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發表限制: 非會員 可以發表
發表者: 冷日 發表時間: 2008/4/30 5:20:39
液晶電視 VS 電漿電視
液晶電視 | 電漿電視 | 差異說明 | |
發光原理 | 背燈管發光 | 自發光 | (液晶缺點1.無法達到全黑) |
發展方向 | 15~40吋(*1) | 32吋~63吋 | |
耗電量 | 48~170W | 350W | (相近尺寸的機種相比,液晶大約只有電漿的40%耗電量 |
使用壽命 | 約6萬小時(20年) | 約3萬小時(10年) | (液晶有壞點(亮點)問題) (電漿則有約2~3萬小時亮度就會降到原來的一半左右之問題) |
維修及體積 | 小、易維修 | 大、難維修 | 液晶電視比電漿電視的厚度大約是縮減了40%,重量則是大約縮減了25% |
輻射劑量 | 零輻射 | 低輻射 |
二者的優缺點比較:
耗電量液晶電視勝出
電漿電視的耗電量要比液晶電視還大,一般來說相近尺寸的機種相比,液晶電視大約只有電漿電視的40的耗電量,同時也讓液晶電視比電漿電視散發出較低的熱量體積與重量液晶電視勝出.
液晶電視可以做得比同尺寸的電漿電視更輕,更薄,而且差距還蠻大的,液晶電視比電漿電視的厚度大約是縮減了40,重量則是大約縮減了25,更適合於裝潢空間的掛壁使用.
使用壽命為液晶電視勝出
目前電漿電視受限於螢光體的材料,使用壽命大約是20000-30000小時[屆時畫面亮度會衰減約剩一半],而液晶面板本身壽命大約是50000-60000小時因此挑剔的用家只要每20000小時左右更換一次液晶電視的背光模組,又可以繼續使用,電漿電視則是使用約20000-30000小時[每天平均觀看8個小時,大約是7-10年之後],就必須汰舊換新了.
畫質表現為電漿電視勝出
就畫質而言,設計製作品質良好的液晶電視與液晶電視不見得有很大的差別,但先天性能上液晶電視有兩項缺陷.其一是液晶電視畫面很難做到全黑[因為液晶面板不能完全遮蔽背光],其二是必須靠旋轉液晶分子角度來改變畫面明暗度的液晶電視,在反應速度上遠遠不及放電發光的電漿電視,因此在呈現快速移動影像時,液晶多少有殘影現象出現.
結論建議:
- 放置觀賞環境明亮,好比家中客廳是傳統放個好幾顆白色吸頂燈或是好幾根日光燈,然後直接可以看到燈管那種燈源,在越明亮的環境下,LCD TV優勢會越強(建議可以一般大型辦公室的燈光來做比較,家中環境光線大於或是等於大型辦公室的燈光,那就用LCD TV)!!
- 反之,若是放置觀賞環境燈光較為柔和,好比有刻意裝潢天花板的客廳,大多採取"口"字形或是"II"字型的間接燈光,或是燈光光源是在欲放置TV的背後的牆上出來,那麼在這種環境下,PDP的長處就出來了,對比,色彩都會較優,同時也因為LCD TV天生的高亮度,再這種環境燈源下看LCD TV久了以後,眼睛疲累度也會大於PDP!!(LCD TV不比Monitor,不是越亮就是越好呀~
- 有連接PC或是電玩遊戲機需求的,LCD TV是比較合適的!!(目前一般而言,除非日系進口的高價PDP以外,大部分LCD TV的解析度都會優於PDP,可以充分支援PC;至於電玩機,則在乎長時間使用時,那些分數的框框會對PDP產生烙印的嚴重傷害)
- PDP盡量別去選購那些5,6萬以下的機種,選就選有代表性的廠家(LG,Sansung,Panasonic,Pioneer,HITACHI或是Fujitsu等),因為二線廠商都是跟日韓拿板子然後自己系統組裝,PDP最大的問題是因高溫造成模組的部分parts容易燒壞,最後壞掉的往往是幾顆小零件而已,而非面板!!而二線廠商為了跟一線大廠競爭,只能從這些模組端的小零件下手,才能保持競爭力,過度cost down的結果往往就反映在最後整台機器的使用壽命上!
- LCD TV要不就買頂級系列的,要不就買低價白牌的,中階的那一些真的不建議!!理由很簡單,LCD TV未來的價格"想像空間"還太大,年底買一樣的機器價格很可能就是目前的7~8折!最重要的是規格進步速度太快,跟PC一樣,一下子就"非主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