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
- [轉貼]你所要知道的 Web 2.0 的 2.0 點事, Sorry, 是 20+1 點事?
- 你所要知道的 Web 2.0 的 2.0 點事, Sorry, 是 20+1 點事?
[QOTD]那為甚麼是 Web 2.0, 我想只有等 3.1b 出來後才 會有人知道. 0. Web 2.0 的報告, 要用 Web 2.0 的方式: Web 2.0 的方式最主要有兩個理念, 一個是完全 用 Web 來呈現, 且用公開的格式, 以及標題與內 容互見, 以高橋的純文字做為主要的方法. 1. Web 2.0 的定義是多向度的聚合: Web 2.0 雖然是一種概念, 但不是一種屬於單一 的想法, 是不只 2.0 個以上的想法綜合體, 因此 很難一言與壁之, 甚至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 的 2.0 想法. 2. Web 2.0 是種漸變也是種劇變: Web 2.0 代表跟原本的 Web 發展有一個較大劇變 的發展, 所以才會跳一個版本, 也就是提出的人 認為之前的發展是次版本 (1.0, 1.1, 1.2...)的 變化, 而這次是因為某一點的原因, 造成須要整 體主版本的增加. 3. Web 2.0 的內容從少數人到多數人: Web 2.0 在內容上與之前的差異在於以前的內容 主要都是經營者或少數人所提供的內容, 也就是 認為一個較為單向的一對多的媒體轉變成一個多 對多的雙向媒體, 也就是這內容是 "大多數" 是 由使用者產生, 以及 "大多數" 的使用者都可以 產生. 4. Web 2.0 在瀏覽介面技術上更進化: Web 2.0 在介面上強調利用 Flash 與 AJAX 等的
技術, 讓使用者瀏覽更順暢, 因為在這之前, 網 頁的瀏覽往往是一頁頁的因使用者行為而更新, 但透過這些技術讓使用者在不用重讀網頁時就可 以更新網頁內容甚至回傳資料與獲得新資料. 5. Web 2.0 讓你不再須要擁有個人的電腦: Web 2.0 在資料存取上希望所有的資料都是在網 路上或網頁上, 也就是像 Flicker, Gmail, del.icio.us 等等的服務, 讓使用者原本存放在 電腦的照片, 網址, 信件很信任的放在網路上, 而達到能夠分享或漫遊(Roaming)的狀況. 6. Web 2.0 在資料傳遞是多向的: Web 2.0 在傳輸上不認為所有行為都必須透過伺 服器來傳遞, 使用者可以自己傳輸, 也就是大家 所知到的從 C/S (Client and Server) 轉成到 P2P (Peer to Peer), 這包含訊息的傳遞, 資料 的傳遞等等. 7. Web 2.0 在內容上不再獨占: Web 2.0 在展現上不認為所有的內容應該放在自 己的網站, 可以透過 RSS 或 Iframe 或 JavaScript 等讓使用者或其他網站更方便的使 用提供的內容, 放在其他的地方可以提高資訊的 使用率與曝光率. 8. Web 2.0 認為回應與內文一樣重要: Web 2.0 在回饋上脫離一個對於管理者與經營者 意見, 而是讓回應存在所有的網頁而不再只是一 個討論區的中心, 也就是使用者可以依每篇新聞 或內文來作單篇回應. 9. Web 2.0 甚至回應也不須要在原來的網站: Web 2.0 在回應上不只能夠讓使用者在網站上針 對每一篇文章來討論與回應, 甚至可以在使用者 自己網站上回應後, 然後傳遞引用通知讓原始網
站知道自己被引用後, 而列出引用的來源, 這樣 使用者沒必要把回應與討論放在原始網頁, 且讓 其他人知道. 10. Web 2.0 用 Tag 來取代 Directory: Web 2.0 在分類上, 不再使用階層式的目錄 (Directory) 而改採關鍵字 (Keyword) 式的 Tag, 讓使用者從 Tag/Tag Cloud 來連結與分類 內容, 而變成一個網路狀的結構, 因此分類不再 單一與專制, 而變成大眾導向而動態的分類. 11. Web 2.0 的連結不再是單向或文後的: Web 2.0 在動線上認為所有地方都可以有連結, 所以連結不只出現在內文, 也會有一個連結列表 作管理, 甚至連結是動態的, 輪播的, 甚至是雙 向的相互參考 (Referral), 而認為連進與連出 都是重要的. 12. Web 2.0 讓所有應用都可以是 Web 化: Web 2.0 在使用上盡量是採用 Web Application (Webplication), 無論是用 Mail, Work Sheet, Calander, Image Processing 早期認為須要應 用程式的, 都可以在 Browser 上執行了, 這樣 就可以更簡單的 Co-work, 甚至把應用程式當成 服務 (Application As Service). 13. Web 2.0 認為甚麼都是個人化: Web 2.0 依使用者的不同, 或者是瀏覽內容的不 同給予不同的資訊, 包含在內文的組成或廣告, 也會因為時間與他人行為的改變產生不同的內容 給使用者, 甚至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14. Web 2.0 提供更多樣型式的廣告: Web 2.0 在廣告的效用付費與稽核上, 從瀏覽次
數 (Page View) 到點擊數 (Click Through), 不只有雙向或第三者的稽核, 且各種方式的廣告 都有可能, 從內文連結, 對像的精準, 15. Web 2.0 的行銷從 Domain Name 到 SEO: Web 2.0 在行銷上面, 從原本的靠好記的網址 Domain Name 來讓使用者更簡單迅速的找到網站, 但在過多的網站名後, 須要搜尋引擎找到網站, 所以變成從網域名到 Search Engine Opimatization (搜詢引擎最佳化) 的行銷服務. 16. Web 2.0 提供 API 方式使用資源: Web 2.0 在使用方式讓使用者不只透過 Browser 來使用內容, 更提供 API 來讓使用者來使用網 站的內容, 因此不見得須要回到原網站來使用, 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使用方式放在自己的網站. 17. Web 2.0 讓開發者可以去混搭別人得資料: Web 2.0 在內容組合與應用程式組合, 透過 XML, RSS, OPML, ATOM 或進一步的 API 來取得別人 的資料, 然後組合與混搭(Mashup)出一個新的網 站與內容, 甚至個人也可以如此做出自己想要看 的網頁與應用方式. 18. Web 2.0 的網站都是一塊塊的 Block (區塊): Web 2.0 在網站組成都是以區塊為單位, 且讓這 區塊的組合更容易甚至使用者自定, 以及個人的 Blog 都是區塊的, 因此網站可以透過這樣的區 塊跟別人連結, 使用外部或其他資源, 做不同的 呈現面. 19. Web 2.0 是一種新的族群組合方式: Web 2.0 在社群中, 不再透過傳統的社群網站, 而是可以透過一些 RSS 的 Aggreator 等等的聯
撥, 或 FOAF, XFN, RDF 等的方式來做 Feeder, 或用標簽 (TAG) 來將 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 來串聯. 20. Web 2.0 已經不再只有 Web 2.0: Web 2.0 散佈到各個地方, 已經不只有 Web 2.0, 還有 Library 2.0, Blog 2.0, 甚至還有人提出 Movie 2.0, Car 2.0, TV 2.0, 等等, 都可以是 不同的 2.0, 那甚麼是 2.0, 我想只有等 3.1b 後才會有人知道. [編按]這篇是為了博客來報告的文字版草稿, 完整版 在 http://myurl.tw/0034 [連結] 1. O'Reilly 的 Web 2.0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2. What is Web 2.0? by Andy Bud http://www.andybudd.com/dcontruct05/ 3. 你所要知道的 Web 2.0 的 2.0 點事, Sorry, 是 20 點事 http://myurl.tw/0034 [TAG]Web 2.0, Tag, Blog, AJAX, Webplication, SNS, Mashup, SE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