可以是一門科學,讓你用數字與事實來講話;也可以是一門玄學,讓奧妙難測的術語(buzzword) 與頭字語(acronym)來讓你把不懂的人電到神經衰弱;可以是一部血淚斑斑的奴工血淚史,裡面充滿奴工被剝削的無奈心情以及高階主管作威作福的醜陋行徑;也可以是一部勵志奮鬥的熱血青年日誌,描述偉大的將領在惡劣艱困的環境之下,奮力行軍獲得勝利的歷程。

  當我們在進行計畫時,並不是遵循我們對於事實的預估,而是建立在各式各樣的政治理由之上時,你或許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政治動物。不過你會在這樣的過程中,喪失了很多東西。

  樂觀並不是無知。當你做決定沒有基於事實去推估,而是一廂情願地進行規劃時,你會失去規畫一個可行的計畫,以及預估各項資源與時程的能力;你也會喪失遵循合理的計畫,並且進行管理的機會;你會失去很多人對你的信任;你也會失去整個團隊的成員對你的信賴。更重要的是,你會讓你的專案,陷身於不可預知的危險之中。


  所以當下一次有人請你對一個專案進行預估時,在你高喊:『神功護體,刀槍不入』前,請先想一想,你的金剛不壞護體神功,真的練到了第九層嗎?自己進行自我催眠,告訴自己一切都沒問題,這樣真的比較好嗎?

  如果你覺得需要建立一套可長可久的標準,也就是說要有一套比較科學化而系統化的方法來進行估計的話,其實會牽涉到的問題就蠻複雜的。我會試著在後面的主題之中,與大家分享我自己的體驗與看法。

  不過在跨入專案管理跟理論有關的主題之前,另外一個值得討論的重點是,有人要學義和團胡鬧這也就算了,這後頭到底是誰撐腰的?誰扮演了慈禧太后的角色呢?要是沒有慈禧太后縱容義和團,八國聯軍也不會打到北京來呀。

  這就牽涉到下一個主題。


■ 慈禧太后型的主管
==============================

  七零年代中期,百事可樂在電視上播放了一系列『百事可樂的挑戰』廣告,在廣告裡面,你會看到一堆人對兩種沒有標明品牌名稱的可樂來進行口味的比較,測試結果指出,喜歡百事可樂的人,跟喜歡可口可樂的人,比例差不多是三比二。


  這樣的廣告,對於當時居於軟性飲料龍頭的可口可樂,當然是蠻丟臉的。可口可樂一向是以喝完可口可樂之後,你就會歸屬於一個美好的世界來當做廣告訴求。遇到這種比較性的廣告,他們實在是束手無策。這就很像是你到了野外肚子很痛時想要上廁所,到了一間唯一的廁所,可是門一打開,哇,這居然是全世界最骯髒的一間廁所。前人剛剛留下他的紀念物,旁邊飛舞著不曉得剛剛沾惹些什麼髒東西的蒼蠅。你想要離開,可是肚子裡面的黃金先生告訴你,他們已經打開機艙口準備要跳傘了。

  可口可樂的領導階層,有沒有這麼苦惱我是不知道,不過當時這些廣告,對他們來說,就跟廁所裡面的蒼蠅一樣,你雖然看了覺得很噁心,you still have to live with that. 這對他們當然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在他們的印象裡面,可口可樂應該是全世界最好喝的飲料呀,如果口味輸給了百事可樂,那是不是該改良口味?

  改變可口可樂的口味?!這在可口可樂公司裡面,等於是在天主教的教會裡面,高喊要把所有聖經燒掉一樣的褻瀆。不過,想要賺錢賺到爆的商人,還是大膽地開始了這些研究計畫。


  西元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可口可樂公司為了迎戰百事可樂所舉辦的可樂口味測試廣告,決定正式推出新口味的可口可樂。在推出之前,董事長古茲維塔(Roberto Goizueta)信心滿滿。畢竟經過十九萬次不標明品牌的口味測試中,55%的人比較喜歡新可樂。他相信,新可樂一定會在市場造成轟動。這是有史以來最有把握的一次活動。他終於可以獲得貨真價實口味第一的可樂了。

  孰料新可口可樂上市之後,批評抗議的聲浪,如排山倒海而來。喜愛老可口可樂的群眾們開始發動各式各樣的抗議活動,各個媒體對可口可樂公司進行不斷的批評,喜愛可口可樂的群眾們開始屯積原有的可口可樂,並且在各個地方發表他們對於可口可樂的回憶。對於喜歡可口可樂的人來說,重要的不是單純口味這件事,而是可口可樂所伴隨著的成長記憶。畢竟,每個人都被廣告洗腦洗那麼久了,可口可樂已經自動與對於舊事物的優美回憶緊緊地纏繞在一起了,現在這個古巴過來的移民居然要把可口可樂廢掉?鄉親呀,這還有王法嗎?


  也許只有在美國,一個飲料改變配方才會不斷地佔據媒體的版面。不過抗議聲浪不只來自媒體,還有各地的通路與裝瓶廠,通通都反映了想要恢復原有配方的心聲,古茲維塔與他長期的夥伴啟歐夫(Donald R. Keough),面對這樣的處境,原本期望壓力會在大家喜愛上新口味後平息。沒料到新口味也因此被消費者宣判了死刑。消費者根本就把新可樂當做出氣筒。不需要太大的大腦,沒有多久的時間,他們就決定重新生產老配方。所以市場上,重新擁有了古典可口可樂(Classic coke)。從停產到恢復生產,前後不到三個月。

  這段有名的歷史,行銷的書上都稱為,行銷史上的世紀大謬誤。不過因為推出了古典可口可樂之後,反倒吸引可口可樂迷哥迷姐大團結,化危機與轉機,新可樂加古典可樂加起來反倒佔據超高市佔率。所以也有人懷疑他們是天縱英明,故意策劃這麼驚人的行動。

  他們到底有沒有那麼聰明倒是看不太出來,不過後來古茲維塔與啟歐夫在經歷了新可口可樂事件之後,倒是表現非凡。將可口可樂公司經營的有聲有色。對他來說,在他從大老闆手上真正的掌權後沒多久就捅出這麼大的漏子,可能反倒是一件好事。


  軟體專案管理最常遇到,最難以處理的,都是一些與技術無關的問題。真正因為技術難題造成的瓶頸不是沒有,不過比例上並不高。大多數的問題都是管理問題。錯誤的決策,錯誤的管理方式,常常是造成專案失敗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而在管理問題裡面,隨著大家對專案管理日益重視,跟開發流程有關的問題,包含各項專案開發的步驟應該要怎麼進行,每個步驟應該要產生那些文件,文件要怎麼進行版本控制,怎麼進行建構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專案開發與管理工具要怎麼運用,這些比較偏向技術面的理論,瞭解的人就越來越多了。很多原本不知道要追蹤defect (開發時所遇到的問題)的人,也從實戰中,慢慢體會應該要這樣做比較有效率了。

  然而,有很多問題的根源,是導源於錯誤的認知以及心態想法上的誤解。這部份所造成的問題,影響就會非常深遠。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通常就以『專案管理沒有做好』,這樣子一句話帶過去,以致於相同的錯誤,其實不斷地在發生。如果你沒有仔細推敲事情背後所發生的原因,以及借重前人所留下來的經驗,歷史就會不斷地重演。


  就拿可口可樂的例子來說好了。他們在事前做了很多可行性分析,在產品開發的時候,也遵循了很完整的流程。在上市之前,也做了大規模的市場調查。照理說,一切應該就會如古茲維塔所預測的一樣,產品大賣特賣才對。

  做了這麼萬全的準備,然而市場為何全然不符合預期呢?一直等到他們進行事後檢討時,才發現他們在進行消費者調查的時候,刻意迴避了如果可口可樂要換口味的話,會發生什麼樣的影響。雖然在消費者調查時,一旦碰觸到這個主題,大家的反應都很激動。也就是說在進行決策的時候,刻意忽略了對他們不利的因素。

  我記得我曾經參與過幾個讓公司賠的很慘的軟體專案,剛開始好不容易殺出一條血路,把案子拿到手的時候,老闆一開始都是龍心大悅,業務部門還會設宴慶祝,想說如果這個案子做的很好,就可以幫公司賺進多少錢,大家就可以領獎金領到爆。當然,通常在歡樂的背後,總會有一些人提出智慧的警語,不過這些話通常就被人認為是唱衰公司而已。


  等到做到一半,發現原先估計太樂觀時,通常就會有人想要扮演救世主或者救難者的角色。他會開始跳進去,想要把時間拉回到原有的規劃當中。不管原有的計畫有多不合理,通常會讓我們更頭痛的問題在於,跳進去的人,會提出更加膽大包天的計畫,以趕上進度。凡是聽到的人都會為他的勇氣或是無知感到萬分的驚佩。老闆聽到有人要跳入火坑來救世,當然就會讚許有佳。因為這表示老闆還有機會可以把這個燙手山芋給處理掉。

  原先提出警訊的人,可能會再次拉警報,不過在這種氣氛下,已經溺水的人其實就很想抓著一塊大木頭,這些話當然是聽不進去,他反過來會認為你只是在旁邊冷嘲熱諷。

  等到再過一陣子,通常趕工的結果只會讓事情惡化,忽略科學原理的作為只會讓它越來越糟,接著就會墜入萬劫不復之地,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這個時候才要做損害控制,其實時間點上來說,都已經是為時已晚了。老闆這個時候通常就是:『事已至此,我們也無法苛責他,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反正他已經努力過了,還是沒辦法。我們就來看怎麼樣解決吧。』


  在專案管理的世界裡,類似的故事比比皆是。通常,想要拯救大家的人,出發點都還是全然的善意,可是為什麼會有一個完全與他預期相反的結果?為什麼相信了他的說法,相信了他的善意,老闆也願意授權,可是專案到後來還是死得很難看?公司沒有賺到應有的利潤,反倒賠到脫褲子?這裡面的問題倒底在那裡?所有的這些主管,到底應該要負擔什麼樣的責任?我們又要如何預防類似的情節不斷地在公司裡面出現?

  特別是當你在一個組織裡面待久了,你會發現,模式近似的事情,會不斷地重演。這並不是因為所有的專案都是這個樣子的,而是因為這些應該要負責的主管,一直都是沿襲著既有相同的觀念在進行管理。如此一來,相同的場景,就會在不同的專案中,不斷重複的出現。

  那這些帶往專案走向失敗,就像慈禧太后一樣的主管,到底是為了什麼原因才會發生這樣的後果呢?或許我們可以從以往的歷史上找到一些借鏡。


(上)
(本文共分上中下三期)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 | |

討論串




Powered by XOOPS 2.0 © 2001-2008 The XOOP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