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恭喜您是本站第 1729417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主選單

Google 自訂搜尋

Goole 廣告

隨機相片
IMG_00010.jpg

授權條款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忘了密碼?

現在就註冊!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發表限制: 非會員 可以發表

發表者: 冷日 發表時間: 2014/7/16 4:19:45

使用instsrv.exe+srvany.exe將應用程序安裝為windows服務

  • 發佈日期:2013-07-15 09:33:53   作者:飛天虎  
  • 一、什麼是instsrv.exe和srvany.exe

        instsrv.exe.exe和srvany.exe是Microsoft Windows Resource Kits工具集中 的兩個實用工具,這兩個工具配合使用可以將任何的exe應用程序作為window服務運行。srany.exe是註冊程序的服務外殼,可以通過它讓應用程序以system賬號啟動,可以使應用程序作為windows的服務隨機器啟動而自動啟動,從而隱藏不必要的窗口,例如:應用程序控制台等。那麼我們肯定想是不是安裝srvany.exe就可以完成以上功能了呢?答案是正確的,但是安裝srvany.exe需要用到另一個工具instsrv.exe,是的,instsrv.exe的作用就是為了安裝srvany.exe工具,這樣相信大家明白了instsrv.exe和srvany.exe的作用,下面就簡單的介紹如何將exe應用程序做成windows服務。

    二、操作步驟

        1、獲取應用程序

              略

        2、用instsrv.exe安裝srvany.exe

        將instsrv.exe和srvany.exe拷貝到"C:\WINDOWS\system32"目錄下(如果是64bit系統,則將其拷貝到C:\WINDOWS\SysWOW64),用instsrv.exe安裝srvany.exe,進入dos界面: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C:\WINDOWS\SysWOW64\instsrv.exe MyService C:\WINDOWS\SysWOW64\srvany.exe

    註:Myservice是自定義的服務的名稱,可以根據應用程序名稱任意更改。
        3、對srvany.exe進行配置
        點擊"開始-運行-regedit"打開註冊列表,定位到以下路徑: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MyService
    MyService是你安裝srvany.exe時定義的名稱。
        一般情況下該服務名下沒有Parameters項目,需要手動建立:對服務名稱項目右擊新建項,名稱為       
        Parameters,然後定位到Parameters項,新建以下幾個字符串值。
        名稱 Application 值為你要作為服務運行的程序地址。
        名稱 AppDirectory 值為你要作為服務運行的程序所在文件夾路徑。
        名稱 AppParameters 值為你要作為服務運行的程序啟動所需要的參數。
        下面以一個簡單的小程序配置實例說明:

     
    配置完成後,驗證服務如下:
     


     
    至此,使用instsrv.exe+srvany.exe將應用程序安裝為windows服務介紹完畢,如果大家有其他好的建議和方法,還請多多指點,謝謝!
     

    原文出處:使用instsrv.exe+srvany.exe将应用程序安装为windows服务 - 服务器技术 - 次元立方网 - 电脑知识与技术互动交流平台
    內容圖示
    url email imgsrc image code quote
    樣本
    bold italic underline linethrough   












     [詳情...]
    validation picture

    注意事項:
    預覽不需輸入認證碼,僅真正發送文章時才會檢查驗證碼。
    認證碼有效期10分鐘,若輸入資料超過10分鐘,請您備份內容後,重新整理本頁並貼回您的內容,再輸入驗證碼送出。

    選項

    Powered by XOOPS 2.0 © 2001-2008 The XOOP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