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茫茫網海中的冷日
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遺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
|
恭喜您是本站第 1729279
位訪客!
登入 | 註冊
|
|
|
|
對這文章發表回應
發表限制: 非會員 可以發表
發表者: 冷日 發表時間: 2009/10/9 3:11:50
原廠的安排中,結束了PORSCHE博物館的尋根之旅後,緊接著就是Panamera的實際試駕行程,隔日才是從斯圖加特搭機前往萊比錫工廠了解Panamera的生產過程,不過為了讓此體驗旅可從古至今、全盤了解Panamera的誕生背景與過程,加上結合台灣市場Panamera於10月9日的上市時間,因此先行分享萊比錫工廠的參訪體驗,待此主題結束與新車正式在台上市後,壓軸的,就是Panamera的精采試駕報導。
|
一如上文所述,搭機前往萊比錫之時,已超過了當地的晚餐時間,因此經過了一晚的休息後,隔日一大早,便透過原廠人員的安排,前進了此享有「鑽石」般光芒的暱稱的先進生產工廠,此名來源,莫過於從進入廠房大門後,便可清楚看見、狀似「鑽石」般的主建築物。 對於萊比錫工廠的體驗,當然也就從此作為客戶中心之用的主建築物開始,而包含GF地面層在內的客戶中心,共有五層樓,其中GF為接待區域,包含有休息室、新車交車處、GT車型專屬包廂等;一樓區域則以PORSCHE DESIGN車主精品與商店為主;二樓則為會議室/小禮堂/電影院/賽道控制中心的複合式功能樓層;三樓則為參訪當天的用餐地點,因此除了餐廳外還包含有大禮堂、當前量產車輛展示區域;四樓則為PORSCHE歷史車輛展覽區域。 對於萊比錫工廠的了解,從GF樓層接待大廳旁的平面圖開始,負責接待的原廠人員以平面圖細心的介紹此工廠的基本規格,除了此主建築物外,還有著包含新舊兩處的生產設施、管理中心、試車道、試駕賽道、直昇機停機坪、越野賽道、客戶停車場等主要設備;身為PORSCHE旗下相當重要的生產工廠,從2000年2月開始興建,並於2002年8月加入了生產行列,主要以生產Cayenne車系為主,而為了Carrera GT此超級跑車的生產,於2004年秋天進行第一次擴建,而2006年9月的第二次擴建,則是為了此次的主角—Panamera的生產工程。 為讓讀者近一步了解萊比錫生產工廠的基本資料,以下以表格方式呈現:
萊比錫工廠基本規格與特點 | 執行委員會總裁 |
Siegfried Bülow | 總員工數(2009年5月統計) Cayenne生產線 Panamera生產線 | 約600名 約400名 約200名 | 實習生數(2009年5月統計) | 30名 | 奠基 | 1999年9月 | 破土 | 2000年2月 | 生產線啟動 | 2002年8月 | 第一次擴建
| 2004年秋天 | 第二次擴建 | 2006年9月 | 投資金額 | 總投資金額 | 2.77億歐元 | 第二次擴建金額 | 1.5億歐元 | Cayenne生產線 | 現行生產車型 | 預計生產車型 | Cayenne |
Cayenne Hybrid | Cayenne Diesel | | Cayenne S | | Cayenne Transsybeyia | | Cayenne GTS | | Cayenne Turbo |
| Cayenne Turbo S | | Panamera生產線 | 現行生產車型 | 預計生產車型 | Panamera S | Panamera V6 | Panamera 4S | Panamera Hybrid | Panamera Turbo |
| 生產開始 | 2009年4月 | Carrera GT生產線 | 2003-2006 | 1270輛 | Panamera生產線統計 | 總裝配線長度 | 580公尺 | 裝配區 | 4 |
垂直生產線比例 | 15% | 德國生產件比例 | 70% | Cayenne生產線統計 | 總裝配線長度 | 480公尺 | 產線裝配站 | 30 | 垂直生產線比例 | 10% | 德國生產件比例 | 55% |
工廠基本規格 | 工廠面積 | 300公頃 | Cayenne/混線裝配廠 | 18600平方公尺 | 客戶中心 | 佔地面積5200平方公尺可用面積5800平方公尺 | 行政中心 | 3500平方公尺 | Panamera新生產廠房 | 25000平方公尺 | 管理中心 |
4800平方公尺 | 整合中心(包含餐廳與淋浴間) | 2500平方公尺 | 試駕賽道 | 3.75公里 | 越野賽道 | 6公里 | 綠地 | 50公頃 | 目前萊比錫此工廠專司負責 Cayenne與 Panamera 兩款車型的生產工程。 | Panamera生產線總長為 580公尺。 | Panamera所使用的德國在地化零件比例高達七成。 | 在基本的介紹後,在原廠人員的帶領下,終於進入了此工廠核心—生產廠房;等待一行媒體的,乃是極為先進、極為潔淨與整齊的高效能生產線,從以上的介紹也可了解到,在Carrera GT停產後,此工廠目前便專司Cayenne與Panamera兩車型的生產工程;雖然兩款車皆於此進行混線生產,但有著相當清楚且明確的運作邏輯,且充分運用人力的判斷與儀器的精確,兩者合一下,打造出一款款品質無虞的PORSCHE車款。
透過引導式車輛系統的運作,Panamera精確的通過廠房中的各個工位。 |
雖然兩款車皆於此進行混線生產,但有著相當清楚且明確的運作邏輯,且充分運用人力的判斷與儀器的精確,兩者合一下,打造出一款款品質無虞的PORSCHE車款。 | 透過原廠人員的帶領,與按照廠房生產線旁的參觀導引路線,見到了Panamera的主要生產過程,其中自動化的機器生產裝置,主要以車體運送為主,貫穿整個生產線路線中,再由人力加以裝配體積較小的配件,達道充分分工的目的。為讓車迷朋友們更近一步的了解車輛的裝配過程,以下特以圖片呈現:
一進入廠房,右邊可見當時2000年2月破土時所用的金鏟子。 |
金鏟子上清楚說著當時參與破土的貴賓與時間。 |
廠辦合一的設計,更有著明亮與開放的辦公環境。 |
一進入廠房,便可見到相當整齊且潔淨的生產設備與環境。 |
隨著地上的導引路線與腳印,就可清楚的了解廠內的生產線流程。 |
一開始參觀,便有一輛剛裝配完的Panamera迎面駛來。 |
從上至下、從左至右的分解圖,可以了解到生產線中車輛運送的方式。 |
由於採取混線生產,因此每輛車的運作平台上,都有著辨識儀器,可與車輛上所安裝的「黑盒子」對應。 |
中控台的安裝過程。 |
原本只有鈑件的車門重量為3kg,但安裝完全數配備後,車門則會增加至25kg的重量! |
從此角度可以欣賞到裝配的過程。 |
準備安裝上車的保桿部件。 |
技師們正在安裝座椅。 |
有此高壓罐的乃為具有氣壓式懸吊的Turbo車型。 |
此造型奇特的就是Panamera油箱。 |
底盤的結構為後期的裝配流程。 |
從上至下、從左至右的分解圖,可以了解安裝輪圈與輪胎的流程。 |
除了透過自動化的機械,於生產線中人工也佔了極大部分,專司於較小零部件的精密安裝。 |
垂直的生產流程設計可有效小廠房的佔地面積。 |
最後壓上車尾徽飾與車名,接近完工階段囉! |
駛出廠房前,該有的油水當然需要添加。 |
完工後需要由專業人員一一測試車輛的完整性。 |
廠房內的一角有著提供參訪學員模擬生產線裝配的流程模型。 |
曾經生產的原型車擺放一列供參觀,最左邊的當然就為曾於2003年至2006年生產的Carrera GT。 |
離開廠房前,頭頂的大型海報說明著過去生產車型的總產量。 | 總整理Panamera的生產流程,基本上在無車門的車身結構上,先裝置中控台總成,接著精確的安裝車頂襯裡與車窗;透過引導式車輛系統的幫助下,Panamera繼續通過廠房中的各個工位,最後,才是車身與傳動系統與底盤結構的接合。 當然,安裝完輪胎後,Panamera便可駛出此生產線,且需要透過工程師對車輛進行最後檢查,而完畢後,則是至測試場地中進行路試,此時,買家們也可於一旁參觀體驗。
Panamera完工後,便會於廠房一旁的測試賽道進行實際道路測試。 |
彎道的操控測試當然少不了! |
直線加速也為測試重點。 | 經過約莫一個鐘頭的工廠參訪,接下來的行程,乃前進至主建築物客戶中心用餐,位於四樓的餐廳,提供著相當精緻與美味的料理,且令人難忘的是,透過環繞式玻璃的設計,可再用餐之際同時觀看著測試賽道上PORSCHE車輛奔馳的英姿,在充滿「辛烷值」的視覺震撼陪伴下,此於萊比錫工廠的午餐,顯得特別具紀念價值;而在飽餐一頓後,在此環型建築物的另一側,還擺放著現行PORSCHE旗下量產車款陣容,而在樓上,也就是五樓,更展出了PORSCHE歷代經典車款,但對於日昨方才參觀過PORSCHE博物館的我而言,吸引力還小過於位於一樓的PORSCHE DESIGN商店。
 從此角度可以清楚欣賞到位於三樓的餐廳設計。 |
除了餐廳外,三樓還同時展示了當前PORSCHE所量產的車型陣容。 |
四樓為PORSCHE經典車款展示區。 |
三樓的大禮堂可供舉辦大型活動使用。 |
四樓的展示區中還有著諸多特別的安排與陳列。 |
餐廳的視野相當好,可直接見到一旁的測試賽道,幸運的於用餐當時也見到諸多測試車輛。 | 乘著電梯,來到了此從用餐開始就一心掛念的PORSCHE DESIGN商店,雖然佔地面積不大,但裡頭應有盡有,從最基本的服飾配件,到通訊用品,還有與德國知名行李箱品牌RIMOWA所合作打造的旅行箱系列等,對於PORSCHE迷而言,絕對是必敗的重點之一,不過礙於時間緊迫,只好匆忙結束此商店的朝聖行,因為接下來的賽道體驗,更是令人期待萬分!
PORSCHE DESIGN商店中有著相當齊全的精品展示。 |
|
|
|