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恭喜您是本站第 1672165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主選單

Google 自訂搜尋

Goole 廣告

隨機相片
IMG_0045.jpg

授權條款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忘了密碼?

現在就註冊!

硬體園地 : [轉貼]認識 4K (UHD) 解析度的特性,以及需要的硬體配置

發表者 討論內容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轉貼]認識 4K (UHD) 解析度的特性,以及需要的硬體配置

認識 4K (UHD) 解析度的特性,以及需要的硬體配置

Preview

目前主流的電腦顯示器解析度是1920x1080,也就是常說的FHD標準,不過在智能手機都開始朝2560x1440前進了,PC顯示器顯然還需要更進一步的強化,下一代的標準就是4K解析度,也就是Utlra HD標準。今年以來,戴爾、聯想、華碩、三星等公司紛紛推出廉價型4K顯示器,最便宜的只有4000多即可買到,預計今年底明年初就能降到3000元內,用戶也更容易接受。

4K對我們來說不僅是一次解析度升級,其影響遠遠比之前1680x1050解析度升級到1920x1080還要大,從應用體驗、UI優化及性能上都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更重要的是4K即將來臨之前,很多人對4K尚無清晰的認識。從本文開始,超能網也會推出一系列有關4K解析度的科普文章,從4K顯示器到4K電視,從4K基礎知識再到4K視頻、遊戲應用皆有涉及。

今天我們就從頭開始,首先來談一談4K解析度到底是什麼。

回想前兩年各家電視廠商還在以自家產品能上全高清作為賣點,可是自索尼推出4K電視後,全高清一下子成了電視機領域中“落後”的代名詞,先是各品牌在旗艦級產品中推出4K型號,然後是把4K型號普及至主流產品甚至是入門級產品中,期間當然少不了的還有各種“4K就是比全高清”好的宣傳,一時間消費者看得眼花繚亂,有些無從下手的感覺。


實際上,有很多消費者會選擇購買4K電視,純屬是因為賣場推銷人員告訴他“4K電視很好,要買就買4K電視”,但4K電視有什麼用甚至4K電視是什麼等問題,他們自己是完全不知道。這次我們就和大家談談關於4K解析度以及4K電視、4K顯示器的選擇問題,讓大家瞭解4K究竟是什麼,現在追隨潮流買4K產品是不是真的有意義。

我們常說的4K是什麼?

想要瞭解4K產品,首先就要從4K圖像的相關標準入手。圖像的大小可以用像素解析度來表示,例如1920*1080的解析度就意味著圖像是由水平方向每行1920個像素以及垂直方向每列1080個像素組成的。出於方便交流的原因,業界也常常以圖像水平方向上的像素值來表示圖片大小,而且為了簡化交流過程,一般情況下會用“K”來描述像素值,其中1K相當於1024個像素,幾K就是指圖像的水平方向每行像素值達到或者接近1024的幾倍。

4K分辨率究竟是什麼 你真的知道嗎?
點擊查看4K解析度圖像

以此為標準,4K圖像就是指水平方向每行像素值達到或者接近4096個的圖像,多數情況下特指4096*2160解析度。而根據使用範圍的不同,4K圖像也有各種各樣的衍生解析度,例如Full Aperture 4K的4096*3112、Academy 4K的3656*2664以及UHDTV標準的3840*2160等,都屬於4K圖像解析度的範疇。


4K分辨率究竟是什麼 你真的知道嗎?

如今常見的4K解析度有4096*2160和3840*2160兩種,前者主要用於數字電影領域,後者則多用在4K電視或者4K顯示器上。採用3840*2160解析度的電視或顯示器也叫做UHDTV標準產品。UHDTV標準是由國際電信聯盟制定,全稱是Ultra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也就是超清電視。與1920*1080解析度的Full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FHDTV,全高清電視)相比,UHDTV的解析度剛好是FHDTV的四倍,在屏幕尺寸相同的情況下可以顯示更加精細的圖像,而且由於高寬比同樣是16:9,UHDTV標準產品也能很好地兼容FHDTV的圖像,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不過從嚴格意義來說,4K電視與超清電視並不是完全等同的,因為UHDTV標準除了3840*2160解析度外,還包含有7680*4320解析度,後者也被稱為8K解析度。因此從技術上來說,4K電視屬於超清電視,但是超清電視卻不僅限於4K電視。現在電視或者顯示器廠商的宣傳重點會放在“4K”而不是“超清”上,除了前者讀上去科技感更強一些外,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希望給未來的“8K”產品留出區別的空間。

 

4K產品需要多高的刷新率?


對於4K解析度來說,它只有水平方向像素值和垂直方向像素值兩個屬性,不過對4K電視和4K顯示器產品來說,除了解析度要達標外,刷新率的高低也不容忽視。 刷新率是指屏幕圖像的更新速率,以往的CRT顯示器是依靠電子激發屏幕上的螢光粉顯示圖像的,但是由於同一時間只有一個像素點被點亮,要顯示一張完整的圖像,顯示器就必須在螢光粉餘光熄滅前重新對其進行激發。

4K分辨率究竟是什麼 你真的知道嗎?

只是CRT顯示器的螢光粉餘光維持時間實際上是很短的,因此電子必須在極短時間重新激發螢光粉,才能維持圖像的穩定,而這個激發的頻率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刷新率,如果刷新率不夠,CRT顯示器的畫面就會出現閃爍,看起來很不舒服 。一般來說,CRT顯示器的刷新率是越高越好,至少也要在85Hz以上,人眼才不會感覺到明顯的閃爍。

4K分辨率究竟是什麼 你真的知道嗎?


如今電視機和顯示器都已經走進了LCD液晶時代,LCD的工作原理與CRT完全不同,它更像是幻燈片,只是用LCD來取代了膠片。LCD的像素點可以看作是單獨的開關,只需一次刷新動作就可以顯示穩定的圖像,完全可以做到只在圖像變化後才刷新屏幕。現在LCD屏幕之所以還會以恆定的頻率刷新圖像,哪怕只是靜態圖像,更多的是處於產品兼容性的考慮,同時也有利於動態畫面的快速變換。當然相比於“刷新率越高越好”的CRT屏幕,LCD屏幕對刷新率的要求無疑要低得多,基本上不低於24Hz就可以保證圖像的流暢。

4K分辨率究竟是什麼 你真的知道嗎?
因為人眼視覺殘留效果,我們可以用旋轉的LED燈帶做出這樣的圖案

那為什麼LCD屏幕需要24Hz以上的刷新率呢?實際上這是由人眼的視覺殘留時間或者說是視神經的反應時間決定的,這個時間大約是1/24秒,換句話說,當圖片的變換速度達到每秒鐘24幅的時候,由於視覺殘留效應,人眼看到的圖像不再是一幅幅的單獨畫面,而是一個連貫的動畫,這也就電影的原理以及視頻幀速多數是24FPS的主要原因。由於LCD屏幕在圖像發生變化時需要重新刷新畫面,在播放每秒24FPS的視頻時,就需要每秒至少刷新24次屏幕,才能保證視頻的每一幀都出現在屏幕上,才能保證人眼看到連貫的圖像,這就是LCD屏幕的刷新率要求不低於24Hz的緣故。


對4K解析度產品來也是同樣的道理,想要輸出流暢的4K解析度動態圖像,屏幕刷新率同樣不能低於24Hz,因此以目前主流的兩種4K解析度3840*2160以及4096*2160來說,它們就有24/25/30/50/60Hz等多種不同的刷新率規格,其中比較常見的是24Hz、30Hz和60Hz,前兩種常見於4K電視上,而60Hz的規格基本上只有PC顯示器或者是旗艦級電視產品才會用上。至於為何會是這樣的安排,我們會在後續文章中給大家進行詳細講解。

 

哪些視頻接口可以輸出4K解析度?

目前可以輸出4K解析度的接口只有HDMI和DisplayPort,其中HDMI接口想要輸出刷新率4K解析度,就必須使用支持HDMI 1.4a或更高標準的產品,可以輸出的4K解析度規格最高為 2160@24 Hz">4096*2160@24 Hz或者是 2160@30Hz;DisplayPort">3840*2160@30Hz;DisplayPort接口需要輸出4K解析度的話要支持DP 1.2標標準,不過其最高可以輸出刷新率為60Hz的4096*2160以及3840*2160解析度。

4K分辨率究竟是什麼 你真的知道嗎?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區別,歸根到底是兩個接口對應的數據帶寬有所不同導致的,HDMI 1.4a接口的數據帶寬為10.2Gbps,而DP 1.2接口的數據帶寬高達21.6Gbps,是前者的兩倍多一點。HDMI接口想要輸出60Hz刷新率的4K解析度,只有等到HDMI 2.0接口正式登場後方方可實現,HDMI 2.0接口的數據帶寬為18Gbps,完全可以滿足60Hz刷新率下4K解析度的輸出需求。

4K分辨率究竟是什麼 你真的知道嗎?

值得一說的是,目前HDMI接口和DP接口是產品能否在4K解析度下輸出60Hz刷新率的最直觀區別,目前環境下僅配置HDMI接口的產品肯定不可以輸出60Hz刷新率下4K畫面,只有配置了DP接口的設備才有這個可能性。現在多數主流級的4K電視的屏幕規格最高也就是 2160@30Hz">3840*2160@30Hz,因此它們多數隻配置了HDMI接口,只有少數旗艦級產品會配置DP接口,支持輸出60Hz刷新率的4K解析度畫面。

 

輸出4K解析度需要什麼硬件?


想要輸出4K解析度的圖像,硬件方面的也不能含糊。雖然較早之前就有聲稱可以解碼4K視頻的高清播放機,但是支持輸出4K解析度的高清播放機也是在最近才開始登陸市場,而且大都只能輸出24Hz或者是30Hz的刷新率 。想要輸出60Hz刷新率下的4K圖像,目前PC仍然是最好的選擇。 決定PC能否輸出4K解析度的硬件是顯卡,目前只有Kepler架構、GCN架構或者是更新架構的獨立顯卡支持輸出4K解析度,集顯平台方面則要用到Haswell架構處理器或者是Kaveri APU方能支持。

4K分辨率究竟是什麼 你真的知道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集顯平台如何輸出4K解析度,英特爾平台必須選用配置HD Graphics 4200/4400/4600/5000以及Iris Pro Graphics 5200、Iris Graphics 5100核芯顯卡的產品,也就是第四代Core i3/i5/i7系列處理器。這些核芯顯卡可以通過HDMI接口輸出 2304@24Hz">4096*2304@24Hz以及 2160@24Hz">3840*2160@24Hz的解析度規格,想要輸出60Hz刷新率的4K解析度,就必須使用DP接口進行輸出,最高可以輸出 2160@60Hz">3840*2160@60Hz的規格。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移動版的U系列產品最高只能輸出
2160@30Hz">3840*2160@30Hz的解析度規格,Y系列在60Hz刷新率下只能輸出2560*1600解析度,只有H系列也就是配置了Iris系列核心顯卡的產品才能輸出 2160@60Hz">3840*2160@60Hz的解析度規格。至於上一代Ivy Bridge則最高只能輸出2560*1600,全部不支持輸出4K解析度。

4K分辨率究竟是什麼 你真的知道嗎?

AMD的APU則要更好識別一些,只有搭配GCN架構圖形核心的產品才能支持4K解析度,刷新率方面也是HDMI接口最高輸出30Hz,DP 1.2接口最高輸出60Hz,換句話說想要在APU平台上輸出4K解析度,目前就只有使用Socket FM2+接口的Kaveri APU可以選擇了。

順帶一提的是,結構基於APU平台的PS4以及Xbox One都支持4K解析度,不過由於他們都沒有配置DP 1.2接口,因此即便可以輸出4K解析度的視頻信號,那最多也就是30Hz的刷新率,基本上只有視頻播放以及靜態圖片瀏覽等地方會用上,4K遊戲還是不要想了。


4K分辨率究竟是什麼 你真的知道嗎?

獨顯平台方面,首先我們來看看NVIDIA顯卡產品,從Kepler架構的產品開始就基本具備了4K解析度輸出能力,不過更早之前的Fermi架構產品就無能為力了,最高只能輸出2560*1600解析度。同樣地,輸出 2160@60Hz">3840*2160@60Hz的規格需要標配DP 1.2接口的產品,按照公版產品的話要到GTX 650 Ti Boost以上才會標配DP接口。

4K分辨率究竟是什麼 你真的知道嗎?

AMD顯卡方面需要GCN架構產品,HDMI接口最高可以輸出 2160@30Hz">4096*2160@30Hz規格,DP接口則可以輸出 2160@60Hz">4096*2160@60Hz規格。由於AMD在入門級GCN獨顯上也有配置DP 1.2接口,因此AMD獨顯平台上輸出60Hz刷新率的4K解析度在成本上要低一些。



原文出處:認識 4K (UHD) 解析度的特性,以及需要的硬體配置 | InspireGate 派克空間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1
[轉貼]電腦搶先體驗 4K UHD 超高畫質時代:影片硬體加速第一回合交戰

電腦搶先體驗 4K UHD 超高畫質時代:影片硬體加速第一回合交戰

以主流等級硬體來試驗

筆者實際利用PotPlayer v1.5.40688與PowerDVD Ultra 13,搭配網路上能找到的示範影片Girls.Generation.Genie.4in1.200907.HDTV.x264.2160p.60fps.DTSES.6.1ch.mkv、HD.Club-4K-Chimei-inn-60mbps.mp4、HD.Club-2013-Taipei 101 Fireworks Trailer.mp4等進行試驗。

測試硬體包含AMD Radeon R9 280X與R7-260X、NVIDIA GeForce GTX 760與GTX 560Ti獨顯,以及Intel Haswell世代處理器,Core i5-4430、Core i3-4330等。此外Core i5-4430也做為系統基準平台,用以安裝前述獨立顯示卡,進行硬體解壓縮試驗。而處理器部分則是獨立安裝,並未搭配獨顯時,分別測試了軟解與硬解效果。


60Mbps

20Mbps

以HD Club開放測試影片為範例,相同內容分別設定以20Mbps與60Mbps壓縮製作,對播放硬體的解碼效率要求不同。

支援規格不等於效果

就真實播放效果而言,紀錄處理器耗用率固然是個方法,可驗證顯示卡解碼效率,然而這無法代表影片是全程流暢。試驗幾個組合下來,發現不同影片在各種播放軟體上,可能出現各式狀況。經由最不科學的人眼觀看,反而能確保影片播放過程中,影像與聲音訊號是否夠流暢。

筆者將實際試驗結果做成表現,以○代表影像與聲音流暢,△則是代表影像偶發頓挫,或者聲音間斷等情形。試驗結果看來挺有趣的,其實單看影片硬體加速核心部分,AMD並未支援任何4K格式,整體結果卻不輸給NVIDIA。它和Intel HD Graphics 4600一樣,得到最理想的播放效果,只不過是處理器負載高出一截。

其中關鍵是Girls.Generation.Genie.4in1.200907.HDTV.x264.2160p.60fps.DTSES.6.1ch.mkv這支影片,筆者推測這是合併4個1080p影片而來的60幀影片。其資料流量約為65Mbps,NVIDIA顯卡開啟硬體加速,影像與聲音都會出現斷續現象。此外,PowerDVD 13對其支援同樣存在些許狀況,而且輸出音量會異常的偏小許多。

4K確實有跨入門檻


不過得留意,AMD顯卡基於支援度問題,播放影片時處理器耗用率會偏高,通常游介於50~80%之間。反觀於NVIDIA獨顯與Intel內顯,通常能控制在30%以內,最喘的則是單純靠處理器軟解,經常達到80~100%之譜。最後將硬體平台做了些調整,裝配獨顯但是使用軟體解碼,從中可以觀察到一些微妙變化。

即便透過處理器軟解,顯示卡仍然會出現不等幅度運算負載,可說是有分散工作量的效用。因為解碼運算依播放方式而定,由處理器或顯示卡加速單元負責,至於渲染之類作業,則是由顯示卡運算核心協同處理。在下方參考截圖中,除了可以看到GPU-Z所呈現繪圖顯示核心負載,也能看到這次所使用硬體,播放時的處理器資源耗用量。

等H.265開啟4K大門

無論如何,這次藉由搭配華碩4K顯示器PQ321,實際體驗超高畫質影片,以及前述硬體的加速效果。即便這是令人興奮的,但是面對這些尚未完善的新玩物,總難免碰到些疑難雜症,連廠商也不見得能妥善協助處理。像是惱人的顯示器設定,以及顯示卡輸出調整等,希望未來能有正面改善。

筆者認為,由於欠缺4K時代正規編碼格式影片,現階段談論誰的播放效果最好還太早。畢竟許多人的影片來源都是網路,快樂版影片都從影音光碟轉檔而來,通常會沿用和原始內容相同的壓縮編碼格式轉檔,現行H.264未來應該就是H.265。因此得等到一切明朗,而且實際上路時再來好好比拚一場,會比現在就貿然花錢買4K Ready設備來得保險。

AMD Radeon R9-280X硬解


AMD Radeon R9-280X軟解

NVIDIA GeForce 760硬解

NVIDIA GeForce 760軟解

Intel HD Graphics 4600硬解


Intel HD Graphics 4600軟解

即便使用軟體解壓縮影片,內顯或獨顯的運算核心,仍然會協同處理渲染等作業。此外NVIDIA與Intel支援4K影片速度,可看出處理器資源耗用量,明顯較AMD低了一大截,甚至只占不到10%。


原文出處:電腦搶先體驗 4K UHD 超高畫質時代:影片硬體加速第一回合交戰 - 第 3 頁 | T客邦 - 我只推薦好東西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首 | | |



Powered by XOOPS 2.0 © 2001-2008 The XOOP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