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發表限制: 非會員 可以發表
記憶體的功用 無論筆記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系統記憶體扮演的角色其實都很類似,簡單來說,每當啟動視窗作業系統、開啟一個程式或是打開一個檔案,硬碟上的資料就會被載入電腦的系統記憶體(又稱randomaccess memory,簡稱RAM),然後再被中央處理器拿去運算處理;也就是說,記憶體在整個電腦運作中扮演的工作平台的角色。 越多的記憶體,能讓你同時開啟更多的檔案、更多的應用程式及更大的檔案;相反的,如果記憶體不夠,作業系統會被迫使用硬碟劃分一塊虛擬記憶體,由於硬碟存取速度差距記憶體很大,可想而知效能,會因此減緩很多。簡單的說,記憶體愈大,效能愈能提升。 前往店面選購NB記憶體時,常會聽到店員問要買SO-DIMM或Micro-DIMM的NB記憶體,SO-DIMM或Micro-DIMM都是專為筆記型電腦設計的記憶體「模組規格」,也就是記憶體模組尺吋及接腳數量。 以SO-DIMM而言,目前大部分NB的SO-DIMM記憶體模組都是200 pin接腳,只有少數比較古老的機種採用144pin的SO-DIMM模組;若以品牌數量而言,SO-DIMM支援的機種也比Micro-DIMM多。 Micro-DIMM接腳為172pin,以平均價格而言,Micro-DIMM比SO-DIMM稍貴,採用的機種也較少,不過Micro-DIMM體積比SO-DIMM略小,因此比較常見於輕薄型筆記型電腦。其實除了上述兩種比較常見的記體模組規格外,部分機種考量體積、設計的關係還有自己特殊的規格,例如比較早期的VAIO的就還有自己的VAIO-DIMM。 記憶體時脈 現在筆記型電腦記憶體大都已經改用DDR(Double Data-Rate Synchronous DRAM)記憶體技術,DDR相較於前一代的SDRAM,可以做兩倍的數據運算,簡單來說,如果這個記憶體運算時脈為133MHz,那麼實際執行速度就是266MHz,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DDR 266。 DDR 333和 DDR 266都是目前筆記型電腦相當常見的規格,DDR 333當然速度比DDR266更快,不過也得看筆記型電腦的晶片組有沒有支援,例如比較早期的HP Compaq nc6000雖然隨機記憶體為DDR333,但實際上因為晶片組不支援,也僅能降速執行。 除了DDR 266/333,我們也很常看到PC 2100/2700等規格,其實PC 2100/2700和DDR266/333意義一樣,只是從頻寬去描述規格。例如DDR 266運作時脈為266MHz,由於每個DIMM模組匯流排寬度為64bit,也就是8bytes,因此DDR266記憶體頻寬為266MHz x 8=2100MB/s,也就被稱為PC 2100。 封裝
模組規格
200pin(上)與144pin的SO-DIMM記憶體DDR/PC值對照表 DDR值 PC值 DDR 266 PC 2100 DDR 333 PC 2700 DDR 400 PC 3200
封裝指將記憶體顆粒安裝在模組上的方式。目前記憶體封裝大概分為TSOP與FBGA兩種,TSOP比較常見於桌上型電腦,不過TSOP與FBGA兩種封裝方式在筆記型電腦記憶體上都找得到。
一般來說,FBGA封裝方式會比TSOP來的好,從上圖可以看出,TSOP封裝的針腳在外,而FBGA針腳在內,比較不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干擾;此外,FBGA封裝的顆粒也比較小,在512MB或1G以上的記憶體模組大都採用FBGA封裝。
可擴充多少記憶體?
除了記憶體本身外,我們在出發前往選購記憶體之前,一定得先瞧瞧自己的NB能支援多少記憶體,由於各家NB規格不同,有的採用2個記憶體插槽,最大可擴充至2GB,但有的NB為了節省成本,直接在主機板上安裝256MB記憶體,只留下一個插槽,而且僅支援512MB記憶體,也就是最大記憶體容量為768MB。
這種情形各廠商、各機種皆不同,最好在選購筆記型電腦時便能問清楚記憶體擴充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