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恭喜您是本站第 1730416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主選單

Google 自訂搜尋

Goole 廣告

隨機相片
IMG_60D_00033.jpg

授權條款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忘了密碼?

現在就註冊!

硬體園地 : [轉貼]NB升級硬碟效能實測

發表者 討論內容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3
[轉貼]NB升級硬碟效能實測

CNET電腦專區/楊士範2005/04/06

除了記憶體,另外一個筆記型電腦容易升級的部份就是硬碟了,尤其是目前硬碟降價許多,一個5400轉60GB的2.5吋硬碟僅在3500元上下,不過這麼多5400轉的產品,哪一款最好,和4200轉的硬碟就差在哪裡呢?請看我們的測試報導。

NB硬碟規格入門

大部份的使用者都僅在乎硬碟的容量,廠商的DM或是在介紹時也都僅以40G、60G為訴求,但實際上硬碟的規格中還有幾個會影響效能的重要規格。

換裝NB硬碟DIY

買了硬碟想要自己升級,卻又不知從何下手,害怕弄壞幾萬元的NB?讓我們教你如何自行更換你的NB硬碟。

測試平台與方法

我們選擇Acer 4100這台筆記型電腦當測試平台,並借測多款不同廠商的NB硬碟,分別進行各種測試,包括常見的MobileMark2002和HD-TACH 3等。

測試結果

在眾多測試軟體的摧殘之下,每一個硬碟的效能都被完全擠壓出來,在大部分的情況下5400轉的硬碟的確對效能有不小的幫助。

結論

現在2.5吋硬碟的價格越來越低,如果有點預算的確可以考慮升級5400轉的硬碟,而有一顆硬碟幾乎是從頭領先到尾,很明顯的冠軍是.......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3
[轉貼]NB硬碟規格入門
NB硬碟規格入門

大部份的使用者都僅在乎硬碟的容量,廠商的DM或是在介紹時也都僅以40G、60G為訴求,但實際上硬碟的規格中還有幾個會影響效能的重要規格。

轉速

硬碟和光碟一樣,內部都是圓形的碟片,靠著硬碟中的馬達旋轉碟片,然後利用讀寫磁頭來做讀取或寫入的動作,所以很明顯的,磁碟旋轉的越快,讀寫頭就能夠越快找到資料,也就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寫入或是讀取的動作,也就代表著較高的效能。

稍微懂多一點的使用者都會知道除了硬碟的容量,轉速是另外一個重要的規格。硬碟的轉速單位是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也就是每分鐘幾轉,目前一般NB在出廠時預設的硬碟大部分都是4200轉,此外常見的轉速規格還有5400轉、7200轉等,至於桌上型的硬碟已經可上達萬轉,但在NB上因為效能非唯一重點,而高轉速卻會帶來高耗電和噪音的問題,所以在NB上尚未有萬轉的產品出現。

零售市場上4200轉、5400轉、7200轉的硬碟都很容易找到,目前同樣是60GB的硬碟,4200轉和5400轉可差上五六百元,如果是Hitachi知名的7200轉硬碟--7K60的話,更是差了快兩千元,可見轉速的確是硬碟的關鍵之一。

緩衝記憶體

緩衝就是buffer,也有些廠商會寫Cache buffer,一般常見的稱呼有硬碟緩衝記憶體、緩衝區、快取記憶體等等,指的都是buffer。buffer的用處就和CPU中L1/L2快取是一樣的,也就是透過先將資料放在速度較快的緩衝記憶體中,避免每次都要透過讀寫硬碟來獲得資料。

一般來說較大容量的buffer可以增加每次讀取時的命中率,增加讀取的效率,尤其在讀取排列完整的硬碟資料中更是明顯,大容量的Buffer因為可以減低對於硬碟的讀取次數,所以對於硬碟的壽命和性能都會有幫助。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buffer規格有2MB、8MB和16MB,2MB的硬碟比較少見,但依然有些NB出廠時的隨機硬碟是用2MB緩衝的產品,8MB則是大部分硬碟的主流,不過Toshiba 5400轉的硬碟都具有16MB緩衝,理論上效能會較同轉速的產品優秀。

單碟容量

這個項目在桌上型的硬碟比較受到重視,在2.5吋的硬碟方面較少人關注。因為硬碟是由一個或多個碟片組合而成,所以單碟的容量越高,代表的碟片的密度越高,也就是旋轉一圈可以有更多的資料被讀取,當然效能也會有所提升。

目前市面上大部份2.5吋硬碟的單碟容量約在30GB~50GB之間,視總容量多少而定,一般來說低於40GB的硬碟都只有一個碟片,也就是總容量等於單碟容量,而60/80/100GB則至少有兩個碟片,單碟容量分別是30/40/50GB,所以當轉速和緩衝都相同時,如果發現40GB的硬碟的測試效能比60GB高這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總容量

硬碟容量就是一般最常聽見的硬碟規格,目前一般NB所搭配的預設硬碟大多是40GB,而市場上常見的容量則有60GB、80GB,甚至有幾家硬碟廠商已經推出了100GB的產品,雖然還不能和3.5吋硬碟動輒120GB、160GB起跳相比,但在NB開始成為許多使用者為一的一台電腦,碟片密度技術越來越進步的情況下,相信未來2.5吋的硬碟也會往高容量前進。

目前一顆4200轉、40GB、8MB緩衝的2.5吋硬碟大約是2400元上下,同等級60GB的硬碟大約是3200元左右,80GB的硬碟則是4300元,而如果是100GB則約需6600元,當然如果是較高轉速或是較高緩衝記憶體的硬碟,價錢會高上一截。

2.5吋硬碟參考售價

  8MB buffer/ 4200rpm 8MB buffer/ 5400rpm 8MB buffer/ 7200rpm 16MB buffer/ 5400rpm
40GB NT$2400 NT$2500 N/A NT$2800
60GB NT$3300 NT$3500 NT$4800 NT$3700
80GB NT$4300 NT$4800 N/A NT$5100
100GB NT$6600 NT$6800 N/A N/A

以上價格是在4/4這週光華商場週邊的報價,價格會隋著不同的時間、地點和廠牌會有所波動,這邊的價格僅提供使用者一個參考。而如果使用者願意到網路上尋找的話,一些拍賣的賣場可以找到再低一點的價格,不過需要負擔較大的風險。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3
[轉貼]換裝NB硬碟DIY
換裝NB硬碟DIY

買了硬碟想要自己升級,卻又不知從何下手,害怕弄壞幾萬元的NB?其實換硬碟雖然比裝記憶體難上一點,但只要小心注意點細節,其實換硬碟一點都不難。

NB更換DIY

我們使用Asus W3N 系列,和IBM的ThinkPad T43當作範例機,首先是W3N。

大部份的NB,硬碟都放在機身的底部的四個角落附近,只要翻過NB,尋找四個角落看看有沒有一個大約可放下一個硬碟大小的位置,附近有一顆或兩顆螺絲,螺絲附近有一個的圖示,就表示這個螺絲底下藏著這台NB的硬碟。


首先先用螺絲起子打開這個螺絲


如果蓋子不方便用手打開,可用螺絲起子輕輕撬開

 


打開後就是硬碟的本尊了,上面黃色的是W3N的ATA排線


然後輕輕的將排線拔起,就可以拆下硬碟了

拆下舊硬碟之後,拿出新的硬碟並且照原本的順序裝回去,不過要稍微注意幾個地方


注意排線的防呆位置,硬碟上有一個沒有針的位置,要對上排線沒有孔的位置


對齊之後輕輕插回去,然後照反順序鎖上螺絲即可

再來我們用IBM的ThinkPad T43當做範例,IBM TP的硬碟位置都放置在右手置腕處附近的底部,很容易找,拆卸的方式也很類似。


翻過機身,在右手置腕處的底部很容易找到HD的圖示,用螺絲起子轉開唯一的一顆螺絲


抽出之前要先將螢幕打開,不然硬碟會抽不出來


有些NB像IBM,會另外用螺絲把硬碟固定在一個架上,請將四個螺絲都卸下


把硬碟從固定架上拆下後的樣子

同樣在裝回去的時候要注意硬碟位置順序,依IBM TP來說,硬碟的標籤面要朝上露出,然後針腳像著尾端(有兩個稍為突出的擋板)


裝回去的時候注意,標籤頁向上,針腳朝擋板


然後再將蓋子鎖上,插回NB中鎖好螺絲即可

移轉資料

要移轉舊硬碟的資料,最方便的是將原本舊硬碟中的分割區用Ghost或True Image這種還原備份軟體製作成一個自己的Recovery DVD或CD-R,如果不方便,就只好使用NB廠商附贈的Recovery CD重新回覆出廠狀態,然後把需要的資料透過外接盒移轉過去即可。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3
[轉貼]測試平台與方法
測試平台與方法

我們選擇Acer 4100這台筆記型電腦當測試平台,並借測多款不同廠商的NB硬碟,分別進行各種測試,包括常見的MobileMark2002和HD-TACH 3等。

測試平台

廠商

Acer

型號

TravelMate 4100系列

CPU

Intel Pentium-M 1.73GHz

記憶體

DDR 333 256MB x 2

作業系統Windows XP SP2 中文版
測試軟體

Mobilemark 2002、HD Tach 3、PCMark04 Bulid 360 HDD Score、Sandra 2005 File System Benchmark

測試硬碟資料

基準組

廠商 HitachiWD
型號HTS424040M9AT00WD600UE
容量40GB60GB
轉速4200rpm5400rpm
緩衝2MB2MB
參考市價NT$2300元NT$3300元

對照組

廠商 HitachiWDSamsungToshiba Seaagate
型號HTS541080G9AT00WD800VEMP0804HMK8026GAXMomentus 5400.2
容量80GB80GB80GB80GB100GB
轉速5400rpm5400rpm5400rpm5400rpm5400rpm
緩衝8MB8MB8MB16MB8MB
參考市價NT.4600元NT$4900元NT$4600元NT$5100元NT$6400元

測試之前,我們要做一些說明,我們的基準組是Hitachi 4K40系列中的HTS424040M9AT00,規格是40GB、2MB緩衝、4200轉,是目前很多NB使用的預設硬碟,而對照組則是其他六顆5400轉的硬碟,WD會有兩顆的原因是WD600UE是Acer TM 4100預設的硬碟,而且它也是少數5400轉硬碟中僅有2MB緩衝的產品,讀者也可以拿來和其他擁有較高緩衝的硬碟作對照。

目前測試硬碟最常用的軟體有HD Tach和PCMark、Sandra中關於硬碟的測試項目,此外為了測試整體的整合效能,所以我們也使用了我們測試NB的常用軟體--MobileMark2002,使用MobileMark 2002的好處是,除了測試效能之外,我們還可以順便測試耗電的程度。

測試之前我們會將新的硬碟分割為20GB的主分割區,剩下的空間為另一分割區,然後灌上Windows XP SP2中文版,並裝上所有原廠的驅動程式,在安裝MobileMark 2002之前我們會先依照BAPCo的建議,對系統做最佳效調,包括關閉遠端協助、自動更新、系統還原、錯誤報告、螢幕保護程式,將效能設定為最佳效能。測試的時候不會接任何網路,並且將無線網路關閉。

電源配置方面,選擇桌上型/攜帶型,然後將關閉監視器、關閉硬碟、系統待命分別設定為永不、三分鐘、永不,另外關閉電力警示及休眠,這些Bapco建議的環境設定,詳細的內容可參考MobileMark2002的網頁中的建議設定一項。

在執行其他三項測試軟體時,我們會接上電源,並將電源配置調為一直開啟,以最大的效能來運作。HD Tach 3的測試不包含寫入測試, 因為HD Tach 3的寫入測試必須是非主硬碟,而且不能被Fdisk過,所以我們不進行這個測試。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3
[轉貼]測試結果
測試結果

MobileMark 2002測試

MobileMark是我們電腦專區測試NB效能的主要軟體之一,讀者應該不陌生。MobileMark的測試方式和我們在記憶體測試中所使用的Sysmark十分類似,都是以數個軟體交互使用,模擬使用者的真實操作環境,其中包括了MS Offics XP、Adobo PhotoShop 6.0、Winzip、Macromedia Flash等等,和Sysmark不同的是,MobileMark會反覆測試直到電池用盡為止,所以同時可測試NB的電池效力。

MobileMark的效能分數是以NB的回應時間為準,越低的反應時間代表越好的系統效能,以一台Compaq Armada M700 Notebook配備PIII 1GHz,256MB SDRAM和30GB ATA66的硬碟所執行出來的回應時間當作100分,以此為基準去量測其他NB。

在MobileMark 2002的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5400轉和4200轉的硬碟的確有點差距,最多可以相差到8%的效能,大部分來說和4200轉硬碟的差距在2~7%之間,雖然有差距,但並不明顯。

而在這項測試中,表現最好的是Hitachi 5400轉 8M緩衝這顆硬碟,分數達到210,不但領先基準組同門師兄Hitachi 4200轉的硬碟達8%,也領先其他的5400轉受測產品。而WD 800VE則是另外一顆有超過200分的硬碟,分數達到207分,表現也相當不錯。

至於較高的轉速會不會較耗電,一直是很多使用者的疑問之一,畢竟NB最重要的並非一昧的追求效能,如何在效能和電力之間做拿捏才是重點。在MobileMark的電力測試中,的確基準組4200轉硬碟擁有最長的電池時間,不過即便是最耗電的產品,和基準組的差異也才16分鐘,而Hitachi 5400 8MB緩衝的硬碟更是和基準組僅差1分鐘,所以根據這項測試,我們可以得知目前5400轉和4200轉硬碟之間的耗電程度差異有限。

Hitachi 4200rpm 2MB 40GB WD 5400rpm 2MB 60GB Hitachi 5400rpm 8MB 80GB WD 5400rpm 8MB 80GB Samsung 5400rpm 8MB 80GB Toshiba 5400rpm 16MB 80GB Seagate 5400rpm 8MB 100GB
Battery 256 253 255 248 244 240 240
Rating 193 195 210 207 197 203 197
Baseline 1.04% 8.81% 7.25% 2.07% 5.18% 2.07%

第一名:Hitachi HTS548010

第二名:WD WD800VE

第三名:Toshiba MK8026GAX

PCMark04測試

PCMark04的HDD測試也是常見的硬碟測試項目,其中包含四項測試:Windows XP開機測試、載入應用程式、複製檔案、一般硬碟應用,分數比重分別為25%、28%、12%和35%,其中應用程式和一般硬碟應用的項目中包含者許多常見的軟體應用,比如說MS Word、Windows Media Player、3DMark01 SE等等。

PCMark04和MobileMark最大的不同在於,MobileMark是真的執行那些應用程式,並且做一些操作和使用,而且其中包括Photoshop和Flash這種很耗費資源的程式,而PCMark雖然測試的項目較多,但並沒有真實的執行那些程式,而且所執行的應用程式並沒有像Photoshop或是Flash這種等級的程式。

在這項測試中,可以看的出來,5400轉的硬碟的確領先4200轉的硬碟相當多,最少也有21%,最多可達43%,也就是說在較為簡單但較多樣化的使用環境下,高轉速的硬碟對於效能有相當的影響。

受測的硬碟中,分數最高的依然是Hitachi 5400轉 8MB緩衝硬碟,領先基準組高達43%,WD800VE同樣以41%緊跟在後,Seagate也有領先30%以上的表現,而擁有16MB緩衝的Toshiba MK8026GAX則沒有太多驚人的表現。

Hitachi 4200rpm 2MB 40GB WD 5400rpm 2MB 60GB Hitachi 5400rpm 8MB 80GB WD 5400rpm 8MB 80GB Samsung 5400rpm 8MB 80GB Toshiba 5400rpm 16MB 80GB Seagate 5400rpm 8MB 100GB
HDD Score 2302 2802 3310 3255 2873 2838 3107
Baseline 21.72% 43.79% 41.40% 24.80% 23.28% 34.97%

第一名:Hitachi HTS548010

第二名:WD WD800VE

第三名:Seagate Momentus 5400.2 100GB

HD Tach測試

HD Tach是個簡單又全面的測試軟體,內容包括讀取速度,寫入速度,存取時間,還有CPU佔用率這幾個硬碟重要的評鑑指標,不過這次測試因為所有的硬碟都拿來當主硬碟,沒有未分割的情況,所以無法做寫入測試。

在平均寫入速度方面,很明顯較高轉速的硬碟速度較快,而且至少有將近16%的領先,最快的還是Hitachi的5400轉硬碟,已經超越基準組將近30%,不過在這項測試中5400轉的硬碟都沒有太大的差異,除了Samsung之外,都有24%以上的領先,另外稍微落後的是Seagate 5400轉 100GB硬碟,不過這是因為Seagate這顆硬碟容量較大,所以平均的寫入速度較慢。

Burst Speed代表的是緩衝記憶體上的資料能夠多快傳送至系統中,這個數值通常和傳輸介面有關,也就是能夠測出不同的傳輸介面的差異,所以這裡可看到轉速並沒有絕對的影響,甚至有5400轉的硬碟還落後基準組,這個項目中最快的依然是Hitachi的5400轉硬碟。

Random access time指的是隨機存取時間,也就是磁頭找到資料的時間,這個數據應該是約低越好,單位是毫秒(ms)。因為是存取時間,所以轉速的影響會很大,可以看到4200轉的基準組需要20.4ms,而5400轉的硬碟都低於19ms,Hitachi 5400轉持續保持第一頭銜,而亞軍則是Seagate,其他的產品則差異不大。

在CPU佔用率方面,七顆硬碟都在2%到5%之間,因為差距不大,所以我們略過這個數據。

Hitachi 4200rpm 2MB 40GB WD 5400rpm 2MB 60GB Hitachi 5400rpm 8MB 80GB WD 5400rpm 8MB 80GB Samsung 5400rpm 8MB 80GB Toshiba 5400rpm 16MB 80GB Seagate 5400rpm 8MB 100GB
Burst Speed 87.3 87.5 90.4 87.2 81.8 81.5 88.3
Baseline 0.23% 3.55% -0.11% -6.30% -6.64% 1.15%
平均讀取速度 23.2 29 29.9 29 26.9 29.8 28.9
Baseline 25.00% 28.88% 25.00% 15.95% 28.45% 24.57%

Hitachi 4200rpm 2MB 40GB WD 5400rpm 2MB 60GB Hitachi 5400rpm 8MB 80GB WD 5400rpm 8MB 80GB Samsung 5400rpm 8MB 80GB Toshiba 5400rpm 16MB 80GB Seagate 5400rpm 8MB 100GB
Random access time 20.4 17.7 16.4 17.9 17.6 19.2 17.1
Baseline 15.25% 24.39% 13.97% 15.91% 6.25% 19.30%

第一名:Hitachi HTS548010

第二名:Seagate Momentus 5400.2 100GB

第三名:WD WD800VE

Sisoftware Sandra 05測試

Sisoftware Sandra中的File system Banchmark是另外一個常用的硬碟測試項目,Sandra的特色是會給一個綜合的分數,並且提供許多可供比較的資料庫,讓使用者測試完後可以比較測試的分數表現如何。

在Sandra 05中,因為是以MB/s為單位,所以差距並不大,4200轉的基準組僅有24MB/s,而受測硬碟除了Samsung之外都在30~32MB/s之間,唯一達到32MB/s的還是Hitachi HTS5401080。

Hitachi 4200rpm 2MB 40GB WD 5400rpm 2MB 60GB Hitachi 5400rpm 8MB 80GB WD 5400rpm 8MB 80GB Samsung 5400rpm 8MB 80GB Toshiba 5400rpm 16MB 80GB Seagate 5400rpm 8MB 100GB
Sandra05 File Benchmark 24 30 32 31 27 31 31
Baseline 25.00% 33.33% 29.17% 12.50% 29.17% 29.17%

第一名:Hitachi HTS548010

第二名:Toshiba MK8026GAX、Seagate Momentus 5400.2 100GB、WD WD800VE

冷日
(冷日)
Webmaster
  • 註冊日: 2008/2/19
  • 來自:
  • 發表數: 15773
[轉貼]結論
結論

從眾多測試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路走來始終保持第一名的,是Hitachi的HTS548010這顆5400轉 8MB緩衝 80GB硬碟,而且從市場價格來看,這顆硬碟也是相當划算的選擇,參考市價大約在4600元左右,幾乎是同等級硬碟中最便宜的產品。

而Seagate和WD800VE則是在第二名的位置上呈現拉距的狀況,嚴格來說應該是WD800VE效能稍高一點,不過因為這兩顆硬碟的容量不同,而因為目前100GB2的2.5吋硬碟不多,所以如果需要大容量的2.5吋硬碟,Seagate的Momentus 5400.2也是可以考慮的選擇。

編輯推薦:Hitachi HTS548010G9AT00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首 | | |



Powered by XOOPS 2.0 © 2001-2008 The XOOP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