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恭喜您是本站第 1736048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主選單

Google 自訂搜尋

Goole 廣告

隨機相片
IMG_00001.jpg

授權條款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忘了密碼?

現在就註冊!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發表限制: 非會員 可以發表

發表者: 冷日 發表時間: 2005/11/23 10:31:53
微軟開放Office檔案標準
文/陳曉莉 (記者) 2005-11-22



未來微軟的Word、Excel及Powerpoint等辦公室軟體的檔案格式也將成為開放標準。

為了與OpenOffice開放文件標準一較高低,並呼應各國政府部門的需求,微軟預計在明年底正式發表的Office 12辦公室軟體將支援多種文件格式,包括自己所開發的Office Open XML;同時,微軟也計畫將Office Open XML技術規範提供給Ecma標準組織。


微軟今日(22)從法國巴黎發出的新聞稿宣佈,將把Office的檔案格式開放,並由蘋果電腦(Apple)、英特爾(Intel)、東芝(Toshiba)、Barclays Capital、BP、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Essilor,NextPage ,及Statoil ASA等多家公司及機構共同贊助提交給歐洲的標準組織Ecma International。

目前單單利用Office 2003版本XML檔案格式的開發者就已經超過30萬,未來微軟也會提供工具,讓這些舊文件也可以利用新的開放標準。微軟國際總裁Jean-Philippe Courtois表示:「我們承諾要以XML等開放標準為舊有的和下一代的軟體同時提供最高等級的相容性。」

蘋果電腦也在微軟的新聞稿中表示支持。蘋果電腦全球產品行銷副總裁Philip Schiller表示,蘋果將會支援微軟所提供給Ecma的Office Open XML文件格式。「未來幾年,蘋果和與微軟緊密合作,為Mac的使用者及應用開發者提供最好好的產品。」


微軟表示,微軟文件成為標準化格式將能給客戶更大的信心,因為他們能夠將文件內容移出到其他軟體工具,影響到數十億的文件。同時,這也能滿足有長久儲存需求的客戶,不至於因為時間久遠、辦公室軟體的升級變遷而無法開啟檔案。

其中,特別是政府部門對開放文件格式的需求最為殷切,因為政府部門最常擁有年代久遠的文件,其中也包括圖書館。美國麻薩諸塞州已規定自2007年1月起該州所有政府部門的文件都只能存成OpenDocument或Adobe的PDF等開放文件格式。

微軟資訊工作者策略總經理Alan Yates說明,如果客戶使用Office 97,那微軟將會提供工具將文件轉為Office 2000、 Office XP或即將到來的Office 12格式,微軟也會提供將所有檔案格式轉成Office Open XML新格式的功能。

雖然微軟已決定要倒向開放文件標準,但微軟仍然未跟隨各科技大廠支援OpenDocument標準的腳步,而是自訂Office Open XML開放文件標準。OpenDocument是由IBM、Sun、Apple、CA、Intel、Google、Red Hat、Corel、Oracle、Adobe等科技大廠共同推動的開放文件格式。(編譯/陳曉莉)
內容圖示
url email imgsrc image code quote
樣本
bold italic underline linethrough   


吃太飽Good JobHiJolinOMGOrz哭XD三八萌水汪汪大眼水草舞失魂打小人
打瞌睡石化交出來印堂黑黑吐吐血(不明液體版)吐血(鮮血版)好心情好夢入睡守門員之魂冷汗直流冷吱吱
完美計畫我不依沒什麼嘛狂暴狂驚幸福御守昏死泡澡空南無南無怒火中燒挖鼻孔
指苦惱煙狂倒地哭哭不害羞扭扭射門烏鴉飛過笑裡藏刀茶高處不勝寒鬼點子崩潰
推眼鏡淒涼淚奔爽被咬了喔呵呵無力感無言無辜畫圈掰掰催眠微笑
感冒想入非非愛之轟炸搞自閉萬年奸臣裝死跪拜禮嘆息槌飛你漫不經心疑惑遠目
鼻青臉腫嘲笑噴暴走撞人樂奔熱蔥不聽蔥妹恭喜樣蔥寶恭喜衝刺運球頭昏目眩濕
臉紅紅舉紅牌舉黃牌翻桌瓊瑤跪哭讚美主勾拳一記偽可愛賊親一個洗澡畢業了
藍藍路壞大叔啦啦隊鞭K書捲心被一臉肅殺怕怕阿飄無盡漩渦窮帥
orz-v2驚-v2不行了驕傲內傷眼睛一亮跌坐-V2熱-V2囧
 [詳情...]
validation picture

注意事項:
預覽不需輸入認證碼,僅真正發送文章時才會檢查驗證碼。
認證碼有效期10分鐘,若輸入資料超過10分鐘,請您備份內容後,重新整理本頁並貼回您的內容,再輸入驗證碼送出。

選項

Powered by XOOPS 2.0 © 2001-2008 The XOOP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